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咪蒙團隊獨家分享:100w+的爆款奇蹟,全靠這些產品思維

“ 把每篇文章當成單品打造,將產品思維貫穿於整個內容生產流程,讓內容成為社交貨幣。”


咪蒙團隊獨家分享:100w+的爆款奇蹟,全靠這些產品思維


自媒體叢林王者嘯聚,為何咪蒙會成為現象級產品?且聽“國貿林志玲”黃小汙為你分析咪蒙的成功之道。


為什麼是咪蒙?


有次馬東做客咪蒙公司,不禁讚歎:你們居然可以用一個標準化的生產模式生產一個非標品。

所謂非標品就是爆款文章,從目前咪蒙的各項數據來看,咪蒙的確具有持續生產爆款文章的能力,1400萬的粉絲和單條75萬的廣告費無疑是巨擘級的存在。那麼,為什麼是咪蒙?她是如何做到持續生產爆款的?

其實從一開始,咪蒙的運營思維將之定位為互聯網產品,而非公號。這使得咪蒙和傳統內容生產者之間邊界清晰分明。從寫作層面來看,傳統內容生產過分依賴靈感,爆款是偶然,而咪蒙形成了一套方法論,爆款是可複製的;從思維層面來看,別人是寫作思維,而咪蒙是產品思維。

產品思維在新媒體領域的應用目前尚少,正是這種差異讓咪蒙殺出重圍,在新媒體這片紅海里成為令人矚目的存在。


咪蒙的產品思維


立足用戶,打通壁壘

一般做產品的人會特別強調用戶思維,咪蒙也不例外。寫文章要找到一個用戶需求跟自我表達之間的交集,絕對不能自嗨。因為受眾都喜歡聽故事,且只喜歡聽他們關心的事。精準表達用戶想表達的東西,這無疑是咪蒙的核心競爭力所在。那麼,咪蒙是如何做成這件事的?

咪蒙1篇文章的生產環節包括:50個選題、4級採訪、5h互動式寫作、100個標題、5000人投票和1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用戶思維從始至終貫穿於每個環節。以採訪環節為例,咪蒙的4級採訪就分為:5000人的群訪、3個以上細分人群的採訪、50個個案的採訪、71個頂尖專家顧問採訪。採訪是抵達用戶最有效的途徑,好的內容源於用戶,而非生產者天馬行空的臆想。

咪蒙團隊獨家分享:100w+的爆款奇蹟,全靠這些產品思維


舉個例子,《我把你當老公,你把我當子宮》這篇文章就針對婦產科醫生、媽媽群和相關年輕人進行了採訪;為《七夕,我在民政局排隊離婚》積累前期素材時,咪蒙團隊當天一早去民政局蹲點,期間遭遇白眼和質疑,甚至翻垃圾桶看有沒有作廢的離婚協議。前期五萬字的素材最後精簡到一萬字左右,最後交由咪蒙執筆寫作。

所謂5h互動式寫作,是咪蒙在寫作時要隨時與助理對話。每寫到一處就要問相關的問題,每一分鐘讓用戶參與進來,從用戶感受出發寫作。通過對用戶思維的精準把握,打通和用戶之間的壁壘。

標題往往是決定文章生死的關鍵,咪蒙的用戶思維在標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以《說來慚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萬》這篇文章為例,犀利刺痛無數職場人的痛點。再舉個例子,眾所周知咪蒙公司的福利極為浮誇,過年時給每個員工送名牌包一度成為刷屏爆點。營銷員工福利,不僅使得受眾眼熱感慨,還能讓同行奔走相告。

咪蒙團隊獨家分享:100w+的爆款奇蹟,全靠這些產品思維


把握痛點,分級捆綁

對產品而言,正確把握用戶痛點是重中之重。內容生產者對痛點的把握通常基於觀察法,咪蒙的痛點來源有四個方向:自己、朋友、用戶調研、流量平臺。通過觀察自己的情緒,訪談朋友的經歷和有效的用戶調研,可以集中梳理出許多痛點。

這裡著重說明在流量平臺上尋找痛點。流量平臺通常指其他平臺,如知乎、微博、豆瓣、天涯,從這些平臺上尋找熱點話題。流量在哪裡,痛點就在哪裡。比如在微博的評論區,很多人會搶評論、搶熱門,熱門很有可能就是痛點。作為咪蒙的首席內容官,黃小汙曾是天涯的活躍用戶,因此對女性痛點的拿捏十分精準。

確定痛點後要對痛點做歸類和分級,痛點可分為生存、關係、生活方式和其他四個級別。對公眾號而言,受眾群體不同,痛點也不同。例如對女生而言,出軌絕對是大痛點,跟掙錢相關的話題是普存的痛點。

極致思維,打磨積累

咪蒙把每篇文章當做一個單品來運行,在每篇文章上花費大量精力,以求超出用戶預期。在運營公號的兩年中,通過建庫保證內容存量。比如標題報告、廣告分析報告、金句庫、文章開頭素材庫、案例素材庫等等,每個庫都專人專門負責日常更新。以金句庫為例,如收集網易雲評論下方的精彩句子、微博搞笑排行榜、經典電影臺詞、書齋等等。

咪蒙團隊獨家分享:100w+的爆款奇蹟,全靠這些產品思維


做內容並沒有捷徑可走,正是這種對內容打磨的極致思維和每日精進積累的努力,讓咪蒙具有內容持續生產的能力。


內容的分享基因


公眾號標題決定了文章的打開率,但閱讀量是由分享基因決定的。好的內容本身就是社交貨幣。什麼是社交貨幣?類似於王者榮耀、《我的前半生》這些都是社交貨幣,因為實現了人們日常話題的滿足。具體而言,社交貨幣要滿足以下五項功能(非咪蒙團隊原創):

1.提供談資——內容能否為用戶提供談資;2.表達想法——內容能否幫用戶說出內心想說的話;3.幫助別人——內容能否讓用戶幫助他們的朋友;4.塑造形象——內容能夠幫用戶提升他們的形象;5.社會比較——內容能否為用戶提供優越感;


那麼,什麼樣的內容具有分享基因?咪蒙認為具有分享基因的內容要符合四點:新觀點、新洞察、強風格和實用性,這也是咪蒙文章成為爆款的核心法門。

新觀點:新觀點有助於你在朋友圈表態和站隊。

當新聞和熱門事件發生後,會有諸多內容生產者發聲。你要明確自己的觀點,贊同什麼或反對什麼。如果沒有觀點的話,文章是是不可能傳播的,因為用戶沒有辦法用你來表態。普通觀點是沒有分享價值的,觀點一定要顛覆常識。舉個例子,許多男明星出軌後網上會氾濫著“有漂亮的老婆竟然還嫖娼”的言論,這種言論邏輯是有問題的,本質上是一種男權思維,打破這種邏輯和思維就是顛覆常識。

其次,觀點來自於兩個差異:一是我們與他人的差異,要珍惜自己的奇談怪論;二是此事件與同類事件的差異,不斷提問。比如說某個劇正火的時候寫劇評,就要寫出它和其他劇的差異。最後,觀點大於信息大於故事。純故事不太可能實現規模化傳播,它一定要自帶觀點的,把要表達的東西完整的告訴用戶,才會促就轉發和傳播。標記觀點,方便轉發,方便傳播。

新洞察:洞察是你潛在的共鳴,喚醒共鳴即新洞察。

我們要發現熟視無睹的共鳴,深入思考其背後的邏輯。其實所有洞察都是直覺性的,早已潛藏在用戶體內,咪蒙只是說出來了。如文章《誰不是一邊熱愛生活,一邊不想活了》,就是關於崇尚情商年代下個人個性缺失的新洞察。此外,好的洞察必須要有足夠的新鮮度。

關於新洞察的第二點,是為常規問題提供新答案。歸根結底,用戶的痛點並沒有太大變化,這時候就要寫新的東西,為問題提供新答案。

新洞察的第三點是為某個群體正名或發聲,這點十分重要。如果某篇文章擊中了某個群體,就有可能促發群體的轉發,實現文章炸裂式的傳播。如《誰不是一邊當老闆,一邊當孫子呢》這篇文章,既有咪蒙自己在創業中的辛酸體驗,也結合了許多老闆的真實案例,成功為老闆發聲且擊中他們的痛點。

咪蒙團隊獨家分享:100w+的爆款奇蹟,全靠這些產品思維


強風格: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辨識度是所有產品的第一生命。

這個時代注意力非常稀缺,無數人為搶奪用戶的注意力絞盡腦汁。這種情形下,辨識度和風格顯得格外重要。風格是相較於他人的差異,有風格才有記憶點。咪蒙的表達是風格化的,比如很多人常常提及咪蒙體,為什麼咪蒙會形成“體”,因為它有很清晰的風格。沒有風格,就很難從市場上走出來。

如何形成風格?風格就是放大你和他人間的差異,重點在於人設。舉個例子,關於AI有這個一個問題:如果AI來了,我們怎麼才能生存的更好,而不會被替代?咪蒙的答案是人要更像人,要更具有自己的特色。其實自媒體的本質是人,人格化的公號內容必須要具有對話感,從而才能增強與用戶間的粘度,提升本身的號召力,這也是他們備受廣告商青睞的原因。

咪蒙就是人格化的公號,她的人設是真性情、犀利、有趣和任性。咪蒙非常任性說人話,並且會在文章中展現她的小猥瑣。這些反而讓讀者覺得她真實, 能夠迅速拉近和受眾間的距離。咪蒙把用戶當朋友,在交流中取得彼此的信任。

實用性:共享有用信息幫助他人,同時讓共享者在這過程中顯得有價值。

共享有用的信息,不僅可以幫助別人,而且能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顯得有價值。這種價值感決定了內容的傳播度。關於內容的實用性,例如干貨類型的文章,收藏和轉發都是核心標準。將乾貨文做到極致,保證每個方法都是強操作和新洞察的結合,每篇文章成為同類文章中的絕版,這是咪蒙公號對乾貨文的要求。

關於實用性的第二點,即文章不要止於情緒,還要加上行動指令,文章的最後必須要有方法論。例如減肥這個百試不爽的選題,用戶喜歡看減肥前後的巨大反差。咪蒙在講減肥時,不僅要提供反差以內的東西,最後還會告訴減肥的相關方法。文章在獲得巨大用戶情緒認同的同時,賦予行動指令才能打通傳播的閉環。

最後,在文章價值觀上尊重自己,在方法論上尊重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