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访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巷口桥村党支部书记祖朝娟

宣州区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充分发挥地处城郊、毗邻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宣城高新区)的区位优势,皖赣铁路、铜南宣高速和连接主城区昭亭北路穿村而过的交通优势,以及濒临水阳江畔、邻近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加快发展的蝶变之路。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92万元,同比增长71.76%。近日,笔者专访了安徽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巷口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祖朝娟。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今年49岁的祖朝娟早在1989年就在村工作,起初担任村妇联主任兼会计出纳,直至2002年村两委换届担任村支书,2005年再次换届实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至今。巷口桥村过去是个贫困村、落后村,村里无办公场所(在村支书家办公)、无办公经费(上面来人就在村干部家里自费招待)、无收入来源(累计欠外债近20万元)。村里穷得叮当响,群众不买干部账,致使村里一些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更遑论改革发展和改善民生了。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祖朝娟说,巷口桥村是个典型的城郊村,全村辖13个村民组496户1531人。该村的“翻身”发展,既得益于司尔特公司和宣州经济开发区(宣城高新区前身)相继入驻,更得益于支村两委一班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借势发展、主动作为。

一方面,该村将司尔特公司前期征地230亩给予的土地补偿款(属于村集体提成部分)20多万元,一次性还清了历年所欠外债,卸下了压在村干部心头多年的一块沉重包袱,使得其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该村运用征迁补偿款并通过招拍挂手续在宣州经济开发区取得50亩工业用地使用权,相继建成了14814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2358平方米的办公楼和相关附属功能性用房,通过对外租赁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再一方面,该村先后注册成立了“宣城市鸿安劳务公司”、“宣城市新农发投资有限公司”和“宣城市巷口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实行公司化运营,全面与市场接轨,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从而为实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及“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祖朝娟介绍说,截至2015年底,巷口桥村被征收土地累计达6848.3亩,获得了一笔价值不菲的土地补偿款。为了把“共同共有”的村集体资产转化为“人人持有”的股份,充分调动广大村民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该村早在2013年就开始谋划推进股改工作,历经两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顺利完成了从成立股改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到清产核资、股份设置、折股量化,再到登记造册、发放股民证书等一整套程序。经测算,全村股改资产总额2700万元,共设置20万股,每股价值135元。其中集体股占比25%,价值675万元;人口股占比42%,价值1134万元,人口股享受总数为1311人,每人享受64股;贡献股占比33%,价值891万元,全村总贡献年数为22329年,平均每年享受3股。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搭好股改平台,旨在激发“三变”改革活力。巷口桥村除投资1310万元建成两栋仓库、两栋车间和一幢办公楼对外出租、每年有107万元净收入外,还有效盘活了老村部、老校舍、老林场厂房及老加油站场地,经过翻建出新后,每年新增收入37万元。此外,还将司尔特公司废渣磷石膏“变废变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拓展了村集体收入增加渠道,仅此一项年增收50万元。2016年6月20日,巷口桥村成立了全市首个农村社区物业服务站,年创收20余万元。2018年3月,该村又申请注册了“宣城市巷口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承揽开发区土建工程和市政工程等业务,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巷口桥村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再次印证了

“小改革小发展、大改革大发展、不改革难发展”这一颠扑不破的真谛。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村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了,就要把“蛋糕”及时切给村民们分享,让广大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早在2009年起,该村就从村集体资产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实施包括新农合代缴、重大疾病补助、意外伤害补助、老龄人口补助、本硕博学业奖励和特困救助等在内的10项村级民生工程,每年仅村级惠民工程支出就达4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2017年4月9日和2018年4月20日,巷口桥村按照“三变”改革既定目标,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两次股改分红,分红金额累计达180万元,成为“全市股改分红第一村”。通过分享改革红利,广大村民真切感受到了作为巷口桥人的那份骄傲与荣耀,获得感幸福感溢于言表。

坚持改革为先 让群众有满满的获得感

专访中,祖朝娟告诉笔者,巷口桥村从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后进村一跃成为“全市股改分红第一村”,除了天时(政策利好)、地利(毗邻开发区)外,更关键在于人和(有一支顽强拼搏、富有战斗力的村班子)。该村现有的3名两委干部均为女性同志,但巾帼不让须眉,“半片天”撑起了“一片天”,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她们从不退缩、敢打头阵,党建、发展各项工作都争先进位、力争上游,真正“把村里事当成家里事”,并在干事创业中形成了务实、诚信、协作、创新的“巷口桥村精神”。该村先后获评“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村”、“宣城市文明村”、“宣城市民主法治村”、“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宣州区‘五个好’村党组织”和“宣州区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多项殊荣。

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祖朝娟最后说,下一步,巷口桥支村两委一班人将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敬亭山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新动力,紧紧围绕宣城高新区实施“大后勤服务产业计划”,稳扎稳打做好服务业大文章。具体而言,就是要结合村情实际,立足区位、交通和生态优势,抓住开发区大建设大发展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物业经济,“试水”开展中央厨房餐饮配送,积极向物流配送产业进军,总之在服务中找到成就感价值感,让巷口桥村这个“小齿轮”紧紧咬合宣城高新区发展的“大齿轮”,全力推动该村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