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昆陽之戰王莽到底出了多少兵?為什麼會被兵少的劉秀打敗?

於無聲處34


昆陽之戰,王莽總共出動了四十三萬的兵力,由司空王邑擔任總司令,可以說是傾巢而出。然而,首戰昆陽城,四十餘萬大軍便灰飛煙滅,而擊敗他們是人數只有區區兩萬的義軍。此役也成就劉秀一代名將之美名,他是如何完成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呢?

1、面對強敵壓境,力主守城

昆陽只是個小城,彈丸之地,守軍不足萬人。面對強敵,義軍將士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逃。這時,劉秀挺身而出,認為一旦逃跑,力量分散了,更容易被各個擊破。最後,義軍將士接受劉秀之建議,由王鳳、王常率軍堅守昆陽城,劉秀則率十三名騎兵連夜出城,前往定陵、郾縣搬援軍。

2、昆陽保衛戰

昆陽城池雖小,卻頗為堅固,易守難攻。莽軍將領嚴尤建議放棄進攻昆陽,直接殺奔宛城,與更始政權的主力決定,一舉蕩平反抗軍。總司令王邑傲慢地拒絕嚴尤的建議,叫囂要屠滅昆陽,踏血而進。在他看來,踏平昆陽,如踩死一隻螞蟻一樣的容易。

莽軍大舉攻城,又是挖地道,又是使用撞車撞城牆與城門,弓弩手持強弓勁弩,箭如雨點射入城中。昆陽主帥王鳳面對多如螞蟻的敵軍,幾乎要絕望了,向王邑求投降。然而,王邑斷然拒絕了。投降?門都沒有,老子還準備要屠城哩。

想投降也投不了,只好硬撐了,撐一天算一天。所正謂哀兵必勝,置於死地而後生。豁出去後,守城的將士更加頑強,莽軍的進攻頻頻受挫。嚴尤獻計道:“兵法說:圍城必闕。不如網開一面,讓他們有條路逃跑。這樣可不戰而下。”固執的王邑又拒絕了,要是人都跑了,找誰屠城呢?

能否守得住昆陽,關鍵是看劉秀能否搬來救兵了。

3、劉秀搬來援兵,首戰告捷

劉秀等十三騎趕到了定陵與郾縣搬救兵,但事情並不順利。義軍中來自綠林軍的人數最多,這些綠林將士多出身窮苦,比較貪財戀物,捨不得放棄在定陵與郾縣撈到的財物。

劉秀勸說道:“要是能打敗敵人,能得到的珍寶,比這裡要多一萬倍。如果被敵人打敗了,腦袋都保不住,要財物有何用呢?”這個分析,淺顯而入理,大家一聽,是這麼回事,便同意救援昆陽。

劉秀帶著一萬多人的援兵趕到昆陽城外,只見敵軍兵營連綿不斷,令人望而心畏。為了給諸將士打氣,劉秀身先士卒,帶一千名士兵做前鋒,殺奔莽軍兵營。

王邑一看,來了這麼點援兵,心裡不以為然,隨便派幾千人出來迎戰。劉秀拍馬衝上前,手起刀落,一下子砍殺了數十人。義軍諸將士無不驚駭,紛紛驚呼道:“劉將軍以前看到小股敵人時小心謹慎,如何遇到大敵時如此英勇呢?真是奇哉怪也。”搞不清這個儒將從哪裡學來這麼好的身手。

看到劉秀勇冠三軍,其他將士無不精神抖擻,越戰越勇。前來迎戰的莽軍大敗,遺下一千多具屍體。首戰告捷,令援軍與守城將士都士氣高漲。

這時,劉秀又想出一個主意,他偽造了一封所謂的密信,信的內容是更始大軍已經攻克宛城,不日將增援昆陽。他又故意讓此密信讓莽軍得到,莽軍聽說劉縯的十萬大軍馬上要到了,人心慌慌,軍心騷動。

4、打蛇打七寸,直擊莽軍中樞,逆轉戰局

莽軍人數雖多,看起來很嚇人,其實人多有人多的壞處。莽軍來自全國各州郡,沒有協同作戰的經驗,各自為戰,難以指揮。更要命的是,王邑根本就不懂得行軍打仗,只會瞎指揮。劉秀洞察到莽軍的弱點後,制訂一個非常冒險的計劃。

他挑選了三千名壯士為敢死隊,從城西的一條河流渡河,直搗莽軍的中樞系統:王邑的中軍。只要打掉莽軍的指揮系統,莽軍必然陷於混亂之中。

搞笑的是,當王邑發現劉秀送上門時,他居然下了個奇葩指令:命令其他各營都不得輕舉妄動,自己親率一萬多人迎戰劉秀的三千人。王邑本以為吃定了劉秀,哪想到劉秀三千敢死隊之驍勇善戰,遠在莽軍之上,個個以一擋十,銳不可當。王邑的一萬騎兵被打垮,副統帥司徒王尋被擊斃。

大家想想,敵軍統帥部被打殘了,按理說其他部隊不是要趕緊前去營救嗎?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卻是,莽軍各營官兵似乎都是在看熱鬧,沒有人上前。因為王邑不是下了命令嗎,各營都不得輕舉妄動。我感覺莽軍的整個指揮系統很混亂,各營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這個時候,在昆陽城上觀戰的王鳳等將領看到劉秀得勝,便果斷打開城門,與劉秀的援軍夾擊莽軍。

莽軍雖然有四十幾萬人,群龍無首,州牧與郡守一看大勢不妙,拉著自己的隊伍便走,最後演變成一場大潰敗。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竟然奇蹟般地發生驚天大逆轉。義軍總計不過兩萬多人,卻把四十幾萬的莽軍打得丟盔卸甲,追擊百餘里,伏屍遍野。而莽軍在渡河逃竄時,僅淹死在水中的,就超過一萬人以上,河流為之斷流。至於繳獲的戰利品,更加不可勝數了。

除了戰死之外,莽軍中的其他官兵,走的走,散的散,只有幾千人死心踏地隨王邑回到洛陽。四十幾萬的大軍,就這樣,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昆陽之戰的勝利,實可稱為奇蹟,而勝利的關鍵人物,便是劉秀。劉秀在此役中一戰成名,有勇有謀,體現其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大將風範。昆陽之戰也是反莽戰爭的轉折點。為了對付南陽更始政權,王莽幾乎徵用傾國之兵,不料僅僅第一戰,便完蛋了。


君山話史


漢光武帝劉秀的昆陽之戰比項羽的鉅鹿之戰還要牛逼,劉秀的漢軍以不到2萬的兵力,打敗了王莽43萬的軍隊,它決定了新漢兩軍的命運和未來中原王朝數百年的國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劉秀如何以少取勝的。

王莽的新軍無心戀戰,王莽的各種作,導致民不聊生,反抗王莽暴政統治,符合廣大民眾的願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支持,起義軍敢於拼殺,士氣高昂。而王反觀王莽的新軍雖然有42萬人,人數眾多,但大部分是臨時強徵的強徵的壯丁,早就對王莽心生怨恨,無心戀戰,磨洋工,42萬人將只有1萬人的昆陽城圍困了一個月,愣是沒有攻下來。

戰略正確,劉秀所在的起義軍實施了堅守昆陽,牽制敵人,調集兵力,積極反攻的正確做法,嚴重遲滯了王敵軍的行動,消耗了它的實力,挫敗了新軍的銳氣,導致新軍自己都有麼,鬱悶,越發的沒有鬥志。


敵人的神助攻,絕逼是猴子請來的救兵。作為42萬新軍統帥的王邑、王尋,絕對是神助攻。一是錯失良機,昆陽城的守將王鳳等人曾經一度動搖,向王邑乞降,但王邑、王尋認為攻克昆陽指日可待,不許他們投降,否則,便不算建功立業,因而,決心非要踏平昆陽不可。這使守軍認識到只有拼死堅守,以待援軍才能有生路,於是更加頑強地與新軍搏殺。

二是新軍統帥王邑、王尋輕視劉秀,面對率領3000精兵,他們只率領萬餘人巡視陣地,並且為了防止各營出現混亂,他們下令各營嚴格管束自己的部隊,沒有命令,不準擅自出兵。當王邑、王尋迎戰劉秀,但他們不是劉敢死隊的對手,新軍的陣勢很快即被劉秀軍擊破,士卒混亂潰逃。這時新軍其餘的部隊,因不敢輕舉妄動,故無人主動支援王邑、王尋軍作戰。劉秀率領漢軍,奮勇衝擊,並一鼓作氣打垮了王邑、王尋的部隊,斬殺了王尋。王邑的中堅被沖垮,王尋被斬殺後,新軍各部隊失去了指揮中樞,立即混亂。

劉秀的天才指揮,當時劉秀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整合了漢軍的力量,堅定了漢軍的抵抗的決心,更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天才的軍事指揮能力,利用新莽的弱點,攻心打擊和軍事進攻雙管齊下,摧毀新軍的戰鬥意志,積小勝為大勝;並且能夠把握戰機,擒賊先擒王,一舉搗掉新軍的指揮部,使得敵軍陷於群龍無首的境地,最終兵敗如山倒,全軍覆沒。

“擒賊先擒王”,古人誠不欺我也!總之,劉秀的天才軍事指揮才能,再加上敵人的神助攻,使劉秀取得了昆陽之戰的勝利。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王莽篡漢後,引起天下混亂。各紛紛起義討伐亂臣賊子。為了平定天下,他派出大批兵馬,四處作戰。王莽湊了四十三萬,號稱百萬。由司徒王邑,司空王尋帶領,浩浩蕩蕩殺向昆陽城(今河南葉縣)。

守昆陽城的漢兵早就得到消息,他們一看敵人太多,嚇得趕緊退入城中,不敢出來。此時始更帝劉玄正在攻打宛城。昆陽城中只有劉秀帶領下的八九千人。

劉秀見部下心思不寧,想到別的地方去躲一下。劉秀對他們說,不怕他們,我們兵少點,也沒有多少糧食。可大家看,人家把我們圍得這麼緊,逃也逃不出去呀!

那劉將軍有何高見?

如果大家拚死抵抗敵軍,也許還能立下功勞,如果逃跑的話,恐怕一個也活不了。現在到了死生存亡的關頭,大家不齊心合力,共圖大業,反而胡思亂想,只顧逃命,成何體統?

劉秀的激將法起了作甪。大家齊聲大叫,願同敵人拼命一戰,正在這時,城北的敵人鋪天蓋地而來。馬蹄踏地,震落屋瓦。漢兵一見,面如土色,一齊望著劉秀。要他出主意。劉秀決定讓大部分人馬留守昆陽,自己和王威將年李鐵帶十三名騎兵溜出城去搬救兵。

王邑好大喜功,不聽嚴尤的建議,讓他自己去攻擊劉玄的部隊,逼迫昆陽城投降。王邑不理,非要自己直接打下昆陽不可。

劉秀到了定陵,郾縣調各營軍隊,可這些人貪財,不想去。劉秀大聲說,要叫敵人打敗了我們,一毛錢都沒有。要是打嬴了,才止這點東西嗎?大家一聽有理,就決心跟劉秀去打王邑王尋。

劉秀帶1000多人先頭軍兵,衝入敵陣,橫衝直撞,奮勇戰鬥,漢兵在他的帶動下,勇氣沖天,呼聲動地。把王邑的圍城人馬全都擊潰。劉秀馬上又帶3000敢死隊,直接殺向王莽大營。壬尋壬邑親自菜10000多人迎擊劉秀,王尋在戰鬥中被殺。43000的新莽軍隊潰敗。昆陽大捷,奠定了劉秀又可憾動的地位。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劉一千五


仗本身倒不算是“打”輸的,戰略意圖就是用大軍威懾,又是驅獸、又是巨人的,說白了了不就是嚇唬人麼,王莽估計也知道他軍隊戰鬥力不算強,於是就集中力所有兵力以求殺雞警猴,圍城,繼續造聲勢。只是想不通被劉秀領著一點騎兵橫穿是怎麼回事,劉秀太強還是手下太菜或者說某些原因疏忽了,按史書記載來看,到此階段王莽的威懾戰略就算是失敗了,士氣低落,順風仗又打不成,40萬展不開的軍隊,將領控制力不夠,自行散了也說的通,比如後來的元朝脫脫活著100兵居然都控制的住,他一死就全崩潰。然後,崩潰的引子,火系禁咒,流星火雨,估計真的是隕石,不是親眼所見,否則很難相信古人能寫出“有云如壞山(蘑菇雲?)”的記載,這種情況,別說是古人,現代人也會崩。


晝冕


新莽軍隊42萬之眾,敗在漢軍1萬多的手下,而且莽軍又幾乎全軍覆沒,這其中的教訓是發人深省的。

1,王莽決戰戰場的選擇失當。

2,錯用驕狂無能的統帥。

3,在戰略戰役上吃了輕敵的大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