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马云: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四个思维

马云: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四个思维

前几天出去参加香海禅寺3天的企业家论坛,想再次听听贤宗法师的开示,这一次让我从表面的学习,走入深入的学习。

香海禅寺从2004年贤宗法师接手之后,从两座瓦片小庙,到现在极具规模和影响力,仅仅用了15年时间,这一次让我从简单听课,到深入了解贤宗法师和香海,这是一次非常大的跨越。

这两年我从一个讲师,慢慢转型为搭平台的人,从一个IP转型为一个领导者,我开始认识到这是思维、心量和格局的转换。

以前总会思考,怎么更好地收钱,把自己的个人品牌做得更大,现在更好地思考怎么服务好自己的用户,利益他们,成就他们,积累自己的福报去承载这个平台。

这样的思维切换,让我有了很好的突破,我也感觉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前两天,贤宗法师开示:你要时刻思考自己的存在跟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你才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创造自己,活出自己。

当我听到这里时,我终于清晰,原来高手跟普通人的差距,就在于这些观念上,而我把它总结为16个字,这也是贤宗法师经典的4句话。

马云: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四个思维

01 打开心量

人活在世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活得幸福与否取决于你的心量。如果我们内心不开阔、不强大、不圆满,就会经常受到干扰、冲击,失去平衡。

这一次的香海禅寺的企业家论坛,一共300多人报名,最后筛选出100名中小型企业老板。

有人因为没有报上名,跟主办方讨说法,甚至是几次的沟通;也有人因为免费的参与,而质疑这次论坛的用心程度;还有人因为是否要做义工迟疑了很久,几经轮转。

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心情和想法过来的,但来到寺庙,看到很多义工用心的付出,无不被感动着。很多大老板给我们做服务,端茶、倒水、拿行李,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心量是不是太小了,总想着索取,还这么理直气壮。

一个人的心量就决定了他事业做的大小,但凡企业能够做得很厉害的人,都能够有宽广的心胸,能理解和包容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更多。

有一次我去一个平台做共修,谈到了舍得这个话题,我后来分享了自己对于舍得三层的理解。

第一层,自我—普通人,普通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得失,所以呈现的是比较和计较,他们经常生活在痛苦之中。

第二层,利他—聪明人,聪明人非常注重利他,因为他们明白利他就是利己,凡是给到别人的,都会以某种方式回馈到自己身上。

第三层,无我—智慧人,智慧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们只求做好自己,付出无所求,还要感恩,因此他们做到了知足常乐和助人为乐。

一个心量大的人,他一定内心强大,做到足够得平衡,同时,他也能保持快乐,心胸坦荡,积极利他。

马云: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四个思维

02 放下自我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很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无法挣脱也无法回避。

贤宗法师在做香海这个平台,倡导的理念: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他把这个平台理解为是大家的平台,不属于他一个人的。

现在香海这个平台做起来了,贤宗法师还是认为这是大家的功劳,在香海大殿里面每一尊佛像都有结缘的人,他们共同成就了香海这个平台。

我每次来到香海,都感觉这个地方很清静,能量很大,就是因为来到这里,我们看到贤宗法师搭的平台,就感受到了他的力量,他的放下,他的成就,我们自己也就慢慢放下自我了。

我也在搭自己的平台,以前我总思考着怎么把这个平台做大,怎么更好地来赚钱,但现在思维完全不一样了,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利益他人,如何成就他人,如何承载这个平台。

以前把自我放在前面,自己就会很累,还很辛苦,现在转化了思维,把别人放在了前面,自己也就轻松坦然很多。

人的第八识叫做阿赖意识,它有四个功能:我见、我爱、我慢、我痴。

我们认为身体是永恒的,认为财产是永恒的,认为抓在手里的东西都可以一直拥有,把无常的东西当作常,拼命追求,如此,便会颠倒迷惑,无法感知世界的本真。

放下自我,才能成就自我,学会放下,才能学会拿起。

马云: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四个思维

03 活在当下

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我们唯一能抓住的只有当下。我们要时刻用这种“无常”的思想来观照自己,这样,所有使我们纠结的东西都会豁然放下,我们也会有质的蜕变。

这次企业家论坛,我们做了端水禅的练习,这个环节主要练习我们心的专注力,如果你的注意力不在当下,思绪乱飞,那么很可能你就会把水洒掉。

作为企业的老板,其实,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光鲜,因为他们更多的时间都在操心公司的事情,每天忙得团团转,心里都是杂事,有时候还能灵魂出窍,做着眼前事,想的却是其他的事情。

因此,让他们把心定下来,就显得更难了,只有心中很淡定,没有杂乱时,才会聚焦到当下,走路和端水同样稳。

我自己作为讲师,经常在台上分享,会有人夸赞我,如果长时间受到这样的掌声和鲜花,对自己不是好事,影响自己做事。

因此,当别人恭维我们时,不以物喜;当别人骂我们时,不以己悲,这样才能宠辱不惊,从容自在。

那么如何活在当下呢?

活在当下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我们永远只能把握现在,把手中每一件事做到最好,便已经是生命最佳的存在方式。

但作为常人,一直都处在颠倒混乱的状态,吃饭时想着工作,工作时想着家庭,在家里想着外出,在那里想着这里,身心永远是分离的,不能专注当下。

因此,我们要经常静坐来调整自己,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情绪,把握好每一个状态,不让自己迷惑和迷失,这样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

马云:你和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四个思维

04 奉献真爱

当我们做事情越来越多地为了别人时,那么我们自己的私欲就会越来越少,这样身心会更加自在,执念也会更少。

这次论坛的主发起人,红莉家人,为了这次论坛,她操了很大的心,从前期的联系,筛选,到后期的准备,到报道后的对接服务,以及到现场每个环节的把控,她付出很多的心血,最关键的是她自己还要贴人、贴钱、贴时间。

我自己是有很深的感触的,我自己也操持过几次这样的会议和论坛,有规模大的,也有规模小的,但每次都是比较费心的,因为你是主发起人,你要留意好每个环节,还要关注你合作的那些人员。

像一次大的论坛,基本上需要一个月的用心准备,才能确保能够做得圆满顺利,背后的付出只有发起的那个人有体会,参与者和义工也只能体会一部分。

通过这次论坛,我们才知道,前两年为了搞这个论坛,红利家人拿出了100万作为启动资金,支持香海来做这个事情,为一些有缘的企业家做服务和助力。

这样的起心动念,没有私心,就可以把事业做大,把口碑越做越好。

利他利己、有舍有得。每个人都能利他,这个世界就是美好和平的世界,就是有爱的世界,这也许就是古代圣贤所期许的大同世界。

回到我们生活中,面对家人,身边人,我们更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每个人都有难处和不容易的地方,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包容,也要把正念和利他的心传递给身边人,这样既能改变自己,也能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

这一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普通人与高手间的差距,就在这16个字:打开心量,放下自我,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