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成都向東 重慶向西 成渝雙城共託中國經濟第四極

成都向東 重慶向西 成渝雙城共託中國經濟第四極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道

1月3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六次會議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磅消息來了。

會議提出,要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年度首次財經工作會議對成渝發展作出專門部署,在新的定位下,成渝如何唱好“雙城記”值得期待。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戰略意義,是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西部大開發更深層次的戰略安排,是更高水平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雙城,就是在國家層面以此為抓手,鑄造一個體量、幅員、人口、產業結構乃至生態環境的新的增長極。”1月4日,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長、現學術顧問陳家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陳家澤表示,與中國經濟第一極的三大灣區均處沿海地區不同,作為第二極的成渝城市群,還被賦予內陸開放的重任,像脊樑一樣托起中國的經濟宏偉版圖。

雙城經濟圈

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地區升格國家戰略呼之欲出。

記者注意到,2019年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就明確要求: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此次會議毫無疑問傳遞出非常鮮明的積極信號。”四川社科院副院長盛毅稱,與此前的成渝城市群不同,此次會議新的提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將原來的‘經濟區’概念轉成‘經濟圈’,經濟圈更生動、形象一些。”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對照三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城市群的表述:京津冀城市群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城市群是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珠三角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果成渝城市群上升到國家戰略,它未來的準確表述就應該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盛毅說。

此次會議也明確提出“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放在整個內陸開放戰略高地的層次上提出的。過去常見的說法是“內陸開放高地”,而這次成渝是明確了“內陸開放戰略高地”,戰略地位明顯提級。

在中國,除了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外,至今還沒有哪個區域的影響力可與成渝媲美。此次會議明確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定位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前三個表述此前在不同層級都有出現,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屬首次。

另外,會議要求成渝“唱好雙城記”。但提成渝雙城記,這不是第一次。2019年7月,川渝兩地召開的推進川渝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合作座談會,當時就明確提出:秉持“一家親”理念,唱好“雙城記”。

成渝城市群何時能夠上升到國家戰略的時間未定,但本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已明確提到,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這意味著未來成渝“雙城記”還會有更實質性的舉措。

成都向東,重慶向西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無疑首先要在國家指導下梳理評估當前發展情況和規劃部署,進一步制定長遠規劃,優化區域協調機制,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如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要求,做到一體化發展。”盛毅稱。

盛毅認為,成渝城市群建設要以中心城市建設推動一體化進程,像成都、重慶等核心城市要做大中心城區規模,帶動區域升級,不能泛泛地講整個區域一體化建設。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綠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徐輝曾參與“國家中心城市”相應文件的編制。他認為,從當前來看,中國需要在全國層面上相對均衡地探討中心城市概念,所以國家也寄望於更多中西部城市來承擔更多的功能。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也認為,成渝城市群的發展關鍵是成、渝兩個(雙)核。“僅以核心城市而言,成、渝兩地的經濟實力在全國來講已不弱,如何通過兩座核心城市的帶動,發展出更多的中等規模城市,將是成渝城市群發展的重點。”

記者瞭解到,成渝的大背景都是在抓住沿海產業轉移浪潮的同時,培育自己的創新增長點。比如,成都的Tntel芯片廠和重慶的電腦整機制造廠,就是一個典型的產業互補案例。

成都東進主要是拓展發展製造業的空間,可以更近距離和重慶對接。而此次會議強調,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還需發揮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這意味著,重慶、成都還需要發揮更大的溢出效應。

“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兩座城市相向發展,才能共同支撐起中國第四極。”成都曾在不同場合表達成都向東發展的決心,而這種“相向發展”,正為成渝之間的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良機。如比鄰重慶的資陽市,與重慶簽署了深化臨空經濟產業發展合作協議,而正是佔據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優勢,讓資陽在產業上找到了更大的發展動力。

讓多方受益的成都東進戰略,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當中。1月3日,被問及區域協調發展問題時成都市發改委副主任向進介紹,將依託東部新區、成都天府新區和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

與三大灣區相提並論

近幾年,成渝城市群的發展一直被給予厚望。

3年前,國務院批覆《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賦予其定位: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撐,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示範區。

按照此規劃,成渝城市群包括:重慶市的全境,四川省除西部三個州(阿壩、甘孜、涼山)和攀枝花以外的所有城市,面積18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億人,GDP近6萬億元。

“近幾年,成渝城市群的發展,有目共睹。”陳家澤說。

特別是2019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將成渝城市群與三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並列,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支持其高質量發展。

當時,還引發一波熱議。從國家層面看,將成渝城市群與三大灣區相提並論,實屬罕見。中國城市群,就規模與影響力來說,三大灣區屬於第一梯隊,成渝城市群與其他國家級城市群(如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只能算是第二梯隊。

而今,成渝城市群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交通將被一一打通,已融入“通歐(歐洲)達海(印度洋)”的新時代。“渝新歐”和“蓉歐”兩大班列,直達歐洲,新建三條陸海大通道,直抵印度洋。

當交通瓶頸被打通時,成渝城市群新的產業也呼嘯而至,成都如網遊、電競等產業異軍突起,而重慶“西進”中筆記本電腦產業突飛猛進,讓最老的汽車工業,也獲得了新生。

與其他城市群相比,成渝城市群的優勢更為獨特。

華裔經濟學家姚樹潔認為,成渝城市群能帶動西部地區的發展,助力整個中國經濟動能轉換,實現中國區域經濟均衡及可持續發展;重慶社會科學院院長唐青陽則認為,成渝城市群位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具有發展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潛力。

1月4日,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成渝雙城與黃河生態帶都將成為國家戰略。到那時,成渝城市群成為繼三大灣區之後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極,也就名正言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