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陈身贤(左)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王阿静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工作中的翁冠敏(左)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工作中的张存闹(左)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工作中的黄宇慧(中)

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讲述抗疫故事

☉商报记者 李杨慈 董吉妮

诸葛芳芳 见习记者 卢盈蕾

昨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三十五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出席发布会的是一群特殊的“新闻发言人”。他们中间有医生、护士,也有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媒体从业者。虽然职责不同,但他们都选择了坚守一线、默默付出。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那就是早日战胜疫情。

陈身贤:温州援鄂医疗队是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陈身贤是温州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市中心医院院感科科长,因为还在武汉工作,昨天他通过录制的视频,讲述了温州援鄂医疗队的奋战故事。

特别专业特别能战斗

正月初一,由6位医师、12位护士、1位感控人员组成的温州第一批援汉医疗队前往武汉。

对于这支队伍,陈身贤的评价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团结、特别专业”。

团队里的6位医师分别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感染科、ICU,经验都非常丰富。比如温医大附一院的卢明芹,这次是武汉第四人民医院(普爱院区)19楼隔离病区的科主任,一到医院,他快速掌握科室的管理工作,整理制定相对科学的工作流程,带领大家克服各种困难。经过大家的专业救治,把一个个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拉了回来。

而12位护士大多来自呼吸与危重学科、ICU。温医大附一院的郑秀云护士长、温医大附二院的胡丹红护士、温州市中心医院的胡珍珍护士长,她们把温州的优质护理经验带入隔离病房。

“隔离病房里最苦最累的就是护理人员。”陈身贤心疼地说,她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除了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负责病人的吃喝拉撒。经常四小时下来,衣服全都湿透。

每天不厌其烦叮嘱队员做好防护

在团队里,陈身贤除了是领队,同时还是一名感控人员,在武汉“疫”线主要负责的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目的是避免前方医护人员感染。

到达武汉后,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第一时间去医院查看现场、规划方案。“进隔离病区,医护人员都会进行二级防护,双层口罩、双层帽子、隔离服、鞋套、两双手套……”如今,除了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消毒溶液配置、地面清理等工作监督外,陈身贤还要监督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戴,包括对防护服的检查、规范人员穿脱步骤和提醒注意事项等。

“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反复叮嘱队友们,做好防护工作,每一个人从手套怎么戴到口罩怎么取,所有细节都严格要求,确保人人过关。”陈身贤说,“零感染,打胜仗”是温州医疗队的口号,也是他的工作职责。

要把队伍平平安安带回温州

在武汉,感人的故事、瞬间非常多。

2月14日,一位队员穿好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准备交班时,一名患者突然出现心脏骤停。护士马上给予心肺复苏,心脏按压十几分钟后,病人心跳恢复了,而护士去拉氧气钢瓶时,却由于体力透支晕倒在隔离病区。然而,当她慢慢恢复体力后,却只说了一句:“没事,我还可以继续干。”

“她们去保护患者,我来保护她们避免院内交叉感染,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陈身贤说,有一次,他到隔离病区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后,几位自称“草莓战队”的当班护士拉着他合影,并在他的防护服上画上草莓,写上“你来保护世界,我来保护你”。

陈身贤坦言,看到这些可爱的战友们,他感到身上担子更重了。只有他把感控做得更细一点、更好一点,队员们感染的几率才会更低一点。

截至3月4日,陈身贤带领队员们已经在武汉奋斗了39天,目前他们所在的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普爱院区)18楼、19楼、20楼三个隔离病区,共110张床位。至今共收治患者235人,其中重症、危重患者180人,累计出院150人。

“一个都不能掉队。”陈身贤表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自己所能,把这支队伍完完整整、平平安安地带回温州。

王阿静:用“心”护理收获患者肯定让她倍感振奋

1月17日,全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马上启动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方案,迅速组建应急梯队,抽调感染科12位护士组成首批护理先锋队,进入负压病房工作,王阿静就是其中的一员。

守住抗疫第一线

“作为感染科的一分子,抗击疫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在对病毒还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王阿静没有丝毫的畏难情绪,和同事经过培训后,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入隔离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重任。

抽血、给药、输液、搀扶上厕所、换衣服……护士除了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完成各种治疗外,还要照顾好患者的生活起居。尽管如此,王阿静却从没喊过一句累。为了节省防护服,她想了很多办法,“少喝水、不喝水,进去了总想多干一些”。

2月1日是第一批医护人员出病房隔离休整的日子,但王阿静提出再上一次前线。

“我好不容易熬到你安全出来,你现在又要进去,一点也不为家人着想。”王阿静的妈妈因为担心提出了反对意见。

“我想尽己所能,守护更多人的健康。”王阿静在跟母亲深谈后,最终得到了她的支持。

隔离服隔不断同事间的关爱

“今天,我们以党员的名义,以医护人员的天职,向组织保证,挺在防控疫情战斗最前线,有危难险重任务,做到‘我是党员,让我上!’”1月30日, 在隔离病房里,在鲜红的党旗下,临时党支部成立,王阿静同志任组织委员并郑重承诺。

医务人员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似乎也隔绝了和患者之间的感情互动。对于全副武装的他们,不仅患者认不清,同事之间也难以辨认。

王阿静就想了一个办法——同事相互在防护服上写上“特殊记号”,于是“咸蛋超人”“最美包租婆”“青春美少女”等 外号应运而生。一来让患者记住医务人员,二来给彼此打气。

“虽然我们看不清各自的脸,不能面对面地交谈,但我们在同一个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守住抗疫第一线。”王阿静坚定地说。

一些同事刚来隔离病区,会产生恐惧心理。于是,在工作之余,她会为大家做心理疏导,减轻大家的压力。

一天,一位护士在上班过程中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因此内心极度恐惧,担心自己被感染。

由于在隔离生活区的医务人员不允许串门,王阿静就拉了一个微信群,大家轮流开导她,陪着她一起等咽拭子检测结果。“咽拭子阴性!”这五个字仿佛就像一道赦免令,让大家如释重负。

用“心”护理收获患者感谢

医务人员很辛苦,在王阿静看来,患者的压力同样也很大。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病房里,他们一定更加无助,所以每次护理病人时,我都会和病人聊一聊天,给他们鼓鼓劲。”王阿静说,记得一位重症的老爷爷,入院时的情况非常糟糕,不吃不喝、不配合治疗。知道这个情况后,她一有空就与老爷爷谈心,耐心开导他,还特地帮他转到“爱心家庭房”,让他和老伴住在一起。

渐渐地,在每次治疗结束后,他都会向医务人员表示感谢:“在这么危险的时候,还好有你们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每次得到患者的肯定,王阿静都觉得十分振奋。

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下,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在抗击疫情的“考试”中,创造了多个“第一”。

翁冠敏:真心付出,拉近了社区与群众的距离

这段时间,鹿城区松台街道菱藕社区的阿公阿婆们面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翁冠敏“戴口罩”的“唠叨”,从最初的“你真是最会骂人的书记”,到如今“你放心,我会戴好口罩”,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菱藕社区以上世纪80年代的典型老旧小区为主,超两成的居民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这对80后海归书记翁冠敏来说,增加了不少工作难度。“老人是容易受感染的群体,防疫意识相对较单薄。”在疫情期间,看到社区里阿公、阿婆不戴口罩,翁冠敏会用较严厉的语气嘱咐他们戴好口罩,讲述疫情的严重性。有不耐烦的阿公、阿婆就送了翁冠敏一句“你真是最会骂人的书记。”

菱藕社区11名工作人员都是女性,被小区居民称为“娘子军”。这群“娘子军”的工作一点都不含糊。在疫情防控指令下达后,翁冠敏就和社区同事一起,利用广播、微信、短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消息,连夜赶制宣传海报、宣传板和横幅,将宅家9字诀、封闭宵禁公告录制到小喇叭巡回播放,同时组建“楼栋长+网格长+网格员+联户党员+志愿者”的“红色联队”,实现“五对一”的跟踪管控与服务,为辖区群众和居家隔离家庭、孤寡老人、困难群体提供物资采购、关怀慰问、心理疏导等各类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让翁冠敏感到最头疼的是集中隔离人员的劝说工作,几乎每个人都要花上3-4个小时劝说,有的甚至要花上一整天时间。“我们会去了解他们不愿意去集中隔离点的原因,是怕老人孩子没有人管,还是怕耽误工作,在劝说的同时尽量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疫情防控随时待命,就得不分白天黑夜。这段时间,翁冠敏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疫情防控最严的那几天,她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一天凌晨3点,一位正在集中隔离点隔离的居民打来电话,说家里出了一点状况,心里放心不下。翁冠敏就陪他聊了一个多小时,让他安心隔离,家里的事由她来安排。第二天一早,翁冠敏便上门把他家里的事情解决了。这位居民结束集中隔离后,特地买了100多个口罩送给社区,还告诉翁冠敏如果防疫工作需要志愿者,就找他。

“我当时听了特别感动,我们的真心付出,群众其实都看在眼里。”翁冠敏说,通过此次疫情,拉近了社区与群众的距离,真正感觉像家人一样,特别的亲切。

阿公阿婆对翁冠敏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在我省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调整为二级后,考虑到居民在家里闷太久了,菱藕社区开放了部分长廊、小公园供居民锻炼身体。翁冠敏依然会嘱咐居民特别是阿公阿婆,疫情尚未过去,口罩还是要戴好。一位阿公对翁冠敏说:“翁书记,我现在不戴口罩不出门,也就是在公园里锻炼身体不去其他地方,你不用担心我们,放心去忙自己的事情。”

如今,温州的疫情防控稳中向好,翁冠敏说自己也没有前段时间那么忙碌了,但当记者联系上翁冠敏时,她正气喘吁吁地,说小区消防通道出了点问题,她要赶紧去看看。

采访结束时,翁冠敏与记者开起了玩笑:“本以为工作忙碌可以瘦下来,哪里知道睡眠少,吃饭不规律,现在反倒有点过劳肥了。”

张存闹:90后退役军人组建应急先锋突击队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90后退役军人张存闹放弃假期,与30余名同龄人组建了“应急先锋突击队”,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疫情期间,他个人志愿服务时长430余小时,发放5万余只口罩,并自筹资金采购价值10余万元的防护用品。

心系疫情 主动请战

张存闹是龙港人,2013年退役后到瓯海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存闹毅然退掉回家过年的车票,迅速动员所在公司30余名90后退役军人组成“温州征远军创应急先锋突击队”,主动参与疫情防控。

受疫情影响,龙湾永中新莒村蔬菜种植户夏师傅家的大量花椰菜滞销了,200亩地的花椰菜没人收割。张存闹得知后,带领突击队的志愿者们用半天时间采摘1.5吨花菜,送到市区各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他还统筹安排人力物资,派出“应急先锋突击队”多个小分队支援“战疫”前线。在瓯海的各大农贸市场、社区卡点,都能看到一群身着迷彩军装和红马甲的“90后”背影。他们白天进社区开展防疫宣传,专门为孤寡老人、低保户、退伍老兵等群体送去防护用品;夜里则自掏腰包联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为防疫卡点通宵执勤人员送上暖心夜宵。

申请入党 “疫”无反顾

温州征远军创应急先锋突击队33名成员中有8名是中共党员,每当张存闹听到他们说“我是党员我先上”时,作为团支书的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羡慕的眼光。1月25日,他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和请战书。 “哪里有需要,我们退役军人就支援哪里!”在疫情防控中,张存闹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1月29日开始,张存闹带领的温州征远军创应急先锋突击队,驰援温州南动车站联合应急、医疗等部门开展旅客防疫检测和防疫知识宣传。每天天未亮,他就起身准备队员要用的防护物资,等队员们到位后,他又指导队员规范穿戴防护服、严格消毒,并交代大家注意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要严格落实“两查两问”,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人员要及时上报,齐心协力把好入温“第一关”。为了保证队员的充分休息,张存闹安排了每天三班轮流执勤,但他自己却一直坚守岗位直到最后一列动车到达,等最后一名旅客接受检测出站后,他才放心撤岗,驾车回到家已过午夜12点。

临危受命 坚守一线

2月3日,张存闹接到命令,带领先锋突击队转战温州东高速口,协助温州东高速口防疫检查卡点开展防疫管控工作,按照“不漏一车、不少一人”的要求,对过往车辆实行“两查两问”排查机制,坚持逢车必查、逐车登记。温州东作为市区仅剩的2个高速出入口之一,车流量明显增大,张存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有时忙得连喝水也顾不上。每次就餐时张存闹总说:“兄弟们辛苦了,大家先吃,我再站一会儿!”

2月8日,随着市委市政府发出“再战十天、锁定胜局”的号召,温州征远军创先锋突击队再次递交请战书并立下“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承诺。截至2月20日22时,温州东高速口防疫检查卡点撤卡为止,张存闹和突击队全体队员连续在抗疫前线坚守了648个小时。突击队共出动59批次,累计出动青年志愿者577人次,日均核查车辆3000余辆、人员5000余人次。

黄宇慧:用尽责担当诠释媒体人的初心使命

抗“疫”期间,有这样一群勇敢的“逆行者”,他们行走在抗疫一线,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疫情最新动态,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抗疫一线的温情,用最尽责的担当诠释了新闻媒体人的初心使命,鹿城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的黄宇慧就是其中一员。

战“疫”以来,黄宇慧连续一个月日夜奋战在战“疫”报道一线。在医院,她与新冠病毒“一门之隔”;在社区,她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最美守夜人”;在农贸超市,她直击全区商贸供应的最前沿。抗“疫”期间,黄宇慧完成了《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红色管家”守护万家》、《隔离病毒不隔离爱!鹿城双屿为隔离观察人员服务到家》等近20篇报道。这些稿件除了在鹿城融媒平台发布之外,还在人民网、浙江日报等媒体平台发布。

作为鹿城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副主任,黄宇慧原本承担着疫情报道策划、审核当日记者所有稿件、版面编辑等后方任务,抗“疫”期间还要兼顾与上级媒体联络共同策划稿件,做好外宣通联工作。面对一线记者力量不足的情况,黄宇慧主动请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实地直击、深度调查、前线拍照……

每天一早,她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相关的编辑、审核和采访中。新冠肺炎疫情紧急,鹿城区相关领导小组几乎每天都会多次召开防控会议,为了第一时间将疫情的最新动态发布出来,她总是利用晚饭时间写好下午采访的稿件,加上还要审核当日记者传回的所有稿件,时常忙到凌晨才能回家。

连日奋战让黄宇慧的身体被透支。2月21日下午,黄宇慧因为过度疲惫在采访途中突发过度通气综合征,四肢突然麻木、呼吸陡然困难,随行摄像记者与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法就是回家好好休息,但黄宇慧在急救室苏醒恢复体力后,第一句话却是:“完了,今天的稿件不知道还有没有力气及时完成。”

“抗疫的日子里,虽然充满了辛苦甚至是危险,但我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比起医护人员,我们不是最辛苦最危险的。”黄宇慧说,“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疫情最真实的情况报道出来,让市民了解一线人员的付出。”

对于这样的一场疫情,信息公开就像一剂社会稳定剂。全市各级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第一时间解读政策公告、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第一时间求证不实谣言,为防疫工作赢得了时间和民心。

“作为基层媒体人,我觉得特别自豪和光荣”,黄宇慧表示,“接下来,我要用我的笔和相机,更深入、广泛地挖掘报道一线‘两战’故事,争取多出精品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