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朋友中專生一個月父母給一萬生活費,過分嗎?

英文十九


個人觀點:我覺得這種溺愛的方式確實不好,很顯然這種家庭很富裕,對於這些錢就是毛毛雨,而對於其他的家庭來說每個月給這麼多錢那就是負擔!現在有大部分高材生都是家境一般的,家庭收入低的,反而家庭條件特別好的孩子成績反而不好,這就說明生活太優越,從而讓孩子感覺到我家裡特別富裕我以後不愁吃不愁穿的,我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一箇中專生每個月給他一萬塊錢的生活費,真的是太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活的太瀟灑反而影響孩子的三觀!這是本人的觀點,歡迎反駁評論!不喜勿噴!謝謝[祈禱]


平常生活用心說


一點都不過分。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他那個時候一年的生活費是65萬。而且那個時候是1997年。他爸專門給他辦的一張銀行卡。令我們這些diao絲羨慕不以,而我光給他跑腿就能掙到我自己的生活費,還略有結餘。我們班上起碼有十來個給他跑腿的。出去上網基本上是包場,只要他在,網吧裡的人全部免費,還有東西吃。這段時光成了我一生當中永遠不可磨滅的美好回憶。

言歸正傳,說說你的問題吧。

上了中專之後,除了要忙於學業。父母與孩子最主要的聯繫就是關於生活費的問題。因為中專與小學不一樣,學校離家裡距離較遠,一般是一學期才會回家一趟。衣食住行都需要在學校自己搞定,所以生活費自然要比小學花費更多。不少同學出生於農村,家庭條件很一般,父母的年收入也不是特別高。中專的學費、生活費也基本上都是由父母擔。對於富裕的家庭來說,這點錢算不了什麼。但是對於很一般的家庭來說,仍然是一筆很高的費用,有些家長因為對於孩子讀中專的具體情況不是很瞭解,不知道到底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合適?給多了怕孩子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給少了又怕孩子在學校不夠用。

其實關於生活費的標準並沒有具體的定義,因為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家庭條件富裕,每個月給學生的生活費都是按照萬元計算,比一般家庭每個月的收入還要多。而有的家庭就只打算給孩子每個月1000的生活費。

一般的家庭給的生活費都是在1500左右,這是大多數家庭的目前水平。所以建議家長可以按照這樣的生活費標準要求孩子。不過這也要根據具體經濟情況。因為有的家庭條件好,孩子買一雙鞋都不止這個價格,1500自然不夠用。

不過大多數家庭仍然是普通家庭。結合自己家庭的具體經濟情況而定,也不要為了不虧待孩子,看其他同學拿的多少生活費,自己家庭條件明明不能負擔,也要給孩子那麼多。

要培養孩子正確理性的消費觀,一定不要盲目攀比,太過浪費。


衍良


這個問題邀請的有點尷尬,本人連初中都沒畢業,總會知道一箇中專生的學校生活?

按照當時我讀初中時一個月100元來看的話,一萬對於我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但是如今年代不同,物價不同,消費觀念也不同如果說這位同學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我覺得這沒什麼不可以。

從某個角度來看,讓一箇中專生提前感受到了金錢在生活上帶來的便捷,這有利於讓他對金錢有個更深刻的認識,在以後走入社會後他才會明白金錢的重要性。

但前提是,對金錢要有個正確的認識,不能產生不良的消費觀念。中專生的這一萬塊錢是如何去分配的,用在了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這才我們值得去關注的。如果說這錢拿來肆意揮霍,不用說過分了,如果說這錢合理分配,有的用在了學習上,有的嘗試做了一種初期的小投資,或者有一部分存在在了自己的小金庫以方便於以後走入社會解燃眉之急,這也沒有什麼不可。

總之只要沒有不良消費觀念,只要家裡條件允許,沒什麼不可以,反而會讓他更早的學會理財,而理財是必須得手裡有財了你才能去理財。


豈無酒


首先我想問一個問題,家裡這麼有錢為什麼不買個好的高中上,為啥還要上中專?這一家子思維方式跟別人不一樣啊,也可能高中沒有這樣的名額吧!

首先,這一萬的生活費怎麼花?會不會跟同學產生隔閡,會不會造成目中無人的景象,不管怎麼樣這麼高的生活費真是過了。

其次,普通的中專生小編覺得生活費在1200-1500元比較正常,說明一下:早飯:6元左右,午飯:10元左右,晚飯:10,宵夜:5元左右,一天在31元左右;因為週末可以回家,還有每個月的假期,足夠用了。我弟上大學一個月1500,自己沒事找我蹭個飯,偶爾出去勤工儉學能賺個300-700不等吧,大約一個月花銷在1900左右吧,經常的給我兒子買個零食,自己還談著女朋友,沒事出去約個飯,花銷也不是好大。

最後,父母給孩子越多的溺愛越容易讓孩子叛逆,不能夠逆境成長;俗話說,富養女兒,窮養兒子;不能慣著養。

美好生活是靠努力奮鬥而來的!!!


陳小貓1107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見解如下:

01.且不說他是中專、大專、還是本科,父母愛他,想把最好的給他,並且父母也有這個能力,我覺得不過分。

02.就像我們家大姑子,她女兒13歲,初中。穿一件文胸400+,一條純棉內褲300+,運動鞋1000+,一買就2-3雙的買。起初,我也覺得沒有必要買這麼貴,小孩子長個長得快,很快就得丟了。但是後來,我就能理解了,因為我也想給我兒子最好的。


我覺得人吧,儘自己能力,過自己想要。沒有必要去考慮合不合理,過不過分,只要取之有道。


元寶小姐那些話


首先,你也說了是朋友,給錢的是他的父母,不是你,是不是有點多管閒事?不用你出錢,你還能有個有錢朋友,多好。


其次,人家要是真有錢給一萬也不算太多,萬一人家逛了兩次街就沒了呢?


某個朋友的朋友家裡確實有錢,她媽打麻將一高興就賞她7、8千,這是常有的事。


人間小事23事


何為生活費?就是為了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而產生的費用。

一箇中專生一個月生活費過萬,那麼本科生是不是就得兩萬了,研究生豈不是就得三四萬了。生活費的多少他不是由學歷的高低來決定的,而是由上學期間個人花銷決定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大學生上學生活費真的需要真麼多嗎?那麼用不了這麼多,那錢都花到哪裡去了?我們不得不深思。

古人云“窮養兒,富養女”,因為男孩子長大以後要想有成就,就得要讓他多受點苦,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況且還是個上學期間的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給這麼高,不是就造成他對金錢無所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闊少爺,大小姐的人物了嗎,同時也養成了花錢如流水的壞習慣,將來出於社會問題就來了,學校期間自力更生能力差,受不了苦,找工作也肯定是高不成低不就,就是找到了,一個月那點工資還夠花嗎,估計早成月光族了。

如果是富二代,那就好理解了,因為人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就根本不用操心畢業找工作的問題了。如果你不是富二代,也沒權沒勢,那就在上學期間,好好約束自己,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珍惜當下,珍惜時間,努力奮鬥,發奮圖強,為了自己的夢想和理想去拼搏,去揚帆遠航吧。





一日三餐走你


對於一箇中專學生而言,父母一個月給一萬元生活費,確實夠多,畢竟很多上班的人也達不到月薪過萬。

這種情況,應該是家裡不差錢,父母出手又大方吧。雖然這是別人家裡的事,與外人無關,但我認為實在沒有必要。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除了基本生活花銷和有限的社交支出之外,每個月肯定花不了一萬元。父母這麼做,極有可能助長孩子的虛榮心和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也很容易對他的學業和今後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在我看來,即使每月決定給一萬元,父母也應當關注和引導孩子怎樣花錢,比如建議將其攢下作為繼續求學的學費、用於技能培訓、嘗試學習理財,等等,而不是聽之任之、不加干涉,否則家裡再有錢,孩子不學無術,也總會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多彩天津衛


給中專生一個月一萬塊錢的生活費也太多了吧,而且中專生的年齡一般是十五六歲,未成年,一萬塊錢不知道他們會用來幹什麼?萬一他們用來打遊戲充值或者是網上賭博等不良行為呢?

他們還未成年,認知行為還不夠清晰,對自己的行為還沒有很好的判斷能力。而且一個月真的不需要這麼多的生活費,就算他一天一日三餐的生活費是45元,都已經能夠吃到很豐盛的飯菜了。而且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也只是1500-2000的生活費。我是2012-2016年讀的大學,我每個月也只需要1000元左右的生活費,即使是家裡經濟條件很好的同學,他們也是這個標準

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我朋友的弟弟正在讀大專,自從她弟弟上大專以後,她媽媽就給了自己銀行卡密碼給她弟弟,後來他弟弟偷偷用她媽媽銀行卡的錢在網上賭博,一開始的時候是有賺的,慢慢地上癮之後,總共虧了幾萬塊錢。

雖然你朋友很疼愛他小孩,但一個月真的不需要這麼生活費,還是要按照實際情況給吧



睿睿媽的日常生活記


我覺得不過分。不管他是中專生還是大學生,這是他父母給他提供的條件。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他才讀中專,應該年級還小,不應該養成這種大手花錢的壞習慣。但是,當這個問題涉及到過分與否,就會讓人看著很不舒服。

我覺得這就像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對方,你不應該這樣,你這樣簡直太不對了。可是我們作為一個旁觀者,你根本就不清楚別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也許,別人父母一個一個月給一萬和你父母一個月給一兩千是一樣的感覺呢?

父母想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這是無可厚非的。有的父母一個月可以給孩子好幾萬,而有的父母拼盡全力也只能給上七八百。難倒我們都要去指責嗎?這個給太多了,太寵愛孩子了。那個就給這麼點兒,怎麼夠,這怕不是親生的吧?殊不知,給多給少,這都是父母能給的最好的。你不清楚別人的生活,所以不要去妄加評論。

你不能指望王思聰跟大家一個消費觀念。看到過一句話:為什麼會有人願意花十幾萬買一個包?回答是:那是讓窮人來思考這個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