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一天三包檳榔,十次住院卻病入膏肓,對醫生說檳榔讓他一無所有!

一天三包檳榔,十次住院卻病入膏肓,對醫生說檳榔讓他一無所有!

從今天開始,聽不同的醫生為你講述病例,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每天一個病例,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健康,瞭解疾病,從而提高預防和認識。

我是一名腫瘤科醫生,很多人不願意與我們打交道,因為這裡是離死亡最近的科室。

今天,我想用一個病例來告訴大家,從生到死,短暫,痛苦,卻也發人深思。

42歲的劉某是一名口腔癌患者,在發現疾病之前,他有著長達20年的檳榔咀嚼史,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都得三包,沒辦法,吃習慣了,也有癮了,這玩意就跟吸菸,酗酒一樣,沾上了根本戒不掉,他在說這話的時候帶著一股無奈和自嘲。

但是很快,他就戒掉了檳榔,因為他的口腔裡長了一個腫塊,而病檢則提示口腔癌。

當面對死亡,無論你對一種東西有多麼大的癮,你也會下決心立刻遠離它,畢竟和死亡相比,一切都是那麼渺小,劉某的病例,證明了很多時候,我們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願意改正,不過是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而已。

確診口腔癌之後,在接下來的漫長三年裡,劉某開始了艱辛的抗癌之路。

他十次住院,完成了手術,放化療,整個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疾病對於肉體和心靈的折磨,遠非一言兩語就能夠概述,然而即便積極配合醫生,抗癌三年,只為能夠活下去,但死神,卻依然不願意放過這個早已無數次懺悔的男人。

復發並且轉移的檢查結果讓他萬念俱灰。

那一刻,只想儘快了結生命,但既沒有勇氣,又萬分恐懼,死亡的喪鐘似乎已經響起,留給他的時日,確實不多了。

對於已經復發並且廣泛轉移的癌症患者,醫學上有效的手段幾乎沒有,姑息保守治療的結果可想而知,腫瘤的消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摺磨,能讓一個人迅速崩盤。

事實上,大概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劉某就已經骨瘦如柴,病入膏肓。

三年的抗癌生涯裡,作為主管醫生,同時也成為了朋友,並且一直做著劉某的精神導師,為他鼓氣加油,但這一刻,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

一天三包檳榔,十次住院卻病入膏肓,對醫生說檳榔讓他一無所有!

人總有後悔莫及的那天,與其如此,不如從健康的時候就更注意健康,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眾所周知,世界衛生組織將檳榔定為一類致癌原,在檳榔流行的國家和地區中,口腔癌的發病率幾乎都名列前茅。有關檳榔致癌,大體上有三種學說。

第一,咀嚼檳榔時,檳榔纖維的摩擦會造成口腔粘膜的局部粘膜損傷。長期咀嚼檳榔,會導致損傷遷延不愈,從而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強和細胞增殖。長期咀嚼檳榔的人更容易發生口腔粘膜下纖維化,這是口腔癌的癌前疾病。

第二,檳榔含有多種生物鹼,生物鹼能明顯促進上皮細胞的凋亡,並干擾細胞外基質大分子的沉澱和降解過程。與檳榔一同咀嚼的荖花和石灰也有一定的基因毒性。

第三,咀嚼檳榔的人都喜歡酗酒,抽菸,這些危險的因素相互疊加,增加了致癌的風險。

遺憾的是,即便自己身邊就有人因嚼檳榔罹患口腔癌,但劉某依然抱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的運氣不會那麼差,卻未曾想到,小小的檳榔,不僅讓妻子和他離婚,而且三年抗癌也花費巨大,現在,他說自己一無所有,連生命之油也快耗光了……言語中滿是辛酸與無奈。

但是劉某的經歷僅僅是個案嗎?還有多少人,依然走在長期咀嚼檳榔之路上,不聽勸阻,誓不回頭,然而有一天,他們是不是也會後悔莫及?

一天三包檳榔,十次住院卻病入膏肓,對醫生說檳榔讓他一無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