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講道理”有方法,教你幾招,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大部分家長面臨孩子的問題都是比較敏感的,如果孩子犯了一個小小的失誤,我們都能教育他半天,這也是當代家長式教育的通病。當我們給孩子苦口婆心說了那麼多道理的同時,孩子給我們的反應往往都是一臉委屈的表情,我們自己其實也是感同身受的。現在的孩子思維跳躍很快,因此,我們不能無時無刻給孩子講道理,用對方法才關鍵。

“講道理”有方法,教你幾招,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1、時機要準確

娃犯錯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過於激動,否則會導致他內心出現叛逆心理。我的建議是孩子犯錯後,家長要先穩定孩子的情緒,防止他們有牴觸的心理,不要等過去很久了,再去和孩子去糾結已經發生的錯誤,那樣對他們的心理會是一種打擊。家長在孩子犯錯後跟他們溝通,以具體的形象思維去引導他們,更能激發孩子內心對於對錯的衡量準則。

“講道理”有方法,教你幾招,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2、言辭要有針對性

家長再與娃溝通的時候不能單單的只是自己去講“大道理”,也要顧及孩子的反應以及內心感受,話語過重也會傷害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容易造成他叛逆的心理。家長如果長時間以唸經的形式說教,並且沒有針對性,孩子在厭倦的同時也不理解他的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畢竟我們的道理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經驗之談,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無法理解到這麼複雜的事情,我們做到讓他們思考並懂得糾正自己的錯誤就可以了。

“講道理”有方法,教你幾招,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3、注意孩子的情緒

在與娃溝通時,如果他有鬧情緒、傷心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照顧到他的情緒,你給他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關心以及重視。在孩子情緒比較差的時候,講再多的“道理”他也聽不進去,就會出現我們經常說到“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讓他冷靜下來再去做進一步的調整,正確對待孩子的心理變化,更能讓他避免今後犯這一類的錯誤。

“講道理”有方法,教你幾招,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4、多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無論是什麼問題,都應該建立在家長與孩子的相互理解的基礎上。一味的數落並不能解決問題,家長應該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知道孩子犯錯的原因在哪裡,才能更好的做一個判斷。孩子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在交流的過程中,可是大部分情況是這樣的,家長總在教孩子如何去做,並不能很好去讓他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因此,家長要想更好的解決問題,就應該瞭解孩子真實想法。

和孩子“講道理”有方法,願所有家長都可以跟孩子們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