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紅樓夢》中金釧兒死了,林黛玉真的不會將衣服給她麼?

君箋雅侃紅樓


為什麼不會?

只看後來寶玉祭金釧:在鳳姐兒的生日宴上,寶玉私自離家,跑去庵裡祭奠金釧!且看黛玉的反應:“這王十鵬也不通的很,不管在哪裡祭一祭也就罷了,必定跑到江邊子上來做什麼!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管哪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

首先,寶玉哭金釧,黛玉是明白且認可的,是支持寶玉去“盡情”的!整段話說下來,沒有一點兒反對“盡情”的意思!

黛玉反對的,是寶玉跑去庵裡的行為,這是對寶玉的關心,因為寶玉在鳳姐兒生日宴上私自出門,賈母等長輩是很擔心且遷怒的,“再一會子不來,都反了”“花姑娘都急瘋了”!所以,黛玉對他這種行為,是不以為然的!

“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也就盡情了”!支持寶玉去祭金釧,就是黛玉對金釧的情分啊!在黛玉的價值觀裡,情是遠大於物的,情分都給出去了,還捨不得兩套衣服麼?

再看黛玉對寶玉的情分,寶玉對金釧之死是極為愧疚的,寶玉的這份心思,黛玉心知肚明,給金釧兩身衣裳,也是對寶玉的安慰,黛玉怎麼會拒絕呢?


黛玉跟金釧是不熟的!她不像寶釵,對王夫人是“每日省候兩次”,也就是每日見金釧兩次!“她素日也穿過我的舊衣裳”,這是寶釵跟金釧的交情!這份交情是黛玉比不上的,黛玉跟王夫人,極少交往;即便偶爾見面,也必不會太多關注金釧一個丫鬟去!

但是,黛玉對金錢物資一貫散漫,給四兒的賞錢是“隨手抓了一把”,對於衣服之類,必不會太在意!

那麼黛玉對死人有忌諱嗎?只看“幽淑女悲題五美吟”一回。對於那早已作古的五位美人,黛玉是在自己屋裡,設爐點香,傳瓜傳果,親自祭奠,又親自作詩,哪裡有什麼忌諱呢?

自己的屋子都能捨出來,給五位歷史上的死人作祭!何況兩身衣裳,給的又是認識的女孩子,怎麼會捨不得?


所說的黛玉忌諱,這其實只是王夫人的託詞罷了!即便黛玉肯,王夫人也不會也不該去拿黛玉的!

她要拿衣服做面子,第一是探春,那是她名義上的女兒!但探春的衣服明顯富裕的不多,探春穿的,好像大多是府裡給小姐們的月例或年例!至於額外的衣服,她從哪裡來?

若說富裕,有著賈母的體貼,黛玉的衣服肯定有富裕的,所以王夫人才下意識之間,拿黛玉做托兒吧!

黛玉的生日,是花朝節!金釧死時,是端午節前後,黛玉的生日早過了!王夫人如此說,只是為借用寶釵的衣服做鋪墊!

除了黛玉,也就寶釵肯定有新衣服了!寶釵是薛家嫡女,即便不穿,按例也是不少做的!寶釵素日又不穿新衣服!薛蟠說“妹妹如今也該添些新衣裳”時,寶釵說的是“連那些衣服我還沒穿遍了”!在說黛玉之前,王夫人已經打定主意要借寶釵的衣服了,說什麼現做,五月正熱的天氣,金釧又在井裡“泡的那樣粗”,哪裡等的及新做衣服!


悠然廬


黛玉的確是以小心眼而著稱於榮國府,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她的小性子小心眼兒往往會出現在她自己覺得受傷害的時候。

比如說王熙鳳將她比作小戲子,又被史湘雲說破的時候,林黛玉非常不高興,賈寶玉只是瞅了湘雲一眼,林黛玉就跟他發起了小脾氣。但後來,林黛玉拿王玉開玩笑,誤傷彩雲,賈寶玉直接看了黛玉一眼,黛玉感覺到自己傷害了彩雲,暗自後悔。

所以黛玉的本性是善良的,她的攻擊性往往體現在她感覺到自己受傷害時。我們可以想象,假如王夫人讓她把自己的衣服給金釧裝殮,黛玉不但不會忌諱,也許還會有被信任的感激。

但是王夫人會一定不會這麼做,對黛玉,她不能說不好,但一向是充滿了戒備的。她不能理解黛玉各種情緒化背後的東西,只會簡單地認為這個小丫頭不好打交道。所以她跟黛玉說話,口氣總是客客氣氣的,能不惹她就不惹她。與其說這段話是說黛玉是怎樣一個人,不如說它表現了在王夫人眼裡,黛玉是怎樣的一個人。王夫人對林黛玉是這樣的敬而遠之,可以想象,她一定不會支持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婚事的。


閆紅說


這是王夫人下的圈套,為什麼金釧死,要用林黛玉生日的衣服,賈府會沒有一兩套新衣服,匪夷所思!

而“林妹妹那個孩子素日是個有心的!”

王夫人對林黛玉這句話“有心眼”,是指向了林黛玉的缺點,也是她的優點,這個人聰明!

王夫人對於黛玉的恨可見一斑!


金釧與寶玉調情說了一句,江湖黑話:“金簪子掉進井裡,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很難解釋吧!

但:“金簪”這個字眼是不是很熟悉,是和“寶釵”有關!

寶釵的判詞“金簪雪裡埋”

那麼“掉進井裡”,是指寶釵有了什麼壞的遭遇!

聯繫《紅樓夢》,就在這之前,

元妃託張道士給寶玉做媒,金玉良緣。

賈母反對,寶釵的金玉良緣暫時沒有成功!

王夫人暫時忍了下來!

這就是“金簪子掉進井裡”

而金釧下一句“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這是指寶玉你放心,

黛玉還是你的人,

木石前盟的婚姻還是穩當的!


而金釧作為王夫人首席大丫鬟,

不應該把這些內幕消息告訴寶玉,

所以金釧的死和黛玉有關,

而王夫人也恨黛玉

他們要讓黛玉難堪!

可是,王夫人還是動搖的,

因為黛玉聰明,

可能會找理由拒絕

她最終沒有提出這樣的過分要求!

而作為寶釵,她冷靜接受了一切,

她感謝王夫人的動作,支持“金玉良緣”

她給這件事情做了瞭解!

同時也可以看出她對金釧的冷漠!!!


陳說紅樓


當然不會。

還記得“慧紫鵑情辭試莽玉”,中間穿插了雪雁的一小段話,說趙姨娘向雪雁借月白緞子襖兒,給小丫頭送殯穿,被雪雁拒絕了。雪雁的理由是他們自己有,“往髒地方去,恐怕弄髒了,自己的捨不得穿,故此借別人的。”什麼是“髒地方”,除了不清潔之外,還有穢氣一層意思,因為是去死人坐夜出殯的場合。雪雁接下來說,趙姨娘沒什麼好處到自己身上,所以不肯借。也就是說,不肯出借有兩層意思:去穢氣地方、平日沒有好處。


雪雁是黛玉帶來的丫頭。雖然不比紫鵑知心,也大體反映了黛玉的性格特點:忌諱、因人處事。

先說忌諱。寶玉得罪了黛玉,賠罪時屢屢發誓,被黛玉啐罵“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諱”(第二十八回)。她是的確講究忌諱的。

再說因人處事。黛玉在情榜上的判詞是“情情”,她只愛所愛的人,除在寶玉以外一概不放在眼裡。就是愛情之外,教香菱寫詩是為了興趣,而不是顧忌面子;給佳蕙賞錢是正好碰上了,不是收買人心。她根本不考慮給誰面子,怎麼會違背本意、把自己的新衣服給本來就交往不多的、又是跳井橫死的金釧做裝裹呢?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作為一個同樣愛紅樓的人,我也說一下我的看法。

金釧死了,林黛玉究竟會不會把自己的衣服給她?——我的觀點是:會給!

說林黛玉如何的小性子、行動愛惱,那隻不過是王夫人、薛寶釵一黨“黑”林姑娘而已。她們的共同目的是製造輿論壓力,把我們真正的大家閨秀林姑娘孤立起來而已。

觀《紅樓夢》原文,我們可以看出黛玉的大方和通情理之處。比如在寶釵派薛家的僕婦送燕窩時,黛玉豪爽的抓了兩把錢給薛家的老媽子,要她買酒去吃。還有一次丫頭墜兒給黛玉送東西,趕上黛玉給自己的丫頭分錢,也隨手抓了一把給墜兒。這兩件事,不僅說明了黛玉豪爽,不是那種鼠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更說明了黛玉的博愛,要知道,墜兒只是怡紅院裡一個粗使的小丫頭,黛玉並沒有半點低看她,而是給了她足夠的尊重。

對於金釧的死,我想黛玉知道了,更多的是“物傷其類”。雖是千金小姐,只是寄人籬下的日子並非自己所願。如果王夫人用了黛玉的衣服,我想黛玉心裡不會有半點不快,甚至會是很欣慰的,黛玉一個那麼通透了悟的人,不會因此而有半點不愉快。相反,如果寶釵真的光明磊落,作為黛玉“互剖金蘭契”的知己情深,也應該此時替黛玉美言幾句,而不是那麼急著表白自己的大度和大方。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淺見。


永芳1325


從本心上來說,林黛玉會將自己的衣服給金釧裝殮的,因為她的心地純良,個性真純,對生命充滿了關切和愛,哪怕是鸚鵡、燕子等小動物,哪怕是飄零的落花。她並沒有太多的上下尊卑觀念,對丫鬟們其實也都是很好的,日常對紫鵑和雪雁自不必說,就是對其他的丫鬟也都是友好相處的,而且她並不吝嗇,將自己的東西送人也是常有的事。對金釧的遭遇,她必然也是充滿同情的。

但是,如果這件事情背後又有什麼隱含的意義的話,那麼林黛玉可能就會生氣了。畢竟她很敏感,她寄人籬下,沒有父母兄弟姊妹可以傍依,她很在意大家對她的態度。所以她會把很多事情做過分的解讀。如果大家提出來,要把她新做的衣服給金釧裝殮用,她就會以為別人的衣服是不會拿出來做裝殮用的,偏她的衣服要被拿出來,那麼是不是大家對她就有一種比較輕賤的態度呢?是不是有意在欺負她呢?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

不可否認,古代迷信盛行,各種蠱術和下咒,都會對當事人產生不利的影響。就算是擱到現代,自己新做的衣服給一個死人穿,也是有幾分晦氣的。這也是大眾的普遍心態,何況林黛玉本身身體又弱,她對自己的地位又非常敏感。別人向她提出這種要求,她肯定也是很反感的。

還有就是從人際關係上來講,主動的和被動的獲知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寶釵和王夫人的關係那樣親近,每日晨昏定省都嚴格執守。同時又是親戚關係,何況薛姨媽和王夫人這對親姊妹天天在一起聊天,本身這樣知根知底,彼此就會毫無芥蒂。發生金釧跳井這樣的事,寶釵自然會主動提出來將自己的衣服給金釧兒穿,一則這是表現她大度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二則她也知道此舉毫無輕賤她的意思,反而更加體現了她對王夫人的體貼。

可是林黛玉就不同了,林黛玉和王夫人的關係本身就非常隔膜,僅僅是因為賈母、因為賈政,才有的那麼一點姻親關係,再加上平常也很少有單獨來往,種種跡象也表明,王夫人並不特別喜歡林黛玉,或者說,也僅有表面上的關心,總的感情是比較淡薄的。那麼大家心裡怎麼想,特別是王夫人對林黛玉是怎樣想的,林黛玉是決然不知的。在這種信息缺失和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忽然提出來用林黛玉的衣服裝殮金釧,那林黛玉對此的解讀,就會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了。

所以,很多時候偏見和誤解,既是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待人處事的方式不同,也因為彼此親疏關係不同造成的。

我是冰珊醉紅樓,從自己的視角析紅樓,歡迎關注品評。





冰珊醉紅樓


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素日是個有心的,況且她原也三災八難的,既說了給她過生日,這會子又給去人妝裹,她豈不忌諱!

看重點:王夫人這段話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說黛玉素日是個有心的,說明王夫人瞭解黛玉心思細膩,擔心她有想法。金釧之死,本就給王夫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而且她的個性也是喜靜不喜動,能不惹麻煩就儘量不惹,所以不希望在這件事上去和黛玉做過多解釋。

其二,黛玉本來身體不好,新衣服還沒上身就拿給死人穿,確實忌諱,王夫人是信佛之人,更覺得是忌諱。所以,這段話的重點是第二層意思:王夫人自行否定了要用黛玉的衣服,原因就在於忌諱,不希望帶給黛玉的身體添負擔。之所以會提到黛玉,是恰好當時只有黛玉有現成的新衣服。王夫人心實,說話不懂拐彎,當時是什麼情況就實話實說了,並沒有考慮黛玉是否願意的意思。

而且,從語境來看,即使黛玉願意,王夫人也不會同意,她絕不會為了一個丫頭給黛玉招來災禍,這正是王夫人對黛玉的體諒和愛護——不讓她多心,免了黛玉的心理負擔,不讓她招災,免了黛玉的身體負擔!




浮生漫讀


如果王夫人問,黛玉絕對會給。黛玉是個孝順孩子,又“心較比干多一竅”,王夫人如果問了她,她自然也會設身處地為王夫人著想,怎會拒絕,讓長輩為難呢?



黛玉重情義,並不忌生死。七十九回,寶玉為晴雯寫芙蓉誄,修改時,“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一句,似影射黛玉,黛玉只是“心中狐疑,外面卻不肯露出”,有此胸襟,豈會忌諱一兩套衣服?



林妹妹從來也不小家子氣。第二十六回,寶玉讓小丫頭給瀟湘館送茶葉,“可巧老太太那裡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的丫頭們呢,見我去了,姑娘就抓了兩把給我,也不知多少…”四十五回,寶釵派一個婆子給黛玉送燕窩,黛玉就命人給了她幾百錢,相當於一個三等丫頭大半個月的月錢了。



當然,王夫人不問,林黛玉也不會上趕著去過問這件事。倒不是冷漠,而是金釧之死,實在不宜張揚。君不見,除了寶釵,其他人無一上前,即使王熙鳳,王夫人的親侄女,榮國府的管家人也不例外。


萍風竹雨123


林黛玉雖然清高、傲氣,但並不是吝嗇之人。小說第二十六回 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借寶玉房中小丫頭佳蕙與紅玉(跟了王熙鳳改名小紅)的對話,讓讀者看到黛玉對自己的丫鬟有多好,對府中其她丫鬟也是不錯的。原文佳蕙告訴紅玉:“我好造化!才剛在院子裡洗東西,寶玉叫往林姑娘那裡送茶葉,花大姐姐交給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裡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的丫頭們呢。見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兩把給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著。” 在另一回寶釵讓人給黛玉送燕窩,黛玉也讓紫娟給賞錢與其打酒。

金釧是王夫人的貼身丫鬟,假如王夫人向黛玉提出這樣的要求,林黛玉應該是會同意的。

王夫人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反而可以看出王夫人把林黛玉還是沒當做自家人,也沒想認真去關心、瞭解這個侄女。而林黛玉孤傲的個性,也不會攀高枝主動去親近舅媽,這也造成彼此間的疏離,說話做事有所顧忌了。




whitedeer


先來模擬一下場景:

如果王夫人派人去徵求黛玉意見,她肯定會問道:“是單問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問過了?”

如果那人回答:“可巧正趕上姑娘生日做了兩件衣服,就想拿來給金釧裝裹用。”

黛玉必定冷笑道:“我就知道,我的新衣服只配拿來給死人用。大觀園裡那麼多女人連件新衣服都找不出來嗎?你們想用拿去用就行,何苦又來諮詢我的意見?我一個弱女子,無依無靠,說了忌諱管用嗎?”

傳話的人聽了,必定一聲兒不言語,灰溜溜走開。



黛玉其實也就是嘴上厲害一點,真性情嘛!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會掩飾。

但我們不能因此說黛玉沒有愛心,也不能說她冷血心腸,因為一個花瓣的零落都會讓她哀傷半天,更何況是一個身份卑微的丫鬟。



只是如果真的把衣服拿給金釧用了,黛玉又免不了一番傷春悲秋,想想自己的身世,想想如今的境遇,總是又免不了痛哭一場,眼睛必定腫得像個鈴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