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孩子的“三無”無望、無助、無價值感,是怎樣形成的?

最近暑假,跟很多放了假的孩子接觸後,感觸很多。孩子有很多面:純真、善良、可愛……

不同的孩子,還有很多不同的性格。但是有很多從父母那裡日積月累到的東西,才是形成一個孩子內心真正的核心。

有很多孩子會有無望、無助、無價值感,今天我就講講我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感想吧!

孩子的“三無”無望、無助、無價值感,是怎樣形成的?

1、

當父母不斷對孩子進行批評否定的時候,孩子就會慢慢的學會一樣東西:無望。

不管我怎麼努力,我總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我無論如何的拼命,總不能獲得父母的滿意,慢慢的孩子開始覺得無望,於是他們不再努力,他們開始學會了放棄,他們開始破罐破摔。

於是很多的父母開始說:我們家的孩子算是沒救了。其實他們不知道就是他們自己,一手造就了這些讓他們感覺沒救了的孩子。

2、

許多家長喜歡用自己的父母身份來要求孩子,這個不準做、那個不許玩、不準交女朋友或者幫助孩子去做他們有能力做的事情。……他們開始發現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變得沉默寡言,孩子的靈氣一天天的消失,於是開始奇怪?為什麼我的孩子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他們不知道,這些孩子只是他們的試驗的產品而已。當孩子有能力卻無掌控權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無助感。

3、

孩子生來就愛父母,他們對於父母所說的任何話都會全部接收。只是,當父母的話和行為前後不一致的時候,孩子就會開始變得矛盾,這種矛盾是在潛意識層面中進行的,因為他們會認為媽媽說的和做的都是對的,那就是我不對,那就是我有問題了。媽媽沒有給我買東西,卻給她自己買了,這表示媽媽自己的東西重要過我的,媽媽重要表示我不重要,我不重要表示我是沒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