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學好中醫呢?

糖貓兒


學中醫,需要時間,需要老師,不是一時半會幾年就能學成功的,現在可以先看看,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中醫外科等等這些書,然後讀經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景嶽全書,類經,脾胃論,千金方,醫宗金鑑,湯頭歌訣,藥性歌括400味,傅青主女科,湯頭歌訣,諸病源候論等等各類經典書籍,然後再看看近代中醫大家的書,你像胡希恕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解釋,劉渡舟的書,焦樹德的用藥心得10講,方劑心得10講等等,顏德馨,鄧鐵濤,蒲輔周,施今墨,孔伯華,嶽美中,秦伯未等等大師的書籍,這些都是理論上的,中醫實踐是很重要的,望聞問切在課本上可不如實踐學的多,必須有一個好老師,跟著坐診,出診,開藥,還得親手抓藥,必須實踐。實踐比看書學的多的多。


唔得閒t


我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迄今我自學中醫將近六年,從第三年開始,我自己和家人都沒再進過醫院。學中醫之前,本人能讀懂文言文,這為我隨後的學醫生涯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首先讀了幾個月黃帝內經,讀得懂,但理解不了。於是從簡單的開始,讀傷寒論。這部著作整整讀了一年半,可以說勉強摸到了門檻。於是又選讀溫熱經緯等後世名家著作,隨後又轉回去讀傷寒論。到了第五六年,這時已經發現,中醫理論對我來說已不存在理不理解的問題,而是記不記得住的問題。我的結論如下,自學中醫有兩個選擇,第一,先從經典著作學起,最後你將越學越容易。第二,先從基本教材學起,雖然入門也快,但隨後只要一接觸經典著作就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倘若讀不下去,一輩子都是庸手。

有人攻擊中醫愚昧,我從不辯解。事實勝於雄辯。我老婆以前經常胃痛嘔吐,去醫院沒個兩幾千出不來,兩年前我就用同一個方劑兩小時見效。我女兒發燒感冒,我最短時間兩小時治癒,最長時間兩天康復。至於暴病發作,我丈母孃嘔吐頭暈,九點鐘去醫院檢測不出原因,我接回來一劑真武湯立馬止住,第二天痊癒。不吹牛逼的,我們這兒有位老中醫有意收我為徒,他對經方非常著迷,看病不離麻黃桂枝,但他很排斥溫病學說,所以我婉拒了。

對中醫我真是有滿肚子話想說,但一看到網上那麼多人攻擊中醫,也就不想開口了。對想學中醫的朋友說說,不用懷疑中醫的療效,也不要害怕中醫難學,只要系統的學習三到五年,回報一定在後頭。


雪夜彎弓


民間有句俗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民間也流傳著這句話:熟讀《湯頭歌訣三百首》,不會開方也會開。我小時候在鄉村接觸的中醫,多是自學成材的,或者是隨其父學習的,也有中藥童出身的,然而,都是自覺刻苦學習。我的父親是中藥劑出身,(小學三年程度)。自學《溫病條辨》,在鄉村中治癒血絲蟲乳糜血尿,腎虛型高血壓病及不少常見病。我下鄉時,與我同醫療站工作的蔡武洲醫生,是老中藥劑,自學成材,用《金匱要略》原方治病,遠近聞名。我在公社衛生院辦了二期《赤腳醫生訓練班》每期三個月。記得重點強調:外科急腹症應即送大醫院治療(1.不明原因持續腹痛12.小時以上;2便秘不排屁;3腹痛,反跳痛,腹肌緊張,即中醫的“腹痛拒按”;4.吐屎;5轉移性腹痛,上腹痛六小時後轉移至右下腹;6先痛後發熱,外科病居多;先發熱後痛則內科病居多7.腹部摸到腫塊)。並強調感冒超過一週未愈者應考慮其他疾病,詳情請參閱我在微頭條的《感冒自療應有分寸》,必要時請會診或送上級醫院治療。他們回去後,也都能開中藥方及運用西藥,看農村常見病多發病,未曾發生醫療事故。

因此,自學中醫成材很多。依我看來,要自學中醫,首先要有恆心,有毅力堅持。

第二,應背誦一些湯頭歌訣。

第三,要象解剖麻雀一樣,解剖一條方中的藥物組成,每種藥的藥性,毒付作用,用量。如何加減。如銀翹解毒丸,用於風熱型,加減:咳加杏貝渴花粉,熱甚枝岑次第施。等等。

第四,要敢於先在自己身上試驗。如自己得風熱感冒,選用銀翹解毒丸改湯劑並加減,煎後喝下去,自己體會藥性療效等。然後在親友有病時對症下藥……

第五,請教西醫生,對急腹症要立即送醫院,對病勢兇險的切要送醫院,對自己無把握的病不要接手。

第六,在幹中繼續堅持學習,邊幹邊學,不要急於求成。

如有機會,可到中醫院進修,加強系統學習中醫理論,方藥等,或爭取參加中醫學術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實踐水平!

定事在人,成事在天!

以上供參考。


桂花芳香77105282


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想回答下,我首先介紹我為什麼要學習中醫!

我從小體弱多病,出生在充滿悲劇的原生家庭,導致了人格性格上的缺陷,十年前患上了強迫症抑鬱症,人生走進了低谷,看了很多的中醫西醫都沒有效果,我對人生陷入了絕望,10年裡我將自己封閉了起來!上一年春節我的病症開始大爆發,眼睛飛蚊症簡風流淚,鼻子耳朵咽喉等都發生炎症!能想到的問題都在我身上發生了,最要命的是心臟微弱的像停止了跳動,整個身體都像結了冰是的無論穿多少衣服都抵擋不住那種冷,整天想睡覺注意力不集中,走路都會摔倒,真的生不如死!

我開始接觸中醫拯救自己,學任何學科之前都要了解整個學科的概況和歷史和相關學習人士的高效方法!學習中醫的有兩類,一種科班出身,一種半路自學的,他們提供了很多路徑,但大多數都不靠譜!是的,如果是自學的你聽他們的真的是從入門到放棄啦!首先要學習一門學科重要的是提高你的興趣,有成就感你才能堅持,所以一開始碰什麼四大經典都是錯的,當然有些人天生聰明毅力好,你依然可以任性!那市面上有哪些適合入門呢?推薦羅大倫老師的書籍,劉力紅思考中醫,還有我個人覺得最合適入門的教程是正安出的家庭醫生教程,能快速讓你瞭解中醫實踐中醫,還有臺灣jt叔叔的教程有趣生動,反覆聽那這樣基本入門啦!中間可以實踐站樁,練習八段錦,練習靜坐等對氣有深入的瞭解,然後在生活中觀察自己的現象去了解自己表裡!到這一步算是築基啦,到這一步起碼知道中醫基本概念,也有些實踐的體驗,感悟!瞭解啦怎麼判斷自身的健康情況,病從哪裡來,有哪些治療的方法!第二開始研究治療方法,我並不是想成為專業的醫生,我只想治療我的病,所以在通過學習啦如何通過四診確認病情後,通過哪些方法下手或者開藥治病的,我看啦很多教程後,我個人覺得傷寒論是六經模塊,就是陽實到陰實過程,只要你的症狀符合,就可以直接拿上面的方子來用,我也是直接套用,身體得到不錯的改善,第二個是黃帝內經的五臟五行生剋的模塊,主要通過這個模塊調節五臟陰陽平衡,第三個模塊是一氣周流的模塊,主要就是一個氣機升和降的問題!其實三個模塊就是看你氣足不足,通不通的問題!通過三個模塊診斷就可以得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啦!第三就是用藥實踐!這裡我補充下,通過診斷後我是深入瞭解自己的情況後,直接尋找相關名醫的臨床醫案,反覆研究自己的情況,然後再製定用藥方案!因為我病的層次比較深,相當於厥陰病的層次,所以用藥上會比較謹慎!對於藥物,市面上小藥店的藥材藥效很有可能會大打折扣,因為現今社會利益至上,所以從藥物的種植流通保存零售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令藥材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最好到大的藥店採購例如同仁堂。對於一些藥材,必須瞭解其性質,和服用後的相關反應,例如附子就要謹慎對待!上面基本上我學習的過程!希望對大家有用!

實踐當中我發現不止藥物,其實像艾灸,臟腑推拿站樁很多中醫的外治手法都可以治療大病而且沒有副作用,值得長期堅持!當然如果你還要更深入真的要學習易經,因為五行的理論就來源於易經,易經是中華文化的開始,而且所有事物的規律都包含在內,瞭解易經明人事通天道,能治人更能治心,那就是上醫!

願大家都能學中醫,天下無病,阿尼陀佛!

回答下面網友的疑問2018.2.20

對於網友問我的病完全好啦沒有?說老實話,還沒有,如果健康是100分的話,我沒自己學中醫開藥之前只有20分,經過學中醫後狀況有啦極大改善,現在估計能有60分!我選擇停止藥物治療是我發現長期服用中藥的確對肝腎會造成影響,所以剩下的我想通過沒有副作用的方法挽回失去的分數,對於怎麼能當好一名病人,我有些個人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一年最大的感受是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醫生,沒有人比你瞭解自己。要自救首先要找回自己的志,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有生存的慾望。第二個要懂得把握七情六慾的度,這個是個人覺得最難的,需要不斷去修,提高自己格局和智慧從而讓它們回到“中”的狀態。第三,神和能量之間會互相轉化和影響,所以能量偏低的人精神狀態也不會好,那必須通過中醫藥物或者艾灸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能量,中醫就是通過氣就是能量這個層面去治療人的,中醫裡面有些藥物是可以迅速提升你身體能量的,例如附子和艾,這些植物就是得天獨厚獲得大量的太陽的能量。這比靈氣等方法快速多啦。第四,通過練習導引術,站樁或者靜坐可以調節氣血,讓自己的心身合一,也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量。第五,改變生活習慣,順應天道。這是我一年的體會,很感激能和中醫結緣,否則這樣的身體必定走向癌症的深淵!


對於抑鬱症我想說,我在百度抑鬱症貼吧跟一些吧友有接觸,實際上很多人不是抑鬱症,只是遇到啦些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或者沒有人傾訴而已,另外一類是由於長期壓力擠壓,加上晚上失眠不睡覺,這樣過度消耗啦自己的能量,會導致一系列的症狀出現,例如胸悶,頭痛,記憶力下降,無法集中精神,長期失眠恐懼等等!最可怕的很多人都想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我自己的經歷也多次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對於這類抑鬱症患者一定要重視對待!我有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必須找回自己的志,就是要認清楚自己是從哪裡來,要到哪裡,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這個是生命最大的動力,能讓自己突破很多困難!例如我自己的現實狀況非常糟糕,但我仍然努力去改變,因為父母對我的恩大,即使我自己看不到好的前景,我依然希望能憑我最大的努力去讓父母過得好點,當然如果可能,我也想突破自己,能讓自己變得更有能量然後力所能及幫到一些人!

第二,提高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上面所說,很多時候是遇到啦些問題自己沒辦法解決,而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的不同會將一個人帶入絕境!而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應對壓力的方法通常大部分來源於父母,像我自己就是這樣子,我父母雙方都出生在比較悲慘的原生家庭,家庭貧窮,做著低微的工作,導致兩個人性格上都存在缺陷,自卑到極點,做人上喜歡討好別人,做事上因為無力感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恐懼,焦慮不去面對問題,而這些東西完全在我的腦子裡生根啦,導致我一出社會和人相處格格不入,面對事情和問題也習慣性焦慮逃避,長期的壓力積累導致我出現啦抑鬱症和強迫症!所以很多時候問題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從父母那裡得到裝在大腦中的軟件不合適,我們需要更新下現在的軟件以適應現在的情況,很幸運的是,信息時代,你經歷的路都有人走過,所以有很多現成的解決方案,你只需要拿來用。

第三,重建自我世界,抑鬱症患者都是太過善良和自卑,太過於看重別人的看法,而背後是因為沒有價值感。而這價值感通常是因為沒有資源或者價值!所以重塑價值,看到提升價值的路徑和希望非常重要!而其中重要的點是極度自私為王,這裡自私不是貶義詞,意思就是自我為中心,討好自己,不介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喜歡或者正確的事情!

第四,通過中藥,靜坐,站樁等方式恢復自己的健康!

第五,記錄每天心情身體或者樣貌的變化,這個很重要!通常很多時候很多方法堅持不下來,都是因為不相信,要令自己堅持下去,必須看到變化和希望!如實每天記錄自己心情變化,身體,飲食外貌或者學到的東西等都非常有助於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第六,抑鬱症患者最需要別人的理解和陪伴!可惜物慾橫流的世界,大家都忽略啦精神層面,所以如果是你身邊的人患上這個病,請多給點耐心

上面我自己的一些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8年4月18日

學中醫建議從易經還有算八字開始學起,我現在才明白道家五術是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個術都是為了更好領悟另外一個術,然後融匯貫通,就是道家的道字。你明白你怎麼來,跟天地人之間的關係,這一氣是怎麼產生自己這個形的,然後最後要達到怎樣的結果才是吉的,就明白了上面提到的幾個框架的道理!


心道命理


現在真正的好中醫比大熊貓還稀少,只要你能找到這樣的大熊貓跟他學才能學好。看過神醫喜來樂沒有?你只要像他徒弟一樣做,就可以學出來了。

遺憾的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政策,把曾經的“喜來樂和徒弟”一棍子都給打死了。限制條件太多了,沒有職稱、證書、戶口、各種條條框框根本就沒法行醫,有真本事都沒有用,可悲不?現實情況是怎麼學也學不好的,因為土壤沒有了。

學校教出來的99%都是為了學歷的書呆子。學歷倒是挺高的又博士又教授的,根本不會診脈辯證,連基本的辯證都不會那還怎麼治病呢?

現在很多中醫院都是用西醫那一套了,去化驗B超CT核磁共振各種檢查了,那多賺錢呀,現在的醫院都逐利,誰還給你號脈?誰會號脈?不號脈怎麼辯症施治?不號脈叫什麼中醫?

再說說針灸,上海的中醫院一個禮拜就針灸一次,那能有用嗎?開玩笑吧?

消極嗎?悲觀嗎?現實就是這個樣子。

這兩年政策好了,真心希望把這個不利的局面扳回來。


持有第五大發明


學好中醫這是個需要不斷堅持與用心的歷程。

中醫學習方式現在大抵有三種,中醫院校學習、自學、師承學習。學習中醫本身包括了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學習。

不論哪種方式,先要學好基礎理論,如果你古文功底好,傳統文化熟悉,你可以從經典開始,中醫主要經典著作有:中醫理論之源《黃帝內經》、方書之祖,辨證論治之始《傷寒雜病論》、中藥著作之根《神農本草經》、溫病代表著作《溫病條辨》、脈學之宗《脈經》、病因病機之大成《諸病源候論》、婦科寶典《傅青主女科》、御醫教程《醫宗金鑑》、針灸代表著作《針灸大成》等。

但是,很多人直接從經典入手學習很艱難,因為這畢竟是離我們很遠的年代著作,行文書寫和白話文完全不一樣。那麼我們可以從教程入手,學好了教材,再回過頭來研讀經典,就水到渠成了。

教材推薦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中醫院校本科教程,這是解放後一代又一代中醫前輩在古代經典中醫著作中提煉出來的,雖然有瑕疵,但是對於學習中醫的入門教程,非常優良。

現在網上有很多人攻擊教材,認為學習教材培養不出好中醫,這是片面的,大學培養出來的中醫難成名成家,可是你知道嗎?五年的中醫本科,百分之四十是中醫,百分之四十是西醫,百分之二十是其他課程,還有實習一年,除開寒暑假,真正學習中醫的時間一年都不到,還有好多學生翹課開小差,真正學習中醫的時間這麼短,他能學好嗎?所以問題不在教材,在大學要想學好中醫,需要學生加倍努力,才能學好。

中醫教程學習的順序為: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

中醫理論學習枯燥乏味,又會出現諸多疑惑,最好有老師指導,或到大學旁聽,或報班學習。

學習完教材,就要繼續研讀中醫經典,同時要找一個臨床經驗豐富的好老師,拜師跟診,學習實戰經驗,並且試著為自己及親朋解決問題。

一個好的老師非常重要,看到老師診療,妙手回春,你會增強信心,激發動力,特別是能學到臨床經驗和實戰技能。

我在大學期間,除了在校聽課,還閱讀了大量圖書館的中醫著作,並且每個週末跟診老師,堅持了三年,所以畢業上臨床,比一般的學生更快進入中醫角色,工作以後,堅持白天看診,晚上看書,研讀經典,並且堅持拜師學藝和上山採藥,整個生活都融入其中,所以我深有感觸,學習理論,研讀經典,細緻臨床,剖析醫案,拜師學藝,上山採藥每一步都很重要。






中醫周水金


想學好中醫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需要有堅定的毅力與刻苦的精神才可以。

個人以為,想學好中醫,首先要有開放式的中醫思維,人們往往叫做“悟”性,對待中醫的文化或者中醫理論,要善於思考與理解。中醫理論中很多都是講究的人理、事理與道理,並不是簡單的所謂量化標準。因此,不能用所謂的現代科學來衡量中醫的理論。

那麼初學中醫應該從什麼著作入手?從什麼方向入手呢?

本人用一句話概括為:用“四塊磚”敲開“兩扇門”找“四個人”。

“四塊磚”即《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與《方劑學》。

“兩扇門”為《傷寒論》與《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四個人”分別是黃元御、鄭欽安、張錫純與李可四位大師。

熟讀了上面這些著作,與瞭解了這幾位大師的著作後,就可以說真正步入中醫殿堂的大門了,有諸多大師作為嚮導,我相信,刻苦勤奮學習的人,一定都會在中醫行業裡有所建樹的。

希望我的觀點能對後面學習中醫的朋友有所幫助。



中醫實戰筆記


‘‘中藥學’’是中醫理論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只有學好‘‘中藥學’’,才有可能學好內、外、婦、兒等臨床課程。那麼怎樣才能學好中藥學呢?我的經驗有以下幾點:

一、打基礎

所謂打基礎,就是要死記硬背,下真功夫,沒有捷徑。

1、熟背500種以上常用中藥的‘‘功效’’、‘‘性、味、歸經’’及‘‘配位方法’’。

2、熟背並理解《藥性賦》。

以上兩點我認為是基礎中的基礎,掌握之後,才能進一步深度學習中藥的使用技能。

3、建議學習並熟記施今墨‘‘藥對’’,這是施老先生用藥經驗的總結,有較高的實用價值。筆者在臨床上經常使用。

4.建議參考學習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這是焦老數十年臨床用藥心得,讀後定能大有收穫。

5.學會辯識500種以上中藥飲片,及如何辯識飲片質量好壞的方法。

中藥質量的好壞與功效密切相關,醫生應學會辯識,選擇好藥,保證療效。

二、結合‘‘方劑’’學中藥

中醫有一句話叫做‘‘藥不離方’’,說的是不能離開具體的方子談單味中藥。結合成方,在具體的應用環境中學習中醫,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藥。

1、結合‘’經方‘’學中藥

經方是被數千年醫療實踐驗證過的‘‘中醫瑰寶’’。其配伍精妙,效果顯著,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通過分析經方用藥規律來學習中藥,能真正理解中藥使用的規律。

2.結合金、元醫家的成方學中藥

筆者特別推崇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朱丹溪四大家的藥方。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不同的病症進行研究,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通過分析他們的成方,歸納他們的用藥技巧,可以使我們對中藥的學習達到較高水平。

3.結合驗方學中藥

驗方是被臨床證明了的方子,總結其用藥技巧,可以找出中藥使用的規律,加以掌握,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三、結合醫案學中藥

醫案記錄的是醫療活動的動態過程,通過分析醫案用藥 ,可以掌握隨著病情變化,動態用藥的技巧,使運用中藥的水平得到昇華。筆者推薦《古今醫案按》和施今墨、關幼波、張夢農

等等名師的醫案。在30多年的臨床中,筆者一直按此法學習中藥,自感受益良多。現分享出來,供同道參考。



其實醫學有三個能力很重要,一個是收集信息的能力,一個是分析信息的能力,最後是處理信息的能力。中醫也不例外,一個好的中醫師一樣需要強化這三種能力。收集信息,首先要知道中醫藥的術語,這是基本的,中醫有自己的特點,與其他醫學有很大不同,必須要先學會基本概念才方便進一步學習。中醫的基礎教材雖然備受吐槽,但不能否認,這些書籍是有助於快速入門。瞭解術語後,需要進一步攻讀原著,從簡單入手,便是方歌、瀕湖脈學等著作,明清等著作容易理解,如程國彭,黃元御等人的著作,可以開拓思路。然後是進階,讀《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著作,並背誦,瞭解中醫大家都重視哪些疾病信息,望聞問切,這四診究竟需要我們收集什麼信息。然後是分析信息,可以結合醫案,找出各個醫案的按語,並分析其病機共性,雖然各個醫家論述時各有千秋,但其病機共性往往存在。最後是處理信息的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運用才能鍛煉出能力。


鄧志遠488


中醫的學習與看書是分不開的,下面暫分為四

(一) 經典

包括《皇帝內經(靈樞、素問)》(靈樞、素問)《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醫書中的“經曰”指《內經》。稱呼其餘則為難經,本經)

(二)教材

現代的教材推薦五版的,包括《中醫基礎》《中醫診斷》《中藥》《方劑》《內科》 《外科》 《婦科》 《兒科》因為古文晦澀難明,不易理解,所以需要現代白話文的教材加以輔佐,又因五版後的教材較多的添加了西醫的內容,或多或少會影響讀者對中醫框架體系的構建,所以初學者不推薦

(三)諸家

歷代醫家的理論體系是中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諸經為基,諸家為石。醫者務必熟讀諸家以取長補短,如金元四大家、葉香巖等。

(四)醫案和臨床

醫案很重要、醫案很重要、醫案很重要。因為古代讀書不易,刻印困難及一些歷史問題,醫案少有流傳至今,自金元開始稍多,醫者讀之應惜其存今之難乎。讀醫案以明各家治病之大法,用藥之準確,其後方可行醫濟世,我把醫案和臨床放在一起是因為中醫很依靠經驗,臨床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而古醫案是諸醫經驗之談,給了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機會,可以說古醫案是快速提高臨床療效的捷徑

“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葉香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