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首先第一課是“認識釐米和米”,那麼這一張的重難點是什麼?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哪些知識點是不必要在意的?哪些知識點是對後面的學習有用的?我們一起帶著這些問題看看今天的家長教孩子課堂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一步:首先,給孩子們看看這張圖片。試問孩子們:“這個人做的是一個什麼動作呢?”,這裡的作用是引導孩子“明白古代的人做這個動作的作用和缺點”,最後給出定論,用手臂測量是不是測量完以後說起來很不方便,比如:“這個汽車有8個手臂長”“這個桌子有3個手臂長”等等,並且每個小朋友的手臂還不是一樣長的呢!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二步:通過上面兩個圖片,進一步闡述用“手臂”測量的話很不方便,然後引導小朋友:“我們是不是應該學習一個新的測量單位呢”,進而引出今天我們學習長度單位“釐米和米”。並且逐步說明“統一長度單位的意義”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三步:這個時候直接拿出尺子,告訴小朋友:“這個大家都認識嗎?”,今天我們用這個工具來學習新的長度單位之一“釐米”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四步:這裡不作詳細介紹,就是帶著小朋友認識熟悉尺子,看清刻度線,每個刻度性代表什麼意義,“0”在尺子上表示什麼?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五步:告訴如何利於“尺子”測量,測量中應該注意什麼?比如“0”刻度一般對著測量物體的最左邊。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六步:口述告訴給學生後,再告訴學生“一釐米”的概念,在尺子上“一釐米”是多長

小學二年級第一課:認識釐米和米的正確家長思維,帶孩子考100分

第七步:尺子上每相鄰的兩個數字所對應的刻度線的距離都是“一釐米”,到這裡“釐米”這個概念和尺子就可以不用繼續深究了,因為過多的深究會導致小朋友迷糊。

第一節課:主要的重點,熟悉釐米這個概念,認識尺子。而主要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不要過於糾結一些學校的試卷題目。比如“一拃”,“一庹”這些字眼,沒有必要讓孩子深度研究,現在的很多培訓機構過多注意形式,覺得小朋友玩的開心,過多的下功夫在這些字眼和動畫上面,其實對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好處的。

家長思路: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認識要學習的“長度單位”。著重講解本文中所突出的重點。正確對待孩子的分數和學校重點,取其重點,舍其缺點,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一樣的教法,也不是所有的教法都適合每一個孩子。

習題思路:習題後期會發給大家,配合本人獨自理清的思路,基本孩子在練習完成以後可以熟練英語所學的只是,並最重要的是在以後的學習中有很強的銜接性,而不是三年級之前特別注重圖畫,而後面突然特別注重概念,所以適度的結合和適度的調節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練出最好的學習成果

下節課:我們學習釐米的運用和正常的單位換算,下節課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