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訪全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巷口橋村黨支部書記祖朝娟

宣州區敬亭山街道巷口橋村充分發揮地處城郊、毗鄰宣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宣城高新區)的區位優勢,皖贛鐵路、銅南宣高速和連接主城區昭亭北路穿村而過的交通優勢,以及瀕臨水陽江畔、鄰近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努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積極探索出了一條強村富民、加快發展的蝶變之路。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92萬元,同比增長71.76%。近日,筆者專訪了安徽省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巷口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祖朝娟。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今年49歲的祖朝娟早在1989年就在村工作,起初擔任村婦聯主任兼會計出納,直至2002年村兩委換屆擔任村支書,2005年再次換屆實現村書記、主任“一肩挑”至今。巷口橋村過去是個貧困村、落後村,村裡無辦公場所(在村支書家辦公)、無辦公經費(上面來人就在村幹部家裡自費招待)、無收入來源(累計欠外債近20萬元)。村裡窮得叮噹響,群眾不買幹部賬,致使村裡一些工作始終處於被動應付狀態,更遑論改革發展和改善民生了。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祖朝娟說,巷口橋村是個典型的城郊村,全村轄13個村民組496戶1531人。該村的“翻身”發展,既得益於司爾特公司和宣州經濟開發區(宣城高新區前身)相繼入駐,更得益於支村兩委一班人搶抓機遇、趁勢而上,借勢發展、主動作為。

一方面,該村將司爾特公司前期徵地230畝給予的土地補償款(屬於村集體提成部分)20多萬元,一次性還清了歷年所欠外債,卸下了壓在村幹部心頭多年的一塊沉重包袱,使得其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另一方面,該村運用徵遷補償款並通過招拍掛手續在宣州經濟開發區取得50畝工業用地使用權,相繼建成了14814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2358平方米的辦公樓和相關附屬功能性用房,通過對外租賃增加村集體收入,實現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再一方面,該村先後註冊成立了“宣城市鴻安勞務公司”、“宣城市新農發投資有限公司”和“宣城市巷口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實行公司化運營,全面與市場接軌,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從而為實施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及“三變”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祖朝娟介紹說,截至2015年底,巷口橋村被徵收土地累計達6848.3畝,獲得了一筆價值不菲的土地補償款。為了把“共同共有”的村集體資產轉化為“人人持有”的股份,充分調動廣大村民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積極性,該村早在2013年就開始謀劃推進股改工作,歷經兩年多時間的探索和實踐,順利完成了從成立股改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到清產核資、股份設置、折股量化,再到登記造冊、發放股民證書等一整套程序。經測算,全村股改資產總額2700萬元,共設置20萬股,每股價值135元。其中集體股佔比25%,價值675萬元;人口股佔比42%,價值1134萬元,人口股享受總數為1311人,每人享受64股;貢獻股佔比33%,價值891萬元,全村總貢獻年數為22329年,平均每年享受3股。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搭好股改平臺,旨在激發“三變”改革活力。巷口橋村除投資1310萬元建成兩棟倉庫、兩棟車間和一幢辦公樓對外出租、每年有107萬元淨收入外,還有效盤活了老村部、老校舍、老林場廠房及老加油站場地,經過翻建出新後,每年新增收入37萬元。此外,還將司爾特公司廢渣磷石膏“變廢變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有效拓展了村集體收入增加渠道,僅此一項年增收50萬元。2016年6月20日,巷口橋村成立了全市首個農村社區物業服務站,年創收20餘萬元。2018年3月,該村又申請註冊了“宣城市巷口橋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積極承攬開發區土建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業務,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巷口橋村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再次印證了

“小改革小發展、大改革大發展、不改革難發展”這一顛撲不破的真諦。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村集體經濟的“蛋糕”做大了,就要把“蛋糕”及時切給村民們分享,讓廣大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和穩穩的幸福感。早在2009年起,該村就從村集體資產收益中提取部分資金,用於實施包括新農合代繳、重大疾病補助、意外傷害補助、老齡人口補助、本碩博學業獎勵和特困救助等在內的10項村級民生工程,每年僅村級惠民工程支出就達40多萬元。在此基礎上,2017年4月9日和2018年4月20日,巷口橋村按照“三變”改革既定目標,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兩次股改分紅,分紅金額累計達180萬元,成為“全市股改分紅第一村”。通過分享改革紅利,廣大村民真切感受到了作為巷口橋人的那份驕傲與榮耀,獲得感幸福感溢於言表。

堅持改革為先 讓群眾有滿滿的獲得感

專訪中,祖朝娟告訴筆者,巷口橋村從一個昔日貧窮落後的後進村一躍成為“全市股改分紅第一村”,除了天時(政策利好)、地利(毗鄰開發區)外,更關鍵在於人和(有一支頑強拼搏、富有戰鬥力的村班子)。該村現有的3名兩委幹部均為女性同志,但巾幗不讓鬚眉,“半片天”撐起了“一片天”,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她們從不退縮、敢打頭陣,黨建、發展各項工作都爭先進位、力爭上游,真正“把村裡事當成家裡事”,並在幹事創業中形成了務實、誠信、協作、創新的“巷口橋村精神”。該村先後獲評“全國婦聯基層組織示範村”、“宣城市文明村”、“宣城市民主法治村”、“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宣州區‘五個好’村黨組織”和“宣州區農村黨建工作示範點”等多項殊榮。

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祖朝娟最後說,下一步,巷口橋支村兩委一班人將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在區委、區政府和敬亭山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為新動力,緊緊圍繞宣城高新區實施“大後勤服務產業計劃”,穩紮穩打做好服務業大文章。具體而言,就是要結合村情實際,立足區位、交通和生態優勢,抓住開發區大建設大發展的有利契機,大力發展物業經濟,“試水”開展中央廚房餐飲配送,積極向物流配送產業進軍,總之在服務中找到成就感價值感,讓巷口橋村這個“小齒輪”緊緊咬合宣城高新區發展的“大齒輪”,全力推動該村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