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渐行渐远的农村,是我的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大城市流光溢彩,歌舞升平,一派繁华气象,人类文明似乎已然中华!然则,大面积的农村落后现象,多少人认识?多少人关注?中华民族的的崛起,有赖于整个封建观念的彻底改变。改革开放四十,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之幸,人民之幸。中国社会的文明,任重道远。

渐行渐远的农村,是我的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中国农村沿袭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思想,东西南北,阡陌交通,信息互通性与村民年龄结构有很大联系,随着年龄的递增,信息流动几乎趋于停滞,经济条件一般的老龄人口的活动范围不过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他们甚至连邻村的近况也不甚清楚,更多的是保留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习惯。

渐行渐远的农村,是我的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现在农村出现的问题可多了,年轻人就业、孩子的教育逼着大家往城镇走,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守在农村了。

农村最根本的问题是广大剩余劳动力的安置,这里的安置不是解决工作问题,而应该是整体生活的问题,农村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是不太可能解决的,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剩余劳动力还会更多,无论是土地的市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不能把农村这个平台做大,土地是有限的,农业在升级也不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渐行渐远的农村,是我的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期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很少,没有科技升级就没有竞争力,而科技含量的增加反而减少劳动力的利用。所以农村的变革必定是革命性的人口大转移,否则农村现代化与农村的小康都是空谈。当前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先不说有没有长久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但是从量上来说也只能是点状的布局,不可能解决广大的面的问题。

三农问题重在农民,农民职业化、农民再教育、乡村传统文化需要被重视,村训不能做摆设……但是可以用城市化的很多工具比如互联网,特产销售一体化。

渐行渐远的农村,是我的家,也是回不去的故乡

我们需要农业,我们也不会完全没有农民,他从各种危机的感受到农村是城市的缓冲,而不是城市是农村的发展终点。路子都是摸索出来的,希望吧,希望那些吃了农村的红利,把握了话语权的城市人不要一股脑儿的把农村贬的一无是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