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期间,大家心理健康吗?

小李哥的Vlog


【今日迎霜傲雪,明朝百花盛开】

大疫当前,危害生命,都有压力,细想起来,逃避无益,压垮不行,积极面对,结合实际,人人参战,形成合力,众志成城,才是上策。我无公务,除自保全,牺牲时间,媒体宣传,为鼓士气,尽心竭力!

疫情期间我们应该:

1、信心坚定。因为我们背靠责为民、强大繁荣的祖国之坚强有力的保障。

2、坚定自信。“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能坚定走路,也会增强自身免疫力。

积极面对。患者积极治疗,他人积极预防,科学预防,自全自己也是贡献社会。

3、贡献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保全社会,才能保全自己。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世界必胜,人类完胜!




北方老哥光影


公司没通知上班,整天没什么事,在家哄孩子,媳妇儿刚休完产假,在居委会上班,因为疫情和工作需要,每天都要站岗执勤[戴口罩],查体温,登记,办出入证,特别累,单位不管饭,每天中午在单位吃泡面,所以每天我就充当起了司机的角色,接送她上下班,也能回家让她吃的舒服点,虽然没在一线,也经常帮忙贴通知,疫情的宣传彩页啥的,也算半个后勤人员吧[捂脸],每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开心,希望这次疫情快快结束,让这些一直坚持在一线的可爱社区工作人员好好休息休息,武汉加油!北京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点亮平安灯]



红砖建材销售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虽未参与抗疫,但在心灵上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锤炼。起初是悾惧丶怨恨,觉得生话在一个极不光明的世界。特别是有少部份人,不知为了什么,置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命而不顾。尤其是武汉疾控中心那伙,警匪合谋,根本不去事实求是,为病毒大开绿灯。我哭了!所幸,我大中国最不缺的是英雄模范人物。迅速摸清病毒传播方式及途径。一声令下,1100万余人的武汉,实行了惊人的封城。一夜春风,湖北封省,全国相继一天内实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一级响应”,封路封村封院封户封人,逐一排查,斩断病毒乱窜的腿,短短的二十余天,将病毒围追阻截得无路可逃,无处藏身。现回头看,哪个国家能做到?中国!中国!!中国!!!要知道我中国是有13亿余人的泱泱大国呀!面对自然灾害,万众一心,万民齐奋,容易吗?特别是人民的媒体,空丶假丶大的谎言也没有了,一切宣传都是很实在的。从这几天的报导,也唱出了疑似病例新增数,现存集中医学观察数。让我们切实了解到疫情变化情况,感觉那病毒已淹淹一息了,我们又有了生存的希望了。双脚跳起来还没有落地时,韩国什么323航班飞机又停在了双流机场,80余名暴发疫情区人员落足成都,机场人员说他们无权实施有效管控,转移给社区。不是说社区不应该管控,而是社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且动用千万社区,耗资巨大,武汉的惨剧不会重演吗?我又哭了。泪水未断,绵阳不这样了,重庆不这样了,上海丶西安丶济南都不这样了,我也欲哭无泪了,再过几天,也许就能御下口罩了。三十余天来,心情吗,健康也说不上,总是分分秒秒盯着电视,手机,忧忧惚惚,思前想后。不健康吗,也说不上。前方将士奋不顾身,赳汤蹈火,我们,却一眠日西霞丶下床又摸碗,久梦的空闲终得手,长静的姿态还不安。


山村逸夫


疫情发生,时至今日已有一个多月了。就拿我们小区来说从正月初一就实施了封闭管控。大家都成了宅男宅女。所以免不了大家的心里都会胡思乱想。心里压力也会大大增加。有些性情急躁之人也会做出,出格之事。因为对疫情过度恐慌,常常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因为车贷,房贷,生活只出不进,沉受这些精神压力的人也有很多。

每天看到群里的各种发言,让我觉得大家心里或多或少还是非常担心的。

最后还是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还大家一个正常的生活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用户3741140847204


罹患新冠肺炎的人是承受压力最大的群体,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就会面临有家难回、医院难进的极大困境,有些人就选择了自杀;

得到救治的人中也有人在情绪失控时攻击医护人员,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疑似患者或者有密切接触史而尚未确诊者,充满焦虑而惶恐不安,担心、愧疚、愤怒的情绪在内心翻涌;

失去亲人的患者家属,从亲人入院就生离死别,到离世也无缘得见,无法为自己的至亲送别,会成为终生的痛;

还有普通人,看到不断上涨的感染数字,看到和疫情搏斗的故事,也会形成替代性创伤,产生深深的焦虑、悲伤、恐慌和愤怒。

本质上,被大众痛恨的那些往门把手吐口水的人,也是一种心理疾病发作表现形式。

负面情绪是病,怎么治?

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心理咨询师们要采用哪些心理援助措施安抚求助者呢?

“这场疫情给很多人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如果不能妥善处置,用专业力量去关怀抚慰,不仅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影响个体的免疫力,还会影响社会的团结,引发社会的撕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说。

对于患者来说,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恐慌、焦虑、内疚、愤怒等情绪,然后尝试来理解、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唯有一个平和、理性、积极的心态,才更有助于自己的健康。要相信政府有能力救治大家,也要相信医学科学的发展能够治疗疾病。面对死亡恐惧时,要想到自己的人生中有哪些美好的东西,要如何过好活着的每一天。心里太难受的时候,一定要找自己信赖的人倾诉,或者寻找专业人士来求助。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在这个时刻,更应该有一种谨慎的乐观。从行为上严格遵守管理部门的要求,做好防护,心理上要更加有积极的信心,减少恐慌。

医护人员如何放松身心?

这次医护人员逆行而上,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但同时,医护人员身处病毒弥漫的环境中,承受感染风险的同时,要承担远超平时的高强度工作,身心耗竭,濒临崩溃的边缘,同时本次疫情物资紧缺、长时间隔离孤独给医护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在处理方法上,以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处理为例,专家建议:首先要识别疲劳信号,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建立边界感,把工作和生活做区隔;其次,接受个人的有限性,允许存在并表达情绪,给情绪按上暂停键。采取的普遍方式包括与同事、朋友、家人沟通,寻求心理支持,也可通过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支持。放下心里的包袱,前行才会更有力。

怎么用互联网技术熨帖创伤?

紧急状况下的热线危机干预只是一种紧急处置手段,而内在深层次的伤痛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化解。同汶川地震后实地心理辅导介入不同,可以预见,此次疫情事件的心理辅导将在相当一段时间保持“远程辅导”状态

今天,疫情防控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心理健康服务同样可以“互联网+”。应该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到远程心理健康服务中来,在心理问题数据收集、数据热点分布分析、心理问题动态预警、心理互助空间搭建、心理医生远程诊断、提前介入等方面,互联网企业均有参与和开发空间。


鸿盛


城里人不敢说,老家的庄稼人心里就倒很健康。他们每天该下地下地,该干什么活干什么活。儿女们从城里过节省亲,多呆些日子,帮父母干些琐事,就是多搭点饭莱,又是自产的,没什么。整个县没一例冠肺病例,除了政府管的好,最大的优势是山高皇帝远,病毒都不愿光顾山旮旯。总之,看不出乡下人有过度紧张的心里。


补天遗石477


在疫情初期,每天朋友圈里都是大量的疫情消息,政府采取的措施力度远远超过的当年的非典。当你身边的朋友都在发布相同或相似的信息时,会让人产生一种恐慌和麻木心理,而这种情绪又会迅速传染给身边的人。

焦虑情绪肯定会有,上不了班,收入肯定会受影响。小区不让出门,每两天才让出去一次,大家为了自身安全也不敢串门,亲朋好友间没了往来,感觉快憋疯了。

做为子女,要担心老人的健康,有些子女跟老人不在一个城市,就更担心了,但是大环境下的管控,让人很无奈,只能打个视频电话问候一下,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帮助。

有孩子的家庭还有孩子上学的焦虑。尤其是中小学生,开不了学,学习怎么办,能不能跟 上,我觉得很多学生跟不上。现在都是上网课,网课的质量也是有目共睹。中小学生手里书本不全,很多都是老师找的电子版,一天盯好几个小时的电脑上课,对孩子们的视力有一定影响。教学互动性也差。现在我家孩子上完课,我还要给她串讲一下。可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和精力能够辅导孩子。

来自工作上的、家庭中的、生活中的、自身的各种问题都会在这个超长假期中反映出来。但是不要让它成为自己心中的包袱。

生活不易,一定要做好规划,有一个自我调整。


小书虫潇潇



御园福哥



月是故乡明4970


疫情期间待在家里心里肯定着急,可能有些人还回忧虑、烦恼,但是当看到武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人民解放军、社区服务、自愿者以及全国各地上上下下各行各业大力驰援武汉的动人事迹,甚至为战胜疫情而献出生命的英雄们,大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暂时待在家里还有什么烦恼和忧虑,想想这些心里也就自然很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