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的農村在結婚時講究“姑不接,姨不送”,這是為什麼?

xwaicdd


農村結婚講究“姑不接,姨不送”,為啥姑、姨就不能接親、送親?

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結婚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結婚時講究的事情就會比較多,哪怕是在結婚環節中很小的接送問題,也有很多說道,比如“姑不接,姨不送”,那麼為什麼結婚的時候姑姑不能接新娘子,而姨姨不能送新娘子呢?

姑不接:在結婚的時候,男方在去接新娘子的時候,除了有伴郎之外,還要有家裡的長輩以及管事的,一是為了防止在接親的途中遇到問題有人來解決,二是表示對結婚這件事情的重視。我們這裡一般男方去接親的時候,是不會讓姑姑去接的,這有兩種說法,一是姑姑已經嫁出去,成為外姓人,接親是把新娘子接到自己家,外姓人去接有點接到別人家的意思,寓意不好。二是姑和“孤”同音,結婚是一件喜慶的事情,所以便會減少這些不好詞語的出現,所以呢,我們這裡一般都是嫂子或者是嬸子去接。

姨不送:在農村結婚,女方除了親戚朋友一起去男方以外,還要有大輩和主事人將新娘子送到男方,這也是表示對結婚這件事情的尊重。新娘子一般是不可以由姨姨和姐姐送,這是因為姨姨和姐姐在結婚以後已經成為外姓人,如果有外姓人來送,表示送到別人家裡,寓意不好。再就是姨同“疑”,兩個人在結婚以後就要相互信任,如果兩個人對對方都有所懷疑,那麼日子肯定不能長遠,所以一般是姨姨不能送新娘子的。


雖然時代在進步,人們的思想在改變,但是在結婚這件大事上,人們還是會借鑑“姑不接姨不送”這句話,其實就是為了圖一個好彩頭。


小馬話三農


農村的姑不接,姨不送,其實是指姑姑不接生侄子侄女,姨姨不送嫁外甥女。

很多人誤會是姑姑出嫁了,就不能接新婚侄子媳婦,還真不是,農村歷來是侄子結婚,當姑姑的得提前好幾天回去幫忙幹活,甚至有些接新媳婦的營生,婆婆不方便的話,是姑姑代替迎接新媳婦。


姑姑不接的是剛出生的侄子和侄女,迎接新生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而姑姑永遠都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是沒有資格迎接新的傳宗接代的小生命。


姨不送嫁,姨不能送外甥女上花轎,悠然今年嫁外甥女時,在外甥女婿迎娶時早早去忙活別的事情了,當姨的不可以送外甥女出嫁。

姨媽姨媽,一個姨頂半個媽,咋就不準姨送外甥女出嫁呢?農村老人意思就是姨是外甥女除了媽最親近的人,出嫁當天媽媽會因為嫁閨女難受哭泣,當姨的也會跟著摻和,為了不亂套,所以姨當天新娘子走時要避開。

不管怎樣,不管有沒有道理,如今我們這裡農村依舊有這個風俗習慣,姑姑不接生侄子侄女,姨姨不送嫁外甥女。


悠然見東山


有的農村在結婚時講究“姑不接,姨不送”,這是為什麼?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結婚乃是人生大事,在農村破有講究,歸根結底是圖個吉利,希望新婚的小夫妻將來日子能紅紅火火。

姑不接,姨不送,就是結婚中眾多規矩中的一個,它的全句應該是姑不接,姨不送,姐姐送了沒後承。為什麼這麼說呢?正所謂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今天農人就來講一下咱們這有關接親送親的一些講究。

接親

以前接親,新郎騎著高頭大馬,後面抬著花轎,如今都是四個輪,這車隊也有講究,婚車肯定是所有車隊中最為耀眼的,婚車不能是白色,以大紅色最好,婚車的數量要為雙數。

而接親的人中,一定不可以是女性,更不可能是男方的姑姑,因為姑還有“孤”之意,多是同學、堂兄堂弟、長輩,而且數量上必須是單數,保證去為單數,回來為雙數。

送親

女方出嫁,這送親也很有講究,送親的人代表的是女方家族的顏面,所以必須是直系的叔伯,如果沒有,也必定是家裡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輩,能鎮得住場面的人,怎麼排號,也不會讓姨去送親,再者,姨乃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屬於外姓人了,論輩分肯定是排不上她的。

送親到男方村口就停下來了,一定要等男方過來殺雞放炮迎接,等貴賓就是這麼來的。然後撐著紅傘徒步走過去,有的也會讓新郎揹著回去,寓意八戒背媳婦。

每個地方的習俗有所不同,歡迎大家下方留言分享一下你們那的風俗習慣。


農人解說


“姑不接,姨不送”這個結婚習俗在我國很多的地區還是很盛行的,主要流傳於我國的北方地區!所謂姑不接姨不送說的就是男方的姑姑不能出現在接親的隊伍中,而女方的姨娘也不同出現在送親的隊伍中。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說法主要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古語有句話“辜不接,疑不送”這是在古代時的一條婚姻契約,意思是婚後如果女方做出了有為婚姻道德的事兒(不守婦道),男方是有權利悔婚的;同樣如果婚前男方對女方有什麼隱瞞,結婚後女方也是有權利悔婚的!隨著在民間以訛傳訛漸漸就變成了“姑不接,姨不送”,不讓姑姑和姨娘接親送親主要還是避諱希望小兩口婚後和和美美。另一種說法是姑姑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夫家的人不應該參和婆家的事兒,同樣的道理姨娘也是潑出去的水不應該參和孃家的事兒。其實今天有這樣的說法主要還是封建思想造成的,現代社會漸漸已經摒棄這種思想了,不管是誰只要是帶著祝福前來道賀那就都是客人,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你說對不對?


駿景農業


都是當地的一些陳舊風俗習慣,老輩們留下來的陋習。這些世俗的做法都是封建迷信色彩的遺留,対人們沒有實際的用處,只是給辦事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溝溝坎坎。年輕人應該不與理會這些事,但是父輩親屬又特別注重這些。導致今天很多人父母和子女無法溝通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