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原定于7月份举办的东京奥运会显得岌岌可危。不过根据日前日本国务大臣的说法,他们与国际奥委会的合同中规定,只要在2020年结束之前办完比赛就可以。
虽然这位日本大臣一再表示政府会竭尽全力保证奥运会按时开幕,但是推迟比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根据目前的一些猜测,这届夏季奥运会有可能放到年底举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冬奥会”。
事实上这种说法对冬季奥林匹克盛会有些不太尊重,因为根据这些年来的传统,冬奥会都是在举办年的年初进行,没有放到年末的说法。借此机会,笔者作为资深奥运博主,就和大家聊聊冬奥会的三个重要节点,权当基础的科普了。
一. 冬夏奥运本是一家,顺应行程一分为二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展的早期,并没有明确的夏季与冬季区分,顾拜旦先生在重启奥林匹克之梦的时候,也只是从宏观的体育竞技角度切入,并未对项目的类型按照季节进行区分。
事实上一个项目或一类项目要想举办大规模的竞技型比赛,最好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在很多区域都已经普及。虽说人类征服冰雪的宏源由来已久,但是在世纪之初还没有自立门户的意思。
事实上20世纪初的奥运会中,就已经有诸如滑冰等冬季项目,只不过当时奥运会自身的影响力都比较小,也鲜有人去刻意关注冬季项目的情况。
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有了改观,进入20世纪20年代,冰雪项目在西方发达世界已经较为普及,于是有关方面就开始了初步尝试。
1924年夏季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当年年初在法国的东南部小城夏蒙尼,举办了一个“国际冬季体育活动周”,这其实是法国奥组委办的试点运动会,希望检测一下冬季项目的竞技水平和群众热度。后来验收通过,这次夏蒙尼的冬季体育周,就被追认为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自那之后一直到1992年,冬奥会和夏奥会都是同一年举办,一般冬奥会在1-2月,夏奥会在7-9月。其中最著名的要算1936年,希特勒先在加米施-帕滕基兴举办了冬奥会,又在柏林举办了夏奥会,不过冬天的比赛很少被提及,慢慢也就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
二. 同年双生顾此失彼,来年再战收获颇丰
事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裹在一起就有些不合适了,冬夏奥运会就是如此。夏奥会在1984年起死回生,奥林匹克的品牌价值被美国人提点之后无限放大,冬奥会作为同一屋檐下的小弟,自然也趁势壮大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奥委会旗下的两大品牌赛事,放在同一年举办有些浪费资源,如果岔开就可以增加曝光,对于日渐普及的商业赞助和转播计划也有帮助。
所以1980年代中期国际奥委会就已经调整了思路,决定1992年之后,夏奥会和冬奥会要间隔2年举办。在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举办了冬奥会之后,1994年又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办了下一届。自此之后循环往复,今天的规矩就固定下来了。
三. 中国重回奥运冬奥会起步,竞技水平亟待提高
1958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出了国际体育舞台,自然也与国际奥委会割袍断交。1979年名古屋决议之后,棘手的分歧得到了妥善解决,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次回到了奥运大家庭。
所以1980年我们的奥运第一站,就是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但是由于冰雪项目脱离世界主流太久,连前6名都摸不到,如此惨淡的成绩,后世也就不愿意提及了。
当然从后面我们也能看出,中国冬季项目的水平一直不高,90年代靠着叶乔波、陈露和李家军等人勉强维持,直到2002年才由大杨扬拿到了冬奥会首金。
直到现在,我们也从没有成为过冬奥会的竞技强国,每届拿到3-4枚金牌就算相当出色的成绩。下一届就是北京举办冬奥会了,希望我们的成绩能创造历史新高。
閱讀更多 奧運小博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