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中建一局揭祕: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6月10日

第三屆首都國企開放日

數十名媒體專家公眾走進

世界唯一皇家瓷廠

中國唯一古御窯廠遺址

中建一局建設的

江西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

揭秘世界最大規模窯址群體遷移保護工程

體驗每1平方釐米不相同建造藝術

聆聽新時代大國工匠明清工匠對話

體驗中國工匠精神的傳承

見證中國智慧創造的世界奇蹟

感受中國建設者精益求精為中國品質代言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6月10日第三屆首都國企開放日

中建一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現場

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餘笑兵

中建一局建設的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

中國陶瓷藝術的挖掘保護意義重大

對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意義深遠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中建一局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王希強在歡迎辭中說

中建一局先鋒精神和工匠精神

積極履行央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責任

建設了江西省政府和省政協辦公樓等

36座精品工程

中建一局作為中國投資建設先鋒

致力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為江西省和中國的投資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中建一局華江公司總經理

杜鑫丹主持開放日啟動儀式

世界唯一皇家瓷廠 中國唯一古御窯廠遺址

中建一局建設的江西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

其前身是世界唯一皇家瓷廠景德鎮御窯廠

明清兩代御用瓷器的專職製造場所

也是中國唯一古御窯廠遺址

全國10處大遺址保護示範園區

2016年10月正式動工

包括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240棟古建築修繕以及

其他配套設施以及5條市政道路改造

總建築面積約13.1萬平方米

其中御窯博物館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

8個多曲面拱體結構造型構成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建成後

將成為景德鎮對話世界的新名片

復興千年古鎮重塑世界瓷都的新地標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史無前例世界最大規模窯址群體遷移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工程建設過程中

遇到了總重量為734噸的明清時期窯址

按照國家文物局意見要求

必須將其遷往5公里外場地進行保護

窯址共六塊最重窯址重達214噸

遷移途中要穿過淺埋密集燃氣管道的老城區

這樣的窯址遷移在國內外

都沒有可以參考先例

中建一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

設計了數套方案

成功闖過完整取出窯址起吊運輸和歸安

四道大關

創造了世界最大規模窯址群體遷移的

世界首個成功案例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世界最大規模窯址群體遷移起吊運輸

每1平方釐米都不相同的建造藝術創造了世界首個成功案例

2017 年景德鎮御窯博物館設計方案

在戛納獲得未來建築獎

這個建築之所以能獲大獎

因為它是每1平方釐米不相同的異形建築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每1平方釐米都不相同

不僅是曲面

而且是多曲面變曲率

國內外從未有過此類項目的施工經驗

建造難度可謂舉世罕見

多曲面變曲率的鋼筋混凝土拱體結構

對模板安裝要求非常高

工程施工要在確保拱體剖面形狀的同時

還要確保多曲面弧度與設計尺寸完全吻合

最難的是每段拱體澆築完畢後

下一段還須與上一段實現

平滑相接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多曲面變曲率舉世罕見

針對各項業內罕見的技術難點

中建一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

組建了一支由全項目部各專業

工程師組成的項目級BIM團隊

利用BIM5D進行圖紙深化和協同管理

並基於BIM+MR、放線機器人

和三維激光掃描技術

對雙曲面拱體的施工進行

從交底到驗收的全過程質量監控

通過MR混合現實技術

施工人員可預先直觀看到

異型拱體的完成情況

達到身臨其境的模型交底效果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參觀者體驗BIM+VR+MR

入窯一色 出窯萬千

為實現設計拱體表面磚體的顏色

厚度材質呈漸變趨勢的要求

中建一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項目

通過調整不同的粉料和熟料配比

定製了190萬塊響磚窯汗磚基磚青磚和灰磚

同時蒐集到90萬塊老窯磚

並前後進行了11次樣板實驗

對各種窯磚的比例和位置

反覆調整

僅窯磚幹掛和砌築一項

累計使用280萬塊窯磚

每一塊磚都是工人手工砌上去或掛上去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工人正在進行窯磚幹掛

所有的窯磚和構件必須

保證精準的錯縫

才能確保8個拱體的弧度是平滑的

不出現端部翹頭的情況

工人砌掛完成每1平方釐米

項目技術人員均要

運用放線機器人從不同方位對成型後

拱體的弧度角度進行複核校準

一旦發現拱體弧度有偏差就要立刻調整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複核校準

設計師要求要最大程度

凸顯建築本身的色彩

必須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他們決定自己來試驗配比

為了調配出符合設計要求的清水混凝土

項目部做了28次試驗

終於找到了設計方認可的顏色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項目負責人為參觀者講解實驗配比過程

開放日體驗者感受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十九大代表、景德鎮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景德鎮瓷廠貼花工段工段長邱賽珍: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景德鎮御窯博物館,一走進現場就感到很震撼,這座建築就是一個藝術品,每一步工藝都是精工細作。中建一局的建設者真是太敬業太專業了,在我原本的想象中工地就是泥匠一塊磚一塊磚砌牆,但是中建一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的建設不同,它使用了很多新的技術手段。一路參觀過來,我看到重獲新生的景德鎮,對景德鎮產生了驕傲和自豪。

建國瓷廠黨委書記餘喜來:傳承中國陶瓷文化和工匠精神,中建一局做出了很大貢獻。陶瓷造型大師張茂生:能夠親臨感受這座偉大的藝術建築,我感到十分榮幸和感動。中國傳統文化需要不斷地傳承才能發揚光大。在這個過程中真的離不開像中建一局這樣有實力有責任心的央企。

景德鎮陶陽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拱體的施工工藝複雜十分考驗功力,中建一局建設的御窯博物館,既還原了御窯之形更塑造出了御窯之魂。

景德鎮市一中高二2班的王子瑜:看到這樣匠心建築的作品第一感覺是震撼,今後我也想到中建一局工作,為中國建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中建一局博物館工程代表作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編輯製作 丨 中建一局融媒體中央廚房(cscec1j)

素材來源 丨 融媒體中央廚房 華江公司

中建一局揭秘:世界最大窯址群體遷移|首都國企開放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