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稷山文苑」傳統農業中的五穀指什麼?

「稷山文苑」傳統農業中的五穀指什麼?/稷山 黃建中

傳統農業中的五穀指什麼?

稷山 黃建中

關於“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意見:一種說法是稻、粟、粱、麥、菽,它們碾打後的成品;稻是大米、粟是小米、粱是高粱、麥是小麥、菽是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粟、粱、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谷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說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穀裡面,比較合理。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穀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史記》中有“凡候歲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面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屬於後一種說法。大概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漢代和漢以後的人對五穀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兩種說法結合起來,就得出了稻、黍、稷、麥、菽、麻六種作物。

戰國時代的名著《呂氏春秋》談到栽種禾(稷)、黍、稻、麻、菽、麥這六種作物的情況;《十二紀》篇中說到的作物,也是這六種。很明顯,稻、黍、稷、麥、菽、麻就是當時的主要作物。所謂五穀,就是指這些作物,或者指這六種作物中的五種。但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五穀的概念在不斷演變著,現在所謂五穀,實際只是糧食作物的總名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罷了。

五穀中的粟、黍等作物,由於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長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況下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菽因為具有“保歲易為”的特徵,因此也與粟一道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糧食。與此同時,人們發現宿麥(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進行種植,並能起到解決青黃不接的作用,加上這時已發明了石磨,麥子的食用從粒食發展到麵食,適口性大大提高,使麥子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重視,從而發展成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並與粟相提並論。儒家經典《春秋》一書中,它谷不書,至於禾麥不成則書之。可見,聖人在五穀之中最重視麥與禾。

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區種植,但最初並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穀之外,然而卻後來居上。唐宋以後,水稻在全國糧食供應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據明代宋應星的估計,當時在糧食供應中,水稻佔十分之七,居絕對優勢;大麥、小麥、黍、稷等糧食作物,合在一起,只佔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糧食作物的範疇。

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糧食作物的行列時,一些作物又加入到了糧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馬鈴薯相繼傳入中國,併成為現代中國主要糧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穀類作為中國人的傳統飲食,幾千年來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國的膳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當作傳統的主食。《論語·鄉黨》“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這是孔子作為周代貴族時,按照貴族的生活習慣主張,主食(穀物)應占有最大比例。美國學者尤金.N.安德森在《中國食物》一書中指出,中國大陸具有海拔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盆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可選擇食物很多;由於中國人選擇了最經濟的穀物,從而養育了眾多人口。(黃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