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的軍工企業開始轉型,面向民用市場推出產品。彼時的長安集團看中了汽車這一潛力巨大的行業,通過技術轉讓的方式,長安獲得了第二代鈴木Carry 的生產權。1993年,在第一批合資浪潮的推動下,鈴木遠渡重洋,與長安成立了合資公司“長安鈴木”。鈴木,由此成為了中國車市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到如今趨冷的見證者。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鈴木carry後來不止由長安一家生產


長安鈴木投產的第一款車型便是1988年在日本本土停產的第二代奧拓。即便在今天,當年奧拓的價格聽起來也並不便宜,要71000元,但卻是那個年代最便宜的家用轎車,奧拓開啟了中國家庭的汽車生活,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同時走上了快車道。隨後,長安鈴木國產了羚羊,奠定了鈴木“皮實耐用”的用戶口碑。

重慶人的生活也因為奧拓的出現發生了改變,由於早期重慶使用奧拓作為出租車,直至今日,重慶人仍然習慣將出租車稱呼為“拓拓兒”。

2009年之前,鈴木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一帆風順,2005年推出的雨燕和2006年推出的SX4都獲得了不錯的銷量。變數發生在2009年,這一年,鈴木與大眾合作,意欲“優勢互補”,最後因為意見不合糾纏不清,嚴重影響了鈴木新車型的研發和投放。彼時,中國車市SUV逐漸異軍突起,但長安鈴木的主力產品依舊是轎車,鈴木就這樣錯過了中國車市的黃金時代。即便隨後引進了超級維特拉,但進口車的身份讓它的價格毫無優勢。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方方正正的奧拓後來成為了一代人的家轎記憶


在2011年取得全年22萬輛的銷量巔峰後,長安鈴木的銷量就走上了下坡路,2016年總銷量只有11.5萬輛,2017年下滑到8.6萬量……2018年,鈴木宣佈退出中國市場,與其長痛,不如短痛。

相比鈴木的正式道別,菲亞特的離開就有些悄無聲息了。2016年廣汽菲亞特銷量僅為7618輛,2017年跌至2273輛;2018年前四個月,廣汽菲亞特只賣出去了90輛車,如今的廣汽菲亞特,恐怕是名存實亡。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入華8年,兩款車型,菲亞特真是一點都不著急


菲亞特並不是第一次退出中國市場。2007年,菲亞特從南京菲亞特退出,離開了中國市場,十多年後的今天,廣汽菲亞特面臨著同樣的命運。從2010年成立,到2018年中國車市入冬,廣汽菲亞特在華只引進了菲翔和致悅兩款車型,單槍匹馬的戰鬥,註定要敗北。

即便後來菲亞特投產了菲越,也只是道奇酷威的換標版本,在SUV市場一片紅海的中國車市,如同大海中丟入的一顆小石子,沒能引起絲毫波瀾。有品牌無產品,菲亞特在中國市場的失敗早就埋下了伏筆。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南京菲亞特“物質文化遺產”——派力奧


如果說鈴木和菲亞特在中國市場的折戟是因為產品的缺失,那麼福特和別克的困境完全是咎由自取。2017年,福特在華全年銷量小幅下跌6%,接近120萬輛,2018年,福特在華全年銷量僅75萬多輛,同比大跌36.9%,其中以長安福特下滑最甚,全年銷量僅41.7萬輛,同比之下幾近腰斬。

福特在華遭遇滑鐵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操之過急,在中國消費者對三缸發動機並不買賬的情況下,福特在自家銷量主力車型福克斯上強行搭載三缸發動機,引起消費者牴觸;二是質量危機,從翼虎斷軸到銳界斷軸,雖然只是個別批次的車輛存在該缺陷,但福特並未及時處理並挽回品牌形象,最終在消費者心裡留下了根深蒂固的負面印象;三是更新緩慢,福特在華產品線更新近幾年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翼虎與銳界遲遲沒有換代,新推出的領界也沒有引起市場的興趣。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福克斯搭載三缸發動機可能是福特至今最錯誤的決定


別克面臨著與福特相似的問題,在英朗如日中天的時候,別克對其進行了換代,將原來的四缸發動機替換成了三缸發動機,英朗自此跌落神壇。相比之下,大眾與豐田就要謹慎得多,朗逸與卡羅拉即便搭載小排量發動機,依舊保持了四缸的發動機結構,俗話說不作死就不會死。

不同於鈴木,福特與別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更高,如今就像握著一枝玫瑰,被刺扎得生疼也捨不得放手。如果福特與別克還想在中國市場生存,重新使用四缸發動機、推出新車型或者對已有車型進行大換代,都是值得一試的辦法。“昨日種種,皆成今我”,這句話不管對如今銷量萎靡的品牌還是逆勢上揚的品牌來說,都很適用。


中國車市:有人強顏歡笑,有人掩面哭泣

經歷一波史無前例的優惠,英朗銷量回暖(數據來自搜狐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