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文獻名邦,媽祖故里。

三月廿三,天妃聖誕。

媽祖信仰,是中國沿海地區傳統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莆田作為媽祖故里,宮廟不計其數,如明珠散落,遍佈各地。女神聖蹟,亦在涵江。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霞美廟

霞美廟,俗稱霞美宮(下尾宮),位於萩蘆鎮南下村下尾。霞美廟初建於宋末元初,並於明初形成完整建築群。歷經1982年、1998年、2008年三次重修,形成現在規模,但主體建築風格保持不變。主祀神媽祖,明洪武九年(1376)分靈自湄洲祖廟,2007年3月再次分靈賢良港天后祖祠。配祀神有廣澤尊王、正順聖王、田公元帥。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目前建築物為土木磚瓦結構,坐東北朝西南,主殿面寬三間,單進。以主殿為中軸線,依地勢呈階梯狀左右對稱分佈。總佔地面積6200平方米,分三個功能區,頂端山峰下開闢為媽祖廣場,聳立巨型媽祖石雕像,像前為祭拜廣場,廣場下方為夾道石坊;中間分佈主殿、前殿和三門廊坊,兩側建有議事廳和管理房;下方為戲臺和大型聚會廣場,可容納千餘觀眾。建築制式保持明清風格,其基本構件由宋、元、明、清的古建原件組成。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宮中有重要匾額:正大門頂“霞美廟”;正殿內三梁“澤遺流芳”。正大門:“霞美威靈昭日月,聖明顯赫庇斯民”;楹聯有:“四海航安懷聖德,七星劍舉施甘霖”、“門外群峰千古秀,廟中諸聖萬年靈”;大殿內柱樑對聯“湄嶼潮音聖母德,霞美勝境女神恩”;三門柱“靈鍾地脈開宮殿,秀蔚人文起象麟”。宮中還有經書咒語(抄本)、籤詩(刻印本)等文字資料。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媽祖石像

殿內石柱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在古代遠離海邊的山隅,廟宇中尊奉海上女神媽祖為主神,給現代人留下無限的遐想。其實,遠在明代,山民便把當地盛產的桂元幹,陶瓷,茶葉等挑運至江口碼頭,通過海運送至東南亞各地進行貿易,部分商人因此定居東南亞各地。為求得平安,先民至賢良港奉請媽祖分靈回鄉供祀。這一史實,成為研究古東北莆田山民參與海絲貿易往來的佐證。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石碑

由於霞美廟兼備特殊的史料性,保存完整性,以及極高的文物價值,2015年,同時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市民間信仰試點登記單位。目前霞美廟擁有海內外信眾一萬餘人,香火旺盛,管理規範,影響面廣。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江春霖故居

媽祖在涵江之南下霞美廟

南壇溫泉度假村

霞美廟周邊1.5公里內有梅洋“江春霖故居”,南壇“溫泉度假村”,友誼“獨樹成林”和“飛蛾寨”,蔗坑瀑布等景區,村內還有千餘畝自然生態林,南壇溪環流向東入海,當地植物呈多樣性分佈,龍眼、枇杷為莆田名優特產,回族風情引人入勝,是健身旅遊、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