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德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知北遊》。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德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01

前面一篇文章,我們分享了《莊子·知北遊》的前半部分,莊子和老子關於“道是什麼”的精彩論述,接下來,這一篇文章,我們來分享“德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老子的《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上下兩個部分,合起來稱之為《道德經》,也稱為《老子》。《道德經》主要論述“道”和“德”。其中“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同時也是世間萬物,宇宙的本原。總之,“道”作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德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那麼,“德”究竟是什麼呢?

當然,這裡的“德”並非儒家思想中的“仁義道德”,而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如果說“道”反應了自然規律,那麼“德”就反應了一種社會法則。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對“德”有過精彩的論述,他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上德的人,對人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對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無德了。因為上德的人,與道同體,道是無所為而為,所以他也是無所為而為。而下德的人,有心為道,反而有許多地方卻做不到了。

上仁的人,雖然是為,卻是無所為而為;上義的人,儘管是為,卻是有所為而為;上禮的人,就更過分了,他自己先行禮,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來,引著人家強就於禮。由此看來,失去了道然後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後才有仁,失去了義然後才有禮。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德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02

可見,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中,“上德”和“道之德”是一樣的,和我們通常理解的“仁義道德”是不一樣的,差別在哪裡呢?在於“有為”和“無為”。

老子認為,上德主張無所事事,一切順應自然,帶有明顯的“無為”特徵,可理解為因循自然的行為規範,有一種“無為”的特徵。而下德由上仁、上義及上禮組成,需要人實際去實行與推廣,帶有明顯的“有為”特徵,注重人為的行為規範。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老子眼裡,孔子推行的仁義理智信只是人為教化的結果,沒有達致真正無為超脫的上德境界,所以貶之為下德。

莊子說“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

真正的道,不能靠人給予,真正的德不能由外部而來。仁可以靠有所作為來達成,義可以靠有所作為來實踐,禮只是相互虛偽的來往。這和老子說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講,道家的“德”和儒家的“仁義道德”是完全不一樣,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個是人為規定的“德”,一個是尊重自然的稟賦的“德”。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德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03

所以,儒家孔子所推崇的“德”在老子看來是屬於“下德”範疇,是屬於人為規範的領域,而老子認為,上德表現為無為,即不去考慮德與不德的問題,反而是最大的德。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我們如何在世俗的社會中保持“上德”呢?莊子在這一篇《莊子·知北遊》中,給了我們一個智慧“外化而內不化”,通俗理解就是“隨外物變化,而內心保持不變”。這裡莊子通過顏淵和孔子的一段對話闡釋了這個道理。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德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顏淵問孔子說:“我曾聽先生說過:‘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請問先生,一個人應該如何生活在社會呢?”

孔子回答說:古時候的人,外表適應環境變化,但內心保持不變,現在的人,內心多變,而外表又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隨應外物變化的人,必定內心持守不變而不離散遊移。對於變化與不變化都能安然聽任,安閒自得地跟外在環境相順應,必定會與外物一道變化而不有所偏移。

狶韋氏的苑囿,黃帝的果林,虞舜的宮室,商湯、周武王的房舍,都是他們養心任物的好地方。那些自稱君子的人,就連儒家、墨家之流,都以是非好壞來相互詆譭,何況一般人呢!聖人與外物相處卻不損傷外物。不傷害外物的人,外物也不會傷害他。正因為無所傷害,因而能夠與他人自然相送或相迎。不管是山林還是曠野,都能讓我們快樂;不管是喜去還是悲來,我們都能安然接受,不能阻擋。

孔子接著說“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 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

可悲的是,我們每個人只不過是外物臨時棲息的旅舍罷了。人們知道遇上了什麼,卻不知道遇不上什麼,能夠做自己能做的,而不能做自己做不到的。所不知道的,和所不能夠的,本來就是我們不可迴避的,一定要避開自己所不能避開的事,難道不可悲嗎!

04

以上莊子通過孔子之口,來闡述了得道之人,在社會中的處世哲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外化而內不化”。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能力邊界,知所為,也知所不為,就像莊子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就是說,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邊界的,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個很重要。我們無法避免所不能避免的,當然我們也無法做到不能做到的。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是這個道理。這其實也是道家思想,尊重每個人的自然稟賦的一種體現,所以莊子說“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最好的言論是什麼也沒說,最好的行動是什麼也沒做。平凡人所知道的一切,實在是太淺陋了。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