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瀰漫性腺肌症VS侷限性腺肌症,哪個更容易治療?你屬於哪一種?

其實不是所有的子宮腺肌症患者都是疼得死去活來,月經量大的嚇人,甚至貧血。有些特殊的患者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上了子宮腺肌症,因為她不疼,沒啥症狀,看起來和正常人一樣。你是不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甚至開始羨慕嫉妒恨了……

子宮腺肌病也被稱為內在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瀰漫或侷限性的病變。腺肌病患者根據子宮內膜異位至子宮肌層所形成病灶的情況不同可分為瀰漫性和侷限性兩種。所謂侷限性即指僅有部分的子宮內膜異位侵入到子宮肌肉裡,形成局部性的病變。而瀰漫性則是大量的子宮內膜異位侵入到子宮肌肉裡,就好像星星佈滿天空,分散的到處都是,病灶很多。

瀰漫性腺肌症VS侷限性腺肌症,哪個更容易治療?你屬於哪一種?

怎麼判斷子宮腺肌病是瀰漫性還是侷限性?

這個通過B超一般是可以看出來。

侷限性的病灶在B超報告上顯示,一般是“35mm×28mm後壁的不均質回聲。邊界不清”,甚至有的腫塊還可能會被誤診為子宮肌瘤。其實二者是不同的,子宮肌瘤的邊界相對清楚鮮明,而子宮腺肌症病灶腫塊的邊界是交叉不清晰的。如果病人在檢查的時候,發現子宮上只有一處類似圓形的邊界不清楚的病灶,這就很可能是侷限性的子宮腺肌症病灶,我們也叫這種病灶為腺肌瘤。

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情況都是瀰漫性的子宮腺肌症。其實在臨床上,子宮腺肌病往往都是瀰漫性的,真正侷限性的子宮腺肌病非常少。


瀰漫性腺肌症VS侷限性腺肌症,哪個更容易治療?你屬於哪一種?

瀰漫性和侷限性的子宮腺肌病哪個更嚴重?

侷限性的子宮腺肌症我們雖然也會有遇到,但其實非常少,發病率很低。這類患者的子宮往往是子宮其他部位都很正常,只有一小片區域不正常。而患者本人往往是沒有感覺,沒有症狀的。侷限性子宮腺肌症患者即便有症狀,其表現也沒有彌散性子宮腺肌症患者嚴重。侷限性的子宮腺肌症手術處理起來相對比較簡單,只要把局部區域的病灶挖掉就可以了。甚至不用開腹手術,使用腹腔鏡就可以解決。而有些症狀不明顯的,就不需要治療了,甚至藥物都可以不用。

瀰漫性腺肌症VS侷限性腺肌症,哪個更容易治療?你屬於哪一種?

瀰漫性的病灶由於分佈在患者子宮肌層內的範圍更廣,病灶更多,所以痛經更嚴重,月經量也相對比較大,手術處理起來相對更加麻煩。我們基本每天都要做很多臺子宮腺肌症手術,其中總會遇到幾臺比較棘手的。比如病灶擴散到宮頸等複雜部位,這時候手術做起來就要非常的小心。總之瀰漫性的子宮腺肌症相對來說情況更復雜,更難處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