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葡萄殺菌劑:如何區分併合理使用“各類菌酯”?

在葡萄種植過程中,殺菌劑是不少果農的得力助手。常見的殺菌劑有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啶氧菌酯、烯肟菌酯等等,這些所謂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看似很熟悉,但有時候卻不好搞清楚各自的身份特性,尤其是如何更合理地使用。下面小編就和您一起揭開這些殺菌劑的神秘面紗,希望可以對您日後合理使用殺菌劑有所幫助。

葡萄殺菌劑:如何區分併合理使用“各類菌酯”?

關於發現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的故事,可能很多人已經有所瞭解。但通過這些故事不僅僅是對產品有一定促銷效應,更重要的是對每一種殺菌劑特性的瞭解。

人們早就知道著生在朽木上的蘑菇能夠分泌抗生素來抵禦其它微生物的騷擾,但苦於科研手段的限制,一直到1969年捷克科學家Musilek才從一種粘液蜜環菌蘑菇中提取出一種抗生素mucidin,但還是沒有搞清楚它的結構。後來,德國的T.Anke和W.Seglich研究小組從另一種蘑菇中提取出strobilurin A,緊接著還發現了oudemansin A,其它研究人員又提取到myxothiazols,並最後證明前兩個抗生素,mucidin和strobilurin是同一種化合物。這時已經到了上世紀的八十年代。

oudemansin A、strobilurin A和myxothiazols,這幾種化合物有兩個相同的特點:都含有(E)-β-甲氧基丙烯酸酯單元;都作用在線粒體bc1複合物上抑制呼吸作用。但這些來自蘑菇的天然化合物見光就會分解,不能直接應用於農業生產中。

先正達的前身捷利康的前身,帝國化學ICI,1982年從T.Anke和W.Seglich研究小組那裡拿到了oudemansin A,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

一年後,也就是1983年巴斯夫從T.Anke和W.Seglich研究小組拿到strobilurin A,也開始進行研究。

兩家公司其實在做著同樣的研究,且最後都發現了同一種穩定性更強殺菌活性更高的基礎性化合物:烯醇醚二苯乙烯,簡稱MOAS。這個化合物由側鏈、藥效團和中心連接環三部分組成。

ICI(也就是現在的先正達)與巴斯夫幾乎同時發現了這個化合物及其結構,但ICI率先於1984年10月和12月申報了以中心連接環為基礎的專利。通過MOAS分子中心連接環上的一系列改造,最終於1992年開發出了具有內吸傳導作用的第一個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

巴斯夫晚了半年才去申請相同的專利,當然不會有效。無奈,巴斯夫只好回過頭來重新從其它角度開發這類殺菌劑,最後通過對這個化合物上一個藥效團,肟醚基團的改造,得到了醚菌酯,並在1986年申請了專利。而且其生效期還比ICI的專利早了兩天。

ICI從一開始就給這個化合物的開發制定了一個目標,內吸並能夠隨著植物蒸騰流向頂傳導。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為嘧菌酯設定了較低的辛醇-水分配係數,且能夠在植物體內有足夠的代謝穩定性。

葡萄殺菌劑:如何區分併合理使用“各類菌酯”?

受到ICI專利限制的巴斯夫,通過在藥效團上的研究,找到了一個活性很強的肟醚基團變體,儘管它不能被植物組織內吸並傳導,但卻有一個獨特的分佈特性:表面蒸騰再分佈。當噴施在植物葉片上以後,活性成分隨即通過氣態揮發沿著藥液與空氣間的界面在葉面上進行二次分佈,使藥劑在靶標上的分佈更均勻藥效更好。

醚菌酯的這些特點非常適合用於防治分佈在葉表面的白粉病,這恰好又是巴斯夫一直聚焦的殺菌劑。於是乎,以專注防控白粉病的翠貝,應運而生,成為巴斯夫防治白粉病最拿手的產品之一。當然,醚菌酯不僅僅是對白粉病有效,它對許多真菌性病害都有較好的效果。但醚菌酯有一個缺點,在植物體內降解較快,造成持效期較短。

對於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並不是只有ICI和巴斯夫在緊鑼密鼓的研究,還有很多其它企業也在進行中。日本的Shionogi,也就是鹽野義公司,從另外一個途徑發現了另外一種與醚菌酯的肟基酯功能相似的藥效團,肟醚酰胺,最終開發出苯氧菌胺。後來,苯氧菌胺又轉到拜耳的手中。而ICI緊接著也開發出既具有肟基酯藥效團,還有肟醚側鏈的活性更高的肟菌酯。肟菌酯後來也轉到拜耳的手中。

這樣一來,醚菌酯、肟菌酯和苯氧菌胺,成為具有表面蒸騰再分佈特性的一組殺菌劑,它們的蒸汽壓都處於2.3-5.5×10-6 Pa之間,在保護性處理中,如果施用的時間足夠早,則通過這種表面蒸騰再分佈特性可以使殺菌劑在蠟質的葉表面分佈更加均勻,從而通過不斷釋放活性成分形成對空氣傳播的真菌孢子的保護性屏障,比如白粉病。

嘧菌酯、氟嘧菌酯、啶氧菌酯和醚菌胺的對數POW值在2.5至3.6之間,且在植物中具有足夠的代謝穩定性。這兩個特點成就了它們四種殺菌劑都具有良好的木質部移動性,也就是可以隨著植物蒸騰流向頂傳導。其中的啶氧菌酯還有表面蒸騰再分佈特性。

苯氧菌胺是所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中,具有最低的log POW(2.3),最高的水溶性和最低的水體毒性,使其同時具備根內吸、向頂傳導、葉內殘留和對水體生物的安全性。但國內尚無登記。

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最為驕傲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儘管吡唑醚菌酯既沒有類似於嘧菌酯的內吸傳導性,也沒有類似於醚菌酯的表面蒸騰再分佈特性,但低熔點和高親脂性使它能夠快速地在植物葉片內層間分佈,誇層移動,並主要集中在葉片上下表皮附近,處於葉片中間的葉肉細胞周圍往往分佈積累的較少,這一方面成就了它的表面保護性,也同時限制了其治療性。但是,吡唑醚菌酯的內在活性、對植物的安全性以及對植物的促綠抗逆的生理效應上,在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中都是首屈一指高居榜首。

對於葡萄常見病害來說,嘧菌酯、醚菌酯、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無疑是最常使用的選擇之一,但鑑於醚菌酯、肟菌酯的特性,白粉病無疑是其最佳防治靶標,如果防治灰黴病,那最好和內吸性更好的其它藥劑搭配在一起使用,比如醚菌酯加啶酰菌胺,肟菌酯加啶酰菌胺等;

嘧菌酯有很好的內吸傳導性,幾乎對所有的葡萄真菌性病害都有效,尤其是對霜黴病、白腐病和炭疽病,這些能夠侵入葡萄器官內部組織的病菌,其內吸治療性的優勢會展現出來,但為了延緩抗性最好與對應的其它殺菌劑混配使用,比如與烯酰嗎啉或有機銅製劑混用防治霜黴病,與苯醚甲環唑或戊唑醇等混用防治炭疽病和白腐病等,另外,嘧菌酯雖然有良好的內吸傳導性,但畢竟還是呼吸抑制劑,藥效發揮比較慢,其使用時機還是以預防為佳。關於嘧菌酯對葡萄的安全性,相比大家都有所瞭解:不宜與有機硅助劑、乳油製劑混配使用,尤其是在葡萄套袋前。

葡萄殺菌劑:如何區分併合理使用“各類菌酯”?

對於吡唑醚菌酯,儘管其內吸傳導性沒有嘧菌酯好,對霜黴病、白腐病等能夠侵入植物器官內的病原菌,單獨使用的效果會比較差,但吡唑醚菌酯的藥效比嘧菌酯來得更快一些,在病害發生初期和內吸性強的殺菌劑搭配使用,控制病害的速度會更好,比如與烯酰嗎啉混合防治霜黴病。另外,鑑於吡唑醚菌酯對植物促綠抗逆效果上的突出性,在葡萄萌芽至開花期、套袋後高溫期使用更合適,轉色期及以後則不宜繼續使用。由於吡唑醚菌酯進入葉片以後主要集中在上下表皮附近積累分佈,使用吡唑醚菌酯的時候不宜再配兌有機硅助劑、也不宜與滲透性強的乳油製劑混用,尤其在葡萄葉片和幼果幼嫩的時期。目前,一些葉面肥和生物刺激素產品中葉往往添加有助劑,在與吡唑醚菌酯混用的時候最好慎重一些。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葡萄各類殺菌劑的區分及合理使用,您都瞭解了嗎?如果您還有哪些疑問,可在下方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