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淮北:“三治融合”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淮北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社會治理模式,積極推行“一組一會”,形成了“村(社區)級黨組織統一領導、自然村莊(住宅小區)黨員發揮骨幹作用,村(居)民理事會動員引導、村(居)民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探索出一條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

延伸黨建工作“觸手”——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主心骨。基層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對於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至關重要。淮北市從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入手,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委員優先兼任自然村(住宅小區)黨組織負責人,黨員分片聯繫群眾,並設置黨支部(黨小組)學習活動場所。同時,以自然村莊、住宅小區為單元,由村(居)民推選產生村(居)民理事會。目前,全市共調整設置2269個黨組織,有力延伸了新時代黨在農村村莊和城市社區工作的“手臂”。一是突出政治引領作用。堅持政治標準,無論在推選理事會成員,還是制定理事會章程時,都充分體現黨組織的把關定向,注重把既有較高威望,又是政治可靠的黨員同志選入理事會,保證了黨組織對基層自治組織的領導。目前,淮北市農村黨小組長和理事長“一肩挑”達79%。在去年村(居)“兩委”換屆工作中,全市各村(居)黨小組成員利用人緣、地緣、親緣優勢,入戶宣傳換屆各項政策和紀律,積極引導群眾正確參與選舉,協助鎮村(居)幹部與落選人員談心談話,維護了換屆期間社會和諧穩定。二是發揮凝聚群眾作用。堅持依靠“新思想”凝聚群眾、聚集民心,淮北市一縣三區黨組織結合各地實際,著力搭建形式多樣的載體平臺,因地制宜設計了“黨群連心站”“黨群微家”“黨員驛站”“百姓講習所”等新載體,整合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進一步講好黨的故事、傳播黨的聲音,淮北市把黨課搬進街頭巷尾、田間地頭,在全國率先建設推廣開放式黨校,目前已建成公園廣場、鎮村開放式黨校113所,輻射黨員群眾近百萬,約佔全市人口1/2。三是彰顯服務群眾作用。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自然村(住宅小區)黨小組成員主動聯繫村組(社區)內的群眾,不定期到包保的農(居)民家走訪慰問,輪流到“黨群連心站”“黨群微家”辦公,接待群眾來訪,協調矛盾糾紛,現場政策答疑,讓群眾利益訴求“有門”,黨員全程服務“有為”。主題教育期間,鐵佛鎮油榨村各黨小組成員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對“初心”和“使命”的理解進一步加深,群眾反映的路燈少、土地流轉難等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受到群眾歡迎。

推動自治重心下沉——實現聯繫服務群眾“零距離”。圍繞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淮北市建立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理事會,讓群眾成為議事的主角,真正實現了群眾的事群眾商量著辦。一是完善運行機制,開啟群眾協商議事新模式。在完善村黨組織設置的同時,因地制宜組建村(居)民理事會,吸納威信高的老黨員、村民代表、創業能人與“鄉賢”參與其中。以村(居)民理事會為協商平臺,建立健全提事、定事、辦事到督事自治運行機制,做到讓群眾事情自己議、群眾事情自己定、群眾事情自己辦。以前村裡貧困戶都是經過戶申請、村評議,再上報到鎮,群眾參與度低,扶貧對象識別存在漏評與誤評現象,群眾意見強烈。如今,通過發揮“一組一會”作用,組織村(居)民參與民主評議,既使扶貧對象識別更精準了,也有力提升了群眾滿意度。二是搭建增收平臺,當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的帶動作用,領辦創辦合作社,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村集體經濟“百花齊放”,去年帶動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9%。古饒鎮谷山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在村民理事會的帶動下成立了啟航果蔬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扶持農民種植蘆筍,目前,合作社連片集中種植蘆筍350畝,畝產1000斤,畝均可增收2000元。三是暢通訴求渠道,成為化解矛盾的“潤滑劑”。小到垃圾處理、鄰里糾紛,大到土地權屬、徵地拆遷,村(居)民理事會都會積極介入,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群眾不上訪”。今年以來,全市2285個村(居)民理事會共接待群眾6.7萬餘人次,累計調處矛盾糾紛4.1萬餘件,化解信訪隱患2524件。

推動“三治”有機融合——文明和美成為群眾“新風尚”。淮北市在推行“一組一會”過程中,積極探索自治有力、德治有效、法治有序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把用情、講理、依法有機結合起來,推動“黨員幹部獨自忙”向“幹群攜手一起幹”轉變,真正實現鄉村(社區)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一是讓鄉村風氣正起來。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群眾尊良俗、去低俗、除惡俗,不斷提高群眾道德修養,促進文明新俗蔚然成風。過去,五溝鎮曹坊村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彩禮相互攀比,村民對此深惡痛絕但又無可奈何。黨組織和村民理事會通過向群眾宣傳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村規民約”,設立“道德紅黑榜”“善行義舉榜”等舉措,引領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目前,全村基本杜絕了生日宴、購車宴、蓋房宴及參軍升學宴,僅在嫁女彩禮和婚喪事儉辦上就為群眾節省60餘萬元。二是讓群眾心氣順起來。堅持將法治理念融入鄉村(社區)治理全過程,著力強化普法宣傳,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基層幹群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顯著增強。高嶽街道雙樓村黨小組充分利用開放式黨校,以主題展示、法治小故事等形式,開展“上情解讀”活動,讓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滲透心靈。臨渙古鎮用活“和諧茶文化”,鎮派出所、城管所、司法所聯合在全鎮19個行政村144個連心茶室建立執法服務聯繫點,創新“一杯茶”調節法,強化法治宣傳教育,促進鄰里和諧。淮北市通過加強法治建設,順利實現群眾信法不信訪的轉變,連續十年被評為全省綜治工作(平安建設)先進市。三是讓村居環境美起來。近年來,淮北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團結帶領廣大幹群,持續推進美麗鄉村、美家美院和文明社區建設,一體化開展農村垃圾、汙水、廁所專項整治“三大革命”,推動城市水電氣、汙水管網等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鎮村人居環境面貌和生活質量全面改善,形成了村(居)美民樂良好局面。淮北以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的佳績躋身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成功榮獲“第十屆中華環境優秀獎”和“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黃曉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