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保護腎臟,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開始

【豫網訊】(豫網-河南門戶 劉琪)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營養與健康,對於腎臟病的關注也日漸增多。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腎病風溼免疫科主任吳憲鳴介紹,腎臟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腎臟健康關係密切相關,預防腎臟病,以下不良生活習慣要改變。

01大量吃海鮮、喝啤酒

吃大量的高蛋白飲食,如大魚大肉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洩負擔。而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這些習慣同時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腎臟疾病。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歡邊吃海鮮邊喝啤酒覺得很爽,實際上這種吃法曾被醫生稱為“最傷腎的吃法”。

02熬夜、喝水少、口味重

熬夜、口味重、不喝水,愛喝濃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現腎功能問題。而飲食習慣偏鹹,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腎積水等。

03不按醫囑服藥

一些藥物具有一定的腎毒性,長期使用這類藥物容易導致腎小管間質損害。這些藥物包括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草藥、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菌素等,容易引起腎損害。這裡需要特別提醒,一些“保腎”藥也是需要經過腎臟代謝排出體外的,使用不當也會加重腎損傷。

04經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裡時間長了會繁殖細菌,細菌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和腎盂腎炎。一旦反覆發作,能引發慢性感染,不易治癒。

05經常吸菸

吸菸會減慢血液流向腎臟的速度,加重動脈硬化,而腎動脈硬化會減少腎臟的血液供應。如果流到腎臟的血液減少,就會損害腎臟功能。同時吸菸也會導致增加腎癌的風險。

保護腎臟,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開始

吳憲鳴主任提醒,預防和控制慢性腎病,日常飲食也要注意低鹽、低蛋白、低嘌呤。其中低鹽飲食不要只盯鹽,含鈉食品通通要少吃。低蛋白飲食應以“量少質優”為原則,可以適量吃肉類魚類。同時堅持低嘌呤飲食,遠離火鍋底老火湯,少吃海鮮和動物肝臟,以防高尿酸對腎臟產生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