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和千尋一起看電影」 第53期

電影簡介:《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交換學校:階級分化)是由BBC拍攝的一部探究公立和私立學校差異的紀錄片。紀錄片裡,兩組來自英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學生進行了短時間的交換和體驗。

1

“選公立還是私立?離家近還是名氣大?哪種教育體系適合自家孩子?……”

關於擇校的話題,在家長微信群一開始討論就欲罷不能。

其實,女兒千尋四歲前,我都沒有考慮過擇校問題,潛意識裡覺得,學校教育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還在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品格、能力。

後來聽了好些過來人的吐槽和建議,才意識到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中,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比我想象的大。

楊爸兒子在一家公立名校讀小學,跟我說:“體育音樂美術課總是被主課霸佔;孩子每天放學都要補課,老師明說試卷上至少有20分是不補課就拿不到的;作業量大,孩子每天最擔心哪一科作業忘記給家長簽字……當初看重的運動、科技和閱讀都沒時間搞。”

類似吐槽聽多了,不由得對公立學校產生了恐懼感。(實際情況可能要好很多,據說很多非名校還是沒那麼雞血)

不想過早消耗孩子學習熱情的我,心想,那就看看號稱素質教育的私立吧。

當時正值私立學校面試季,我跟著幾個學齡娃的媽媽,感受了一盤現場氛圍。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一個考完試的孩子從學校出來,立馬被外面一群家長圍住,打聽考了什麼題型,有的還拿出手機做記錄。這些題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不簡單,基本囊括了小學一二年級的內容,比如看圖講話、基礎奧數、甚至跳繩……

我才發現,想讓千尋進入私立學校,還得抓緊時間給她“補課”,否則連面試關都過不了。

身邊一個媽媽則神秘地講出某機構名字,告訴我,“這個銜接班不錯,進私立的升學率是80%。”孤陋寡聞的我,才知道還有“坑班”的存在。

心裡其實很疑惑:送孩子去私立,是想讓她接受更寬鬆的教育,不要那麼應試,有時間發展綜合能力。為了寬鬆點的教育,卻需要讀“坑班”,提前雞娃,算不算本末倒置呢。

直到今年,千尋九月就要入學,我對公立&私立,到底孰優孰劣,仍持保留態度。相信這樣的疑惑,很多學齡前孩子的爸媽也都有過。

2

恰巧最近看了部BBC拍的紀錄片

《交換學校:階級分化》,這部紀錄片探究了英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差異,雖然英國與我們國情不同,但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給了我很大啟發。

這部片主題是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差異,內涵卻不限於此,還有很多教育上的東西值得我們借鑑,比如對“一流的教育到底給了孩子什麼、精英與普通人在成長路徑上到底有什麼不同”等等問題的思考。強烈推薦給大家,個人覺得,每個關心教育、在教育上有自己想法的家長都值得一看!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的沃明斯特中學,是一所有300年曆史的私立學校,學校400名學生,每年預算900萬英鎊,佔地25公頃,寄宿費用為一年27000多英鎊,擁有教師64名,12個網球場和一把都鐸王朝的椅子。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位於德比市的貝姆羅茲中學,是一所公立綜合學校,學生超過700人,每年預算500萬英鎊。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兩個學校,代表著英國的兩種教育體系:公立和私立,兩者很少交集。

現在,在BBC這項獨一無二的實驗中,兩個學校的校長同意交換位置,每所學校另有三名學生一同交換。他們將通過一段時間的交換體驗,真實呈現兩所學校的不同。

私立學校真的能提供一流的教育嗎?公立教育是否真的意味著平庸?

私立學校有什麼優勢,能導向那些較高社會名譽的事業?

種種疑問,或許能在其中找到端倪。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紀錄片共兩集,第1集裡,沃明斯特中學的校長馬克帶著他的三個學生:喬恩、凱蒂和桑德,北上240公里,來到貝姆羅茲綜合學校,展開交換學校的第一階段;第2集,是貝姆羅茲綜合學校校長喬沃德帶著她的三名學生娜絲、布瑞特和卡西姆去私立學校深入體驗。

在為期一週的交換時間裡,兩個學校之間不同的特點、差異通過孩子們的表現和兩位校長的思考,漸漸浮現出來。

3

1、私立學校比較輕鬆?想多了

一直以來,市面上對私立學校的描述似乎都和“快樂教育”有關。而說到“快樂教育”,眼前就會浮現出學生可以自由討論的課堂、少量的作業、寬鬆的日程表。

真的是這樣嗎?

公立學校學生布瑞特剛來到沃明斯特,就注意到了兩所學校的明顯區別。音樂課上,一個孩子說話,老師很嚴肅地告訴他:“你再說話我就趕你出去。”布瑞特說:“在貝姆羅茲,學生一直搗亂,才會被趕,一直說話是不會的。”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除了課堂紀律十分嚴格外,沃明斯特還有很多看起來並不“自由”的規定。

不準穿短褲;不準散放開頭髮;不準戴大耳環;頭髮不能染成搞笑的顏色;不能在不允許的時段使用手機;著裝有比較高的標準……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當私校學生桑德講他的日程表時,幾位來自公校的學生都表示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

“每天早晨六點半起床,課堂時間是從八點半到下午五點,課後有很多作業和興趣課,基本上每天都很忙。”

校長馬克認為,學生的自律聯繫著他們將來進入社會後的成就,明白自己實際上能做到,並持續堅持,是很重要的一課。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巨人的工具》裡看過的一段話,美國海豹突擊隊隊員傑克.威林克說的:“真正的自由是自律。”

2、公立學校孩子很好,只是缺了點自信

沃明斯特校長馬克在貝姆羅茲綜合學校的一週裡,不僅親自教授孩子歷史課,還會就孩子的發展狀況和貝姆羅茲綜合學校的老師進行詳細交談。

他發現,這些孩子很好,既聰明又誠實,不論是智商還是品格,都不比沃明斯特每年收錄的新生差。他們真正的問題在於缺乏自信。

馬克說:“我看出他們回答出問題時,自己都很吃驚。”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馬克這個觀察,在學生身上也得到了證實。

上過馬克歷史課的公立學校孩子評價說:“他沒有忽略任何一個學生,就是說比如我整堂課安靜地坐著,不想表示什麼反饋,他仍然歡迎你聽課。我想學生的自尊能得到增強,因為他告訴你他的觀點並詢問你的觀點。”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公校學生布瑞特在沃明斯特體驗時的經歷。

到校第一天,校長馬克按慣例跟每個孩子單獨交談,當他與布瑞特交談時,馬克說:“布瑞特,我看了你的成績報告單,講真的,我覺得你能做大事。”

這句話帶給布瑞特的震撼非常大,這樣的評價,是他在貝姆羅茲從未獲得過的。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當然,這種信心除了來自學校和老師正向的鼓勵教育外,很大程度上還受到了資源的影響。

貝姆羅茲所在的地區,有超過半數的學生由學校提供免費伙食,而沃明斯特的孩子則多數來自中產及以上家庭,不同經濟條件會影響孩子的表現。

不只是家庭,學校資源也有很大區別。在沃明斯特,學生很容易接觸到名人、成功人士、有識之士,這本身就暗示著“你很快會這樣”,給孩子帶來了很大信心。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我想,對中學階段十多歲的孩子來說,強大的自信確實離不開龐大資源的支持,而這種資源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提供得起。

純粹就“幫孩子建立自信”來說,卻是大多數家庭都可以做到的。

因為,建立自信最好的時機是幼兒階段,這時候孩子需要的資源不多,做成一件小事或是得到父母的某個真誠肯定,都能帶給他們莫大的信心,信心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就是一個人自信的底色。

這個角度,還是很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3、私立與公立的關鍵區別在課堂之外

在交換學校前,公立學校校長喬沃德有自己的疑問:

我國只有7%的人接受私立學校教育,但私立院校學生卻不成比例地主導著我國地上層工作,我想知道私立院校到底有什麼優勢,能導向那些較高社會名譽的事業?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帶著這個疑問,喬沃德從不同角度去了解沃明斯特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式。她驚訝地發現,就課堂上老師的教學質量來說,貝姆羅茲與沃明斯特幾乎一模一樣。

關鍵的區別在課堂之外。

貝姆羅茲綜合學校下午三點放學,放學後大多數學生都會直接回家,有比較多的時間看電視、玩電子遊戲。而沃明斯特每天下午都有超出平常課程範圍的活動,42個興趣小組供學生自主選擇。

在私立學校體驗的三個學生,很快就愛上了這裡,因為每天放學後都可以去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比起無所事事、玩遊戲,這種充實的感覺似乎更美妙。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看到這兒,突然想起之前被外媒曝光的英國喬治小王子一年級的課程表,除了數學、英語等傳統學科,小王子還得學習法語、計算機、藝術、音樂、戲劇以及芭蕾等等課程!喬治小王子所在的就是一所名叫Thomas’s Battersea 的私立學校。【英國《鏡報》(The Mirror)】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正如馬克校長所說:

私立學校沒有神仙櫥櫃,給孩子們灑神仙水,而是在於我們強調很重要的東西,希望你能看到我們對音樂、藝術和體育各種社團地重視,以及允許我們這麼做的時間和資源。

這個說法我蠻認同。課業成績本來就只能代表孩子很小一部分,課堂之外的能力培養才是更重要的,不論是團體協作能力、領導力、體能還是見識眼界,都將對孩子未來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影響!

但在公立學校,由於經費有限,很難提供像私立學校一樣的課外資源。比如,在貝姆羅茲,孩子們沒法擁有寬闊的網球場,如果他們想打球,要麼只能自己花錢花時間去外面的機構,要麼只能自己動手支起簡陋的球網,這兩者成本都不小,到最後很多人就放棄了打球。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圖片源自視頻截圖

這點差異讓我感受到,發展課堂外的能力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如此重要。如果孩子讀的是私立學校,在這方面享有更多資源,是一件很好的事,而如果孩子讀公立學校,學校在課外設施上相對匱乏,就需要家長在家庭條件容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給孩子提供這類經歷。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我想,這部紀錄片所展現的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之間的差異,並不能幫助一個家庭做出擇校判斷。畢竟,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這中間不僅涉及學校與學校的差異,還涉及到了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對孩子未來發展方向的考量以及孩子自身的個性特點。

但它仍然可以帶給我們一些視角和啟發。就像貝姆羅茲綜合學校校長喬沃德說的那樣:“即便不能複製,我們至少了解了。”

我瞭解到了自由真正的涵義,不是放養而是給孩子建立應有的規則意識;瞭解到自信心對一個孩子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比成績更重要的是課堂外的能力。

這些東西可能比選擇什麼學校更加重要。

想了解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差異的親,私信我:交換學校,獲得免費觀看鏈接。


新年,新起點!孩子的英語啟蒙該抓起來了~

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到底哪個好?為了搞明白這問題BBC拍了紀錄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