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一天要是有25個小時就好了。”說這話的是素社街郭墩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文廣。疫情來臨,他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直面困難,為社區居民保駕護航。


小小體溫槍測出大大安全感

黃文廣帶領同事們嚴格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要求,每天堅守在防控崗點,做好人員、車輛管控,對任何出入車輛、人員都不放鬆警惕。


“您好,請配合一下測量體溫。”近日晚上8時20分,在郭村防控崗,工作人員小葉正在對出入的居民進行例行核查和體溫檢測。“雖然辛苦,但能用我們的守護換取居民的安心,值!”小葉說。同一時間,在大笨象防控崗點值守的小李卻遇到了一點“麻煩”,有不配合的居民正在抱怨:“每次進出都要測體溫也太麻煩了,我今天都已經捱了好幾槍了!”


面對不配合檢測的居民,黃文廣和同事們都會不厭其煩地解釋:“現在是特殊時期,如果不加強檢測,對您和您的家人也是十分危險的,我們也是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雖然麻煩一些,但請您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


社區工作人員的努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居民群眾都一一看在眼裡。2月20日,有居民特意打通12345熱線對郭墩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給予肯定:“素社街道志願者檢測體溫服務態度好,希望相關部門對工作人員進行表揚。”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黃文廣和同事堅守防控崗點。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來自居民群眾的肯定。


隔離病毒但不隔社區溫情


“今天體溫情況如何啊?”“還缺什麼生活用品嗎?”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黃文廣的微信通訊錄裡就陸續添加了一些新的聯繫人。


這些新聯繫人便是轄區內正在進行居家隔離的居民,每天給他們發送信息成了黃文廣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轄內有戶盛姓居民,2月9日晚全家從江西自駕車回來,在防控崗點被測出體溫異常需要進行居家隔離。盛先生所住為2層樓房,盛先生一家及另外2戶住在一樓,二樓住著1戶,統共4戶人家,盛先生一家被隔離,其餘3戶也要跟著隔離。為此黃文廣和同事們一起上門做工作,勸說一樓另外2戶暫時搬離到了別處,剩下盛先生及二樓的1戶居家隔離。


居家隔離人員不能外出,黃文廣和同事們時刻心繫他們的身體狀況和情緒變化,通過電話和微信瞭解他們的想法、訴求以及生活所需,不僅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情緒疏導工作,還主動當起了跑腿員和搬運工。他們為居家隔離的居民送食材、生活用品,每日跟蹤監測他們的身體情況,定期幫他們清運生活垃圾,切實解決居家隔離人員生活上的不便。


一通通電話,一條條微信傳遞著社區工作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的溫暖和關懷。“有什麼需求只要在微信上發個信息,他們就會馬上幫我送過來,這段時間確實很感謝社區對我們的關注和幫助。”盛先生說。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三人小組上門。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上門探訪居家隔離人員。


同事眼中的“大管家”

作為社區防疫工作的總負責人,黃文廣每天都儘可能組織同事進行簡短的交流會,大家一起簡單彙報當天工作安排,探討解讀上級下發的最新防疫指令,確保政策及時落地。“雖然只是很簡單的一個交流,但很有必要,特別是這段時間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有新的精神需要及時傳達和解讀,大家有遇到拿不準的情況也會提出來一起商討解決。”


除了工作上當好指揮員,黃文廣還是其他同事生活中的“大管家”,值守時叮囑大家做好防護措施,午飯時會叮囑大家多吃點,他總開玩笑說:“戰‘疫’還沒結束,我們可不能倒下。”說起同事們抗“疫”的事情,黃文廣一一列舉:“李瑞萍逐戶打電話詢問並登記居民的身體健康狀況,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梁文翔紮實開展上門摸查和宣傳,不怕苦不怕累;邱蔚曄的孩子才兩歲多,正是需要媽媽的時候,可她仍每天工作到很晚;劉偉經常要和居家隔離人員聯繫,幫忙購買生活物資,很辛苦;黃成輝作為三人小組成員之一,經常要上門瞭解情況。”


黃文廣還說,在這場戰‘疫’中,同事們才是主力軍,大家通力合作,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這才是最讓人感動的地方。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大家一起交流工作。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和同事一起張貼宣傳資料。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工作人員為居家隔離人員送生活物資。


海珠|郭墩黃文廣:奔波在抗“疫”一線的“跑腿”書記

黃文廣和掛點領導同事一起設置防控崗。


此時此刻,黃文廣和他的同事們正在抗“疫”一線奮鬥,正是有了越來越多黃文廣這樣的人,才“照亮”了大家通往抗擊疫情勝利的路。


【記者 譚啟菊】

通訊員 鄧冰梅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