04.10 為什麼會腰間盤突出?自查你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佔95%。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為什麼會腰間盤突出?自查你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嗎

1、腰椎間盤的生理性退變

人過20歲左右以後,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就已經開始,纖維環變性、增厚、彈性減小;30-40歲時椎間盤蛋白多糖減少,髓核趨勢向膠原化,失去彈力及膨脹性能。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常以髓核的退行性改變進展為最快,軟骨板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變薄和不完整,併產生軟骨囊樣變性及軟骨細胞壞死。纖維環的附著點亦鬆弛,加之腰椎間盤纖維環後外側較為薄弱,而縱貫椎骨內椎體後方的後縱韌帶到第一腰椎平面以下逐漸變窄,至第五腰椎和第一腰椎間的寬度只有原來的一半,因而造成了自然結構方面的弱點。因椎間盤沒有血液循環、修復能力較差,腰椎間盤受到來自不同方位的應力,最易發生萎縮、彈性減弱等退行性病變。

2、外傷

外傷及積累勞損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雖生理前凸,椎間盤後薄前厚,人們在彎腰時,髓核向後方移動而產生反抗性彈力,其彈力的大小與負重壓力的大小成正比。從事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常因過度負荷造成椎間盤早期退變。脊椎負重100kg時,正常的椎間盤隙變窄1.0mm,向側方膨出0.5mm。而當椎間盤退變時,負同樣的重量,椎間隙變窄1.5~2mm,向側方膨出1mm。如負重壓力過大,纖維環的退變及本身已有的缺陷,髓核就有可能衝破纖維環固定而脫出、突出或分離。脫出是指髓核仍被纖維環外層的部分纖所包裹;突出是指髓核已從纖維環和後縱韌帶韌帶之外,髓核遊離於椎管內。積勞成損時,髓核長期不能得到正常充盈,影響纖維環的營養供應,,致使纖維環損傷而不易修復,久之使退變的椎間盤薄弱點出現小裂隙。此種裂隙,多出現在纖維環後部,又涉及到纖維環的不同深度,也可出現在軟骨板變成髓核突出的通道。急性損傷如腰扭傷,並不直接引起腰椎間盤突出。但是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護情況下,極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汽車和拖拉機駕駛員在工作中,長期處於坐位及顛波狀態,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較大。據測定,當司機踩離合器時,其椎間盤壓力增大約一倍。如此長期反覆的椎間盤壓力增高,可加速椎間盤的退變或突出。人在完成各種工作時,需要不斷更換各種體位,包括坐、站、臥及難以避免的各種非生理性姿勢,不良姿勢常誘發本病的發生。

3、受寒:

椎間盤受寒後使腰背部肌肉痙攣和小血管收縮。局部血液循環減少,進而影響椎間盤的營養。同時,肌肉的緊張、痙攣導致椎間盤的內升高,特別對於已又變性的椎間盤,更可造成進一步的損害,致使髓核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

1、在職業上:腰椎間盤突出症可見於各行各業,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發病率無明顯差別。重體力勞動者的發病率比輕體力勞動者高,純腦力勞動者比輕體力、腦體力混合型的勞動者高。

2、在年齡上:本病一般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男性比女性要多些,約佔整個發病人數的75%左右。

3、體型上:一般過於肥胖的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症。

4、在工作環境上:寒冷潮溼的工作、生活環境易導致腰椎間盤出症。

5、在遺傳上:家族中有過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發病率比家族中沒有疾病的人發病率高几倍。

6、在發育上:有發育異常的患者,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裂、椎弓崩解等,都會影響到腰椎的正常功能,給腰部肌群增加額外的負荷。易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症。

7、在身體素質上:在臨床實踐中能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有的平時身體素質比較好,在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同時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見病。

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敬請社會各界人士注意關注,遠離腰椎疾病,遠離不良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