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哪些關於風的詩句?

東方不敗80304


古詩詞中跟“風”有關的詩句不計其數,我這裡著重挑選一些自己熟悉的詩句,供大家雅賞:

1)王安石《元日》之“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2)李商隱《無題》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崔護《題都城南莊》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4)孟郊《登科後》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5)盧綸《塞下曲》之“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6)白居易《賦得原草送別》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7)賀知章《詠柳》之“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8)孟浩然《春曉》之“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9)朱熹《春日》之“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王之渙《涼州詞》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1)李白《金陵酒肆留別》之“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12)王安石《泊船瓜州》之“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3)杜甫《春夜喜雨》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4)李商隱《無題》之“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15)杜牧《江南春》之“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16)高適《別董大》之“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17)高鼎《村居》之“兒童散學為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8)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之“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9)辛棄疾《青玉案.之夕》之“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20)許渾《咸陽城東西樓晚眺》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心齋網易經明師


風乍起,吹皺了一池春水。風吹亂了我的思緒。風捎來了遠方的信息,在我心裡生根,發芽……風雨飄搖之季,我心徬徨?!

按風向/有東西南北風。按風力有微風,大風,狂風,颱風。按季節有春夏秋冬風。與風有關的詩句,我總結如下。

1.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一辛棄疾

2.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一納蘭性德

3.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一佚名

4.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一唐.岑參
5.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孟郊

6.曉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一林升

7.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一曹丕

8.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一崔道融

9.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一黃景仁

10.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一李世民

11.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守四方。

一劉邦

12.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一高駢

13.昨夜涼風又颯然,螢飄葉墜臥床前。

一白居易

14.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一劉長卿

15.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一唐.李益

16.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一黃庭堅


2882678行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僧志南《絕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許渾《咸陽城東樓 》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題臨安邸》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暮雲淺


七言:昨夜星辰昨夜風丶佇倚危樓風細細丶

昨夜雨疏又風驟丶風絮飄殘已化萍丶

長風破浪會有時丶等閒識得東風面丶

吹面不寒楊柳風丶春風又綠江南岸丶

東風不與周郎便丶二月春風似剪刀丶

一叢大地起風雷丶風雨欲來風滿樓丶

五言;風雨送春歸丶昨夜風兼雨丶等等…


老魏160769903


關於風的詩句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帝王氣象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邊塞之苦寒。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風送雪來如花開,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壯志在胸。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春暮溫柔的夜風。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柳絮紛飛東風力,清明寒食無炊煙。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春色好,何須歸。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隨東風來,發花千百枝。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小樓昨夜又東風~回憶故國恨無窮

昨夜風雨,葬楚宮傾國~落紅滿地,傷心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古詩詞是祖國的文化瑰寶。它璀璨奪目,會永遠流傳下去。


晴風微語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朱曉風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

居山四望阻,風雲竟朝夕。(楊素《山齋獨坐贈薛內史》)

貴有風雲興,富無飢寒憂。(白居易《歌舞》)

風起池東暖,雲開山北晴。《早春獨遊曲江》白居易(唐)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春日偶題》程顥(唐)

雨過樹頭雲氣溼,風來花底鳥語香。《登螺峰四顧亭》賈唯孝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軍城早秋》嚴武(唐)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別董大》高適(唐)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贈花卿》杜甫(唐)

芳意將瀾風又吹,白雲離葉雪辭枝。《惜玉蕊花有懷集賢王校書起》白居易(唐)

風起池東暖,雲開山北晴。《早春獨遊曲江》白居易(唐)


作家秦晚紅


問題:有哪些關於風的詩句?

在燦若星辰的古典詩歌中,與“風”有關的詩歌歌賦,名言警句,比比皆是, 名篇佳作薈萃。

古人常常以“風花雪月”作為抒情感懷,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千古文章的重要意象,“風”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意象”之首,我認為不外乎以下幾點:

其一,“風”總是伴隨著相思離別之情

三國時七步詩人曹植的《雜詩•高臺多悲風》中“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這裡的“悲風”表達了對手足之情的相思之苦。他對於“悲風”,這一意象的掌控已是登峰造極,堪稱神乎其技。

而最為著名的要屬“詩仙太白”流傳後世的《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詩中就有“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也許這裡的“風”早已將李太白的懷古詩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二,“風”大多訴說著男女感傷,愛情離別。

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家喻戶曉,通俗易懂,婦孺皆知,就不必多言了吧!

陸游的《釵頭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這裡的雖是東風,但又是多麼地罪惡和不合時宜!



其三,“風”詠歎身世以及流離之苦。

“好風到枕客愁破, 殘月入簾歸夢醒”, 入秋已深,冷風習習, 思鄉孤客,被絲絲涼意的秋風從淺夢中驚醒,再也無法進入那魂牽夢繞的溫暖家園——悽苦之情溢於言表。

唐代詩人劉禹錫《秋風引》中提到的“ 秋風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這裡的“風”讀來,頓覺冷冷的秋風過後,庭院中層層枯黃的落葉隨風而逝,天涯孤客,默默的注視著這一切,這“秋風”怕只有思鄉的孤客最先嚐到悽楚。



其四,藉以彰顯生命力之昂揚。

經典之作,漢高祖劉邦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帝王之氣象,一覽無遺;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春風是四季變換的催化劑,無愧於春的使者,不信你可以看看: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風吹柳花店滿香”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風”把籠罩在世間的陰霾一掃而光,帶來的是勃勃的生機,是點燃生命激情的星火。此時的“風”,無論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都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歸根結底,最平凡的往往是感受最深刻的,並通過情感日積月累,歲月的冬去春回,詩人的感悟縈繞在“風”意象之上,經受了中華文化的日久薰陶,漸漸形成了有關於“風”意象的文化。


“風”無形無相,無處不在,無往不為,飄渺不定深受歷代詩人的親睞,風意象中積澱著深厚的民族情感,它也引發了不同的審美感受。

就其原始的內涵而言,針對題主要求,拙作一詩一曲,作別問題回答!敬請文友關注!

【山坡羊•風 】

踢門搜院,箋飛章亂。

無常喜怒今翻臉。

落花殘,意闌珊。

亂髮衝冠紅塵怨,咫尺天涯霧霾間。

天,不愛見,

人,不待見。(特別是霧霾)!

【七古•風·月·禪】

湖光山色瘦青屏,煙岫飄浮入洞庭。

禪定無名臨碧水,可曾拜月摘繁星。



【溫馨提示】原創不易,敬請關注,轉發留言,挑戰優質問答,力創優質內容!


兵法天下


關於風的詩句有很多,分享一首寫風的詩。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這首詩一共四句,沒有一句裡帶有“風”字。

但是一看就知道是寫風的。

唐代李嶠的這首小詩,是從動態上對風的一種詮釋和理解。能讓人看到風的力量。

風既有溫柔的一面,開二月的花,也有兇猛的一面,掀起滔天巨浪。

無形的風在作者筆下變成了可以看見的東西,十分具體而形象。


再分享一句有風的詩。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

是對時間的一種印證和感嘆。

古代文人寫詩,“風花雪月”的意象最為常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大多數時候在詩句中作為時間的見證而配合詩人感嘆時間。


李知月


吹面不寒楊柳風

東風不與周郎便

桃花依舊笑春風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昨夜雨疏風驟

等閒識得東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