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當孩子害怕時,跟他說“別怕”,只會養出一個更膽小的孩子

教育學碩士。愛教書育己,也愛與你分享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

寫在前面

當孩子跟你說“我怕”時,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很多人幾乎脫口而出:“別怕,這有什麼好怕的。”我曾經也以為,這絕對是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前幾天,路過小區遊樂場,看到一個大約兩三歲的小男孩站在滑梯上,戰戰兢兢,死活不肯滑下來。

孩子的奶奶站在下面,一個勁兒地鼓勵孩子:“這麼矮,根本就不用害怕。”說著,她試圖拉著孩子往下拽。

小男孩一邊奮力掙扎著,一邊嚎啕大哭起來:“我怕!我不要……”

“你是個男孩子,這麼膽小,滑個滑梯都不敢!真丟人!” 老奶奶氣哄哄地一把拽過小孫子。

對孩子來說,“害怕”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它和開心、悲傷,是一樣的。

法國思想家霍爾巴赫曾說:人越是無知或缺乏經驗,便越能感受驚恐、孤寂、森林的幽暗、夜的靜寂和黑暗、風的呼號、突然的和混亂的音響,對於不習慣這些事物的一切人來說,都是恐怖的對象。

對於未曾經歷過的孩子來說,一切突然出現或是讓他聯想到不好事物的,都會讓他害怕。

當孩子說“我害怕”的時候,他最需要的其實是我們的感同身受。

而不是一句“別怕”的安慰鼓勵,更不是“怎麼這麼膽小”的批評指責。


01 讓孩子“別怕”,他會更怕

曾經,看到一個視頻,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到孩子尖叫聲中的絕望。

視頻中,一隻青蛙跳到小男孩胳膊上,孩子馬上嚇得哇哇大哭,他無助地看著媽媽,希望媽媽來救他。

這時候,媽媽走過來,她往小男孩臉的方向,輕輕撥動青蛙,青蛙一下子就竄到男孩的嘴巴上,孩子立刻爆發出撕心裂肺的尖叫聲!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孩子這輩子估計都會怕青蛙了。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中提到:恐懼的情緒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做法,叫做“負強化”,只會讓孩子消極感更強。 

讓孩子不再害怕,最沒用的做法就是否認恐懼的存在。

有個朋友,快40歲的大男人,帶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候,他比孩子還害怕,扭過頭去,閉著眼睛不敢看針頭。

他說,自己小時候非常怕打針。

每次打針,父親都要把他騙到醫院,他一到醫院門口,發現情況不妙,撒腿就跑。

父親就帶著幾個男同事滿世界抓他。

抓到以後,幾個大人把他按在桌子上,他拼命掙扎哀嚎也無濟於事,父親還在一邊訓斥:“不許哭!一點也不疼,你是男孩子,要勇敢點!”

現在,每當看到針頭,那個四五歲小男孩魂飛魄散的恐懼就會回來,讓他忍不住心頭髮顫。

恐懼感如果被長期壓抑,得不到舒展,那些害怕的東西,就像一個觸發器,一碰到還是會爆發。

孩子有恐懼感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以為然,甚至雪上加霜。

允許孩子害怕,並站在他的角度提出克服的辦法,才是最好的回應。


02用對方法,讓孩子解決“害怕”

當孩子走進陌生的環境、遇見未知的挑戰、對發生的事情失去掌控時,就會產生擔心、焦慮和恐懼的情緒。 

孩子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與恐懼共存的過程。

“我害怕”,讓孩子面對新鮮的事物,未知的挑戰,踟躇不前,錯失了很多體驗和機會。    

面對恐懼心理,只要孩子多一點克服,今後獨自面對人生時,就會多一分底氣。


1、看見孩子的害怕

《遊戲力》的書中曾經講過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小男孩,每次聽到動畫片《芝麻街》的主題曲就特別害怕,大家都很奇怪,這首歌明明很歡快啊。

在她媽媽耐心的詢問下,還原了第一次聽這首歌的經過,才找到孩子恐懼的源頭。

原來,孩子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看到的畫面是一個正在瘋狂奔跑的怪物,他嚇得渾身發抖。

媽媽就陪孩子一起看《芝麻街》,孩子發現那個怪物其實挺可愛的。

後來,孩子再次聽到這首歌時,就不覺得恐懼了。

當孩子害怕時,跟他說“別怕”,只會養出一個更膽小的孩子

在孩子怕的時候,別急著跟孩子說:“不怕,有什麼好怕的呀,要勇敢一點”。

用心看見孩子的害怕,接納孩子的情緒,才能真正地幫孩子度過焦慮和恐懼。

2、父母自己先要勇敢

育兒專家尹建莉在書中曾提到,她小時候,非常害怕一種小動物,不光怕活物,也怕圖片,甚至連文字都害怕。

原本,她很喜歡看《動物世界》的電視節目,有次,偶然在鏡頭上看到這種小動物,就再也不敢看這個節目了。

她的母親也害怕這種動物,而且,很注意保護她不被嚇著。但是,她的恐懼反而與日俱增。

所以,在這件事上,尹建莉對女兒圓圓特別留意。

有次,給女兒講故事時,在書上遇到那個動物,為了不影響圓圓,尹建莉沒一下子把書扔掉,硬是忍下來了,找個藉口趕快翻過那一頁。

如今,圓圓就一點都不怕這種動物。

正如心理學家李雪所言,某種程度上,父母的負面投射創造了孩子的負面現實。

如果父母勇敢,孩子就不會畏縮;父母不畏懼未知,孩子也定會很好地處理害怕的情緒。

當孩子害怕時,跟他說“別怕”,只會養出一個更膽小的孩子


3、系統脫敏法,慢慢調整孩子的心理臨界點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系統脫敏”,意思是通過緩慢暴露導致焦慮、恐懼的情境,再通過心理的放鬆,來消除焦慮和恐懼。

知乎網友@Steven0215說,兒子從小就恐高,她就抓住生活和旅行中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恐高訓練,幫他克服了心理障礙。 

起初,她以休息眼睛為由,每天帶孩子站在窗戶前,看看樓下的花草樹木。

後來,她又帶孩子參加親子游戲,走搖擺吊橋。

起初,孩子戰戰兢兢,雙腿發抖,幾度想放棄。

她讓孩子閉上眼睛,拉著他慢慢走。

當孩子安全通過吊橋,發現高空也沒那麼可怕。

後來,他又陸續嘗試攀巖、玻璃棧道,終於成了一個徹底不恐高的孩子。  

如果孩子很害怕,我們可以降低要求,往回退一退,去尋找孩子能承受的臨界點。

等孩子適應了這個臨界點,再適當往前推一下,這樣,孩子內心隱藏的勇氣就會被激發出來。

當孩子害怕時,跟他說“別怕”,只會養出一個更膽小的孩子


03 愛的底氣讓孩子走出害怕

在所有消極感受中,懼怕是最折磨人的。

面對孩子的“害怕”,既不能一味地強調恐懼不存在;也不必強硬地讓孩子獨自勇敢。

作家畢淑敏在《家問》中寫道: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愛是她的羽翼,愛是他的長矛。在愛中蓬勃成長的孩子,他看天下就比較勇敢,他看前途就比較光明,他看事物就比較冷靜。


相比“不要怕”, 或許,“我陪你”才是更好的回答。

面對那個說“媽媽,我怕”的孩子,請給他一個愛的擁抱。

這份愛,會讓他的內心變強大,有底氣走出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