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修心,是怎樣修的,達到仙的心境是什麼感覺

修心,是怎樣修的,達到仙的心境是什麼感覺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自古以來,凡人與聖人最大的區別,便是心境。

傳說中,得道者可成仙,能否成仙,我們自然不知道,但得道者,可為聖人,確是真實。

仙的心境是怎樣的,我們不知,但想來聖人心境也許與之最為接近。

但聖人也是凡人所成,其心境變化過程,究竟是如何的呢?

也許為頓悟成道,也許為漸悟得道。平常人們所說的修心,就是漸悟的一種。

禪宗神秀大師的偈詩說的很妙,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人的本性,本來就空明澄澈,只因後天的習性慾望掩蓋,而不能得清淨。

所以修心,便是滌除心中的塵埃,迴歸本來面目,離染入淨。

那修心該如何修呢?

這裡不談修行者的修心法門,因為想要真正地滌除紅塵氣,達到最高境界,除了修養心性外,肯定還要以坐忘、坐禪等方式進行修行。

說說自己的修心歷程,希望能對生活中一些想修心的人有些幫助。

當然,每個人後天養成的習性慾望不同,能否適應要看個人。

修心,是怎樣修的,達到仙的心境是什麼感覺

記得年少時,初次聞道,便生歡喜,四處求學,卻也不得其法。

那時為了以後能入道,便開始修養心性。

但當時年少氣盛,心懷傲氣,又仗自身通武,脾氣略大,且爭勝之念很強。

為了制止各種習性,我首先開始的就是壓制自身的嗔怒心,以及各種娛樂愛好,連電視小說都不敢看。

每次要發怒時,內心便生起覺念,然後將怒火強行壓制下去。

開始壓制怒火很困難,到後來變為輕鬆,再到後來,壓制變為斬除,覺得本就不是該發怒的事情。

久之,人的嗔怒之念逐漸變少,偶爾來襲,瞬間就消。

其他情緒波動,也是以此種方式,逐漸熄滅。

當時,打遊戲也不敢打,因為會生起爭勝心,電視小說不敢看,因為會生起貪婪心,新聞不敢讀,因為會生起好奇心。

異性不敢窺,因為會生出妄念。

修心,是怎樣修的,達到仙的心境是什麼感覺

這些念頭,在打坐中的時候,就像一面鏡子,全部反射在腦海中,讓人不能清淨。

那時在想,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不是就是這個道理。

人接觸的東西越多,慾望就會變得越多,離本性就會越遠。

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閱讀道德經時,突然對無心之心,無為而為的道理,產生了一些感悟。

又讀到了清靜經中的上德不德,與下德執德,我突然間明白了,什麼叫做執德之境,我便是這個階段。

於是,我心中再無之前的“不敢”之念,從有心又變為無心,從執著又變為自然。

只覺原來如此!

直至今日,我雖不能體會真正的無為之妙,但大道無涯,能前行足矣。

人總是執著於“我”,而聖人卻已拋開“我”的概念,無私無慾,達到上善若水的境界。

所以,凡無道而有我,聖無我而有道,便是這個道理。

修心,是怎樣修的,達到仙的心境是什麼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