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國產電動汽車續航400公里,國人能接受嗎?

瑞力建械


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不僅來自於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也有大家對於綠色低碳觀念的認可,更是國產電動汽車不斷努力的結果,作為電動汽車最短板的續航上,如今已經突破400公里,著實讓人振奮,汽車Go在這裡就為大家梳理下2018年這幾款續航超過400公里的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裡的“網紅”。

騰勢400——最高續航473公里

可能今年的汽車界最火爆的新聞已經被年初吉利入股戴姆勒成為其最大股東預定了,這樣讓奔馳背後的掌門人戴姆勒走入大眾事業。其實早在6年前,戴姆勒就與比亞迪汽車成立新能源合資品牌藤勢,如今經過多年醞釀,搭載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綜合續航達到352千米,60千米/時下續航更是達到了473千米,最高時速150千米/時。同樣作為電動汽車最大的優勢,其百公里加速只需10.5秒。

可以說定位高端的騰勢400在前面的數據上完全超過一般燃油車,而在使用超級充電設備的情況下,使用50kw充滿電只需要1個小時。

因此這款車完全彌補了傳統國人對電動汽車續航時間短等先入為主的觀念,相信很快會被市場接受。

北汽EU400——最高續航460公里

從名字上看,北汽旗下最新款的新能源旗艦車型表明了自己的續航歷程也能達到400公里以上,最大續航460公里。採用的54.4千瓦時的三元鋰電池組的承壓能力與操控性很強,而且主打中端家用車型,外觀也簡約時尚。

可以說北汽EU400不論是在價格、性能、外觀上都能吸引一大批追隨者。

比亞迪E6400——第一款續航達到400公里電動汽車

比亞迪作為電動車領域的先行者,其新能源汽車在世界各地都保持不錯的銷量,作為電動汽車的大哥大,比亞迪E6時第一個到達400公里續航的車型。

比亞迪E6 400搭載了82千瓦時的電池組,最大續航歷程達到四百千米,作為不但能造車也能造電池的國產大企業,滿大街電動出租、公交跑由此可見在大眾眼中的接受度。

隨著電動車技術的不斷完善,國家政策的優厚扶持,相信越來越多的國人能接觸、瞭解、使用、喜歡上電動車,向未來邁進一大步。

更多汽車用車購車知識敬請關注——汽車Go


櫻木動漫


瞭解更多選車養車資訊,關注60秒懂車!

如果續航真的能達到400公里那肯定夠用的,問題是達不到。為什麼這麼說

小編的朋友在北京從事銷售工作,因為搖不到燃油車的號,何先生於2015年2月購買了一輛北汽EV200,買的時候工況續航里程為200公里。買車的第一年,就維修過一次動力電池。

“我已經開了將近4年了,行駛了9萬公里,續航里程縮水超過20%。夏天少開空調,續航能在150左右。冬季不開暖風也就140 ,開暖風100。如果跑高速一會兒,顯示剩餘65公里,關機再重啟,直接就剩下32公里,每次都是這樣,30公里直接蒸發。”

除了續航縮水之外,現在這輛車的殘值基本上也就是3萬上下,蒸發了10萬。算起來,每個月以2000元的速度在蒸發。”

3、維修費用高

維修費高、週期長、更換電池費用個非常高。


60秒懂車


我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行業從事者,我個人覺得,如果冬天開空調的情況下續航里程能夠達到400公里才可以。

國內所有純電動汽車標註的續航里程都是為標準工況下才能到達的續航里程,意思就是實際情況下很難達到。按照我的實驗數據,冬季開空調與春季不開空調,續航里程相差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如果冬天續航里程要到達四百公里,那麼標註的續航里程就得要八百公里。若能解決電池低溫下容量衰減問題。那麼續航里程就只需要到六百公里即可。

除了續航里程問題,以下問題也急需要解決。

第一、充電效率問題。目前國內外快充技術最好的,一次充滿充電時間也要半個小時以上,如果將充電時間控制在十分鐘就完美了?

第二、充電設備分佈要廣。目前國內公共充電設備還太少,大型城市還好點,三四線城市基本沒有。高速公路和國道公共充電設備要達到五十公里一個會比較合適。

第三、新能源汽車價格問題。受限於電池單體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導致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價格居高不下,就算在補貼以後也要比同級別燃油車貴很多。若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價格能比同級別燃油車便宜,我想買的人就會自然而然的多起來。

以上。我是心牧歌
,有任何疑問或者建議,都請在下方留言,也請多多點贊關注一下我,謝謝。


心牧歌



近年來,隨著國內城市限購的愈演愈烈,新能源電動汽車已成為急於買車人的首選。電動汽車無論是因一線城市限購還是環保需求都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市面上絕大多數純電車型的續航里程都在200-300公里,日常城市內通勤還可以,要是想偶爾跑個長途郊個遊,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續航400公里或將成為2018年電動車市場新標準。

400公里的續航里程?如果工信部測試續航在400-400以上國人肯定接受,但是市場上的電動車更需要繼續更新繼續研發,開拓。。。。。。才可以走得更遠。。。。

新能源補貼,用車的經濟性,從用車費用和保養成本兩個方面來比較。電動車對於消費者來說更看重的是以下問題-----


續航里程,是電動車一項重要指標,國產電動車在續航里程上接近行業標杆,但是不代表技術上也接近行業標杆。國產電動車能在提升續航里程的同時,更多是通過技術來提升,能兼顧更多的操控性、能耗和充電速度等實際使用體驗。


電池龐大的重量,是個不小的問題,電池越重,加速、操控和能耗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只有提升電池密度,滿足續航要求的前提下,電池儘可能的輕。


充電速度,是由充電樁決定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充電樁功率高了,電池跟不上的話,照樣會被BSM(電池管理系統)強制降低電流。所以大部分電動車充電速度的瓶頸是在於電池。電池衰減,就是電池隨著充放電次數,溫度等的變化導致的電池容量的變化。通俗一點,就好比手機電池用的久了,不耐用了,原來充滿用兩天,現在充滿電用一天。


充電的便捷性,充電樁的分佈範圍,現在電動車剛崛起不久,需要更多的電樁分佈範圍,現在還未普及,只有一二線城市才有,充電的便捷性沒有也是問題之一。

里程焦慮,意思是駕駛電動汽車時因擔心突然沒電引起的精神痛苦或憂慮。這一點以上問題未能解決,車主心理就不踏實,買車是拿來享受代步的不是拿來受罪的。


保持率問題,最新315調查-----電動汽車故障率超7成 超3成後悔購買,在二手電動汽車市場上哪有什麼二手車,電池廢了車也就廢了,直接就報廢,殘值率太低如何解決確實是又一道橫在車主面前的一道難題。


50蚊


從現代家庭生活來看,續航能力達到400公里,基本能滿足短途代步需求,應該會有人選擇,從能源與環境保護角度上看,國家也會鼓勵和支持的。

續航達到400,對於在城市上班的工薪階層來說,基本毫無疑問,滿足在都市短途一天的需求是毫無問題的,趕上晚上回家充電或者晚上放停車位附近充電樁充電基本是能滿足需求的,當然會有人選。

只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還有幾個配套問題,一是充電樁還是太少,不能像加油一樣方便,提高了能夠使用的標準。

其二,充電時間還是太長了,能夠把電池充滿或者充一半需要等待時間太久,不能滿足人們的工作習慣需求。

其三,就是電動車的價格上,應該能做的更有優勢,以及電動車的壽命能否保證,這決定一個車真實使用成本,影響電動車能否替代汽油車的速度問題。

總的來說,續航能達到400公里,對於普通人生活代步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等配套都能做好時,那毫無疑問,肯定會是未來的選擇!


孺牛小博


新能源太陽能電動車,曬太陽☀️充電行駛,增加行駛里程效果好,非常接近無限續航。











蒼穹新能源


還是不能接受,相比燃油車,400公里的續航比一箱燃油能跑的距離還是短,而且充電時間和充電的便利性也沒有加油方便、高效。


更何況目前國產的電動汽車續航400公里也只是在理想狀態下的。如果考慮到冬天電池衰減、使用暖風,夏天使用空調,堵車和高速公路超過100km/h的巡航等因素考慮其中實際國產純電動汽車電池的續航里程相比燃油車能到一半就不錯了。

尤其是在冬季,鋰電池的衰減特性加上開啟的暖風可不是燃油發動機提供的燃燒熱能,而是電池供電加熱電阻絲產生的熱能,這樣下來在寒冷的冬季可能一輛理論上續航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實際的可靠續航里程能到200公里就不錯了。


算一下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無論是價值還是重量都佔了汽車超過一半以上,而燃油車即便發動機的效率只有30%多,相當於一個成人體重的燃料妥妥的可以提供汽車500公里以上的奔跑沒有任何問題。這樣來看現階段的電池能量密度還是太低了。

電池的充電速度和能量密度在未來的5-10年還都有很大甚至是質的發展空間,即便保守點估計,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甚至幾千公里應該在未來都是可以達到的,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環節充電慢的壓力和充電設施密度小的問題。


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因為指標購買不到燃油車或混動汽車的話,家裡有沒有車庫或固定車位安裝充電樁的話暫時還是不推薦購買純電動汽車,還是有很多不便之處。


老倪DIY


對於傳統燃油車一號難求的局面,新能源車成為了這些急於買車人的首選。與燃油車不同,消費者考慮電動車的購買因素除了外觀、配置和動力外,電動汽車還要考慮,充電,續航等因素。作為出行代步工具,尤其在充電設施還不完善的背景下,續航焦慮成為普遍現象,誰也不想發生車開到一半沒電了的窘況。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市面上的可選車型也越來越多。大部分國產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200~300公里之間,所以當聽說某款電動汽車最大續航超過400公里時,還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果你每天上下班通勤距離80公里,電動汽車續航能力能夠達到400公里,一週工作日都不用考慮充電問題,對於上下班代步的人來說還是非常合適的。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廠商在宣傳最大續航里程是60公里/時等速續航,有些官方宣傳的400公里在上高速、低溫下行駛、開空調、開暖風等常見場景下使用時,續航實際只有200公里左右。其實NEDC完整標準測試(城區與郊區綜合)工況續航,才是最貼近真實用車環境的續航能力。當然了,消費者本身的駕駛習慣直接決定了電機日常的工作功率,保持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也是提高續航里程的因素之一。

除了續航,目前電動汽車推廣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價格。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成本佔到了整車成本的1/3至1/2。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對於以上問題,國內車企應該重視起來,解決問題並完善服務。


小拉車


作為一個買了400公里的車主來說,我覺得400公里完全夠用,甚至可以進行短程旅遊,個人去過壩上,北戴河,張家口,大同,五臺山,短程260公里充電,單位充電五毛六,高速100公里每小時,不快不慢。駕乘感受一般,車就那個價位,實際油車也就七八萬,主要是沒有油車的號,個人建議如果沒有油車或者急需車開的話可以選擇。建議買車要選擇400公里以上的。




花家地軍機處


四百公里續航,NEDC綜合工況大概三百公里。要看你平時每天平均開多少公里。一般一天開五六十公里的,一個星期充電一次。這個續航理財的新能源電動車算是比較好的解決里程焦慮和充電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