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慈溪“三白”與紹興“三烏”

慈溪“三白”與紹興“三烏”

剛出莢的新鮮大白蠶豆

慈溪的“三白”中,“二白”是明確的,即棉花和海鹽。還有“一白”就有爭議了,有白絲、白米、大白蠶豆、白布之說。

新中國成立不久,棉花告急。1954年10月,國務院為集中產棉區域,對寧波地區北部進行了大幅度的區劃調整,原慈溪、餘姚、鎮海三縣之北部(俗稱三北)組成以生產棉花為主的新慈溪縣,這就是現今的慈溪市。此後,慈溪成了全國首個棉花畝產超《農業發展綱要》的縣;大批赤腳的植棉能手被抽調到外省任棉花老師;五洞閘公社成了全國棉花生產的先進典型;中央紀錄電影製片廠製作了電影《慈溪棉花》;縣委書記黃建英多次參加全國棉花會議,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棉花姑娘”;後來又圍繞著棉業發展了工業,為今天慈溪成為工業強市打下基礎……這一切奠定了棉花是慈溪“首白”的地位。

慈溪“三白”与绍兴“三乌”

將基本曬乾的海鹽收集起來

鮮為人知的是,當時地屬“三北”的小小庵東卻未被列入上述縣域區劃調整之範圍,只因它當時是獨立的縣級特區。此特區是專門的生產區,與“礦區”“林區”等一樣。

庵東鹽場位於今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南堍一帶,屬三北平原的濱海海積平原,它是得天獨厚的曬鹽基地,擁有近10萬畝鹽田。百餘年來,庵東一直為鹽業主產區,新中國成立後,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產鹽地、全國重點產鹽區之一,有著“浙江鹽都”之美譽。庵東的鹽成為慈溪“三白”之二,不會有異議。

慈溪“三白”与绍兴“三乌”

當年五洞閘公社農民採摘棉花

第三個“白”究竟選誰?

是白絲?我姓桑,似乎註定與蠶絲有緣。光緒二年(1876年)出生的祖父桑滋和未成年時去寧波府上學打絲線,學成後回家鄉滸山創業,不久開了絲線店(也稱絹線店),後來我伯父也另開一家。據回憶,在小小的滸城,鼎盛時有絲線店及其作坊20餘家(不含零售代銷處)。

成書於民國九年的《餘姚六倉志》闢有“製造物”一章,將鹽和棉布分別列為姚北的第一、第二種製造品,把“綢絲織品”和“絲”列為第三、第四種製品。此外,還能在當地詩歌中領略到眾多的誦桑、誦蠶、誦絲、頌桑農、頌蠶戶的詩作。但是不管規模、產量,還是品種、質量,這裡的絲業無法與杭州灣對岸的杭嘉湖平原之絲業相比——白絲難以列入“慈溪三白”中。

是白米嗎?現今慈溪東部的一些地方文化愛好者常說:“民國初年,鳴鶴古鎮是慈溪重要的‘三白’(棉花、白布、大米)集散地。”並以此為依據,把棉花、白布、大米確立為慈溪之“三白”。但我不以為然。其一,集散地和產地是不同的概念。其二,以三北為俗稱的慈溪不是大米主產區,相反是缺糧區。顯然,白米難以列入“慈溪三白”中。

慈溪“三白”与绍兴“三乌”

曬制黴乾菜

大白蠶豆呢?浙江省五大名豆是:慈溪大白蠶豆、湖州菱湖白扁豆、平湖元青豆、平湖粗黃豆、蘭溪大青豆。慈溪人稱大白蠶豆為“大豆”,寧波一帶習稱蠶豆為“倭豆”。大白蠶豆種植歷史悠久,據說已有400多年。豆粒可加工成“蘭花豆”、芽豆,口味尤佳;觀海衛一帶炒出的豆子鬆脆噴香,被上海人譽為“三北鹽炒豆”。

說來奇怪的是,大白蠶豆引種至外縣,其大粒的優勢完全喪失。迄今仍不明原因,據推測與土壤中含有的某種微量元素有關。因此慈溪大白蠶豆成了獨家名品,其出口時常名為“寧波手揀白蠶”,在國際上頗有名氣。從“鮮豆子”到“芽大豆”、五香豆、“胖燥豆”(鹽炒豆),我是吃著大白蠶豆長大的。光憑這般“名特”,大白蠶豆理應成為慈溪“三白”的候選物。

白布可以入選嗎?“白布”是個歷史性名詞,也稱作“土布”或“老布”,這是相對於後來的機布或洋布而言。因主產地在當年餘姚的北部,故也稱“餘姚老布”,餘姚老布最早的稱呼應是“越布”,因餘姚舊屬越地。此外還有粗布、小江布、杜布之稱。但不管怎麼稱呼,白布始終是大宗產品。

慈溪“三白”与绍兴“三乌”

停泊的烏篷船

棉花業的繁盛必然帶來紡織業的興起。據說早在東漢,“越布”已經聞名併成為貢品;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時,姚北就產布7.7萬匹;元代時又以“小江布”馳名,《元一統志》載:“餘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橋”;清代至民國,姚北更是“家家紡紗織布,村村機杼相聞”,紡織業成了傳統支柱產業。看來白布也應成為慈溪“三白”的候選物。

然而只能在大白蠶豆和白布中“二選一”。若以產品在產值上所佔比重為要,應選白布。但白布是棉花的下游產品,若考慮產品在品種上的代表性,則應選大白蠶豆。

“紹興三烏”。是紹興很具地方特色的三種物產,即:烏氈帽、烏篷船、黴乾菜。

烏氈帽是過去紹興一帶鄉村男人喜歡戴的帽子,既可當草帽遮陽,又可當斗笠防雨。戴上它顯出憨厚土氣的忠厚相,因此成了紹興鄉人的一個鮮明標誌。紹興烏氈帽之出名與魯迅先生的作品分不開。正宗的氈帽製作過程繁瑣,其所用材料為羊毛,成本很高。做成的氈帽手感細膩而柔軟,冬暖夏涼滴水不漏,牢固耐用可當枕墊,必要時可隨手用它作盛器。帽簷有卷邊,可藏香菸、鈔票等小物件,一舉多得。

烏篷船木製而形體較小,船篷用竹編成,中夾竹箬呈半圓形,並用煙煤和桐油漆成黑色,烏篷由此得名。其實按紹興習俗,凡用烏篷的,不管船大船小,是載貨的還是搭客的,是腳劃的還是手搖的,統統叫烏篷船。而用白篷的夜航船、檀船、小梭飛等,則稱為白篷船。其中腳劃的烏篷船在全國罕見,極具地方特色。

黴乾菜又叫梅乾菜,“梅”只是稱呼之雅化。黴乾菜因黴呈棕黑色,故又稱烏乾菜。黴乾菜味道鮮美,曾是清代紹興的八大貢品之一。魯迅先生當年在京滬時,就經常託人要黴乾菜。周總理也愛吃這家鄉菜。黴乾菜蒸肉是一道典型的紹式名菜,被撰入《中國菜譜》。

慈溪“三白”与绍兴“三乌”

戴烏氈帽的紹興鄉佬

慈溪“三白”與紹興“三烏”,不僅是色澤上的對應,更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組成慈溪市現境的“三北”是以姚北為主,而餘姚歷史上一直隸屬於紹興府。紹、姚兩地聯繫緊密。

姚北海地淤漲後,引來大批的紹興移民。在慈溪市的坎墩街道至今仍有紹興舍頭村(自然村)的地名和“紹興舍”的路名。據《慈溪縣地名志》載:紹興舍頭村158戶、574人,村民大多於清乾隆年間由紹興遷入。

在庵東鹽區紹籍後人比比皆是,他們為慈溪的“白鹽”作出了貢獻。

早年在慈溪縣城滸山,快船特別發達,紹興籍的“船老大”戴著烏氈帽、划著烏篷船在東門、西門及南門的河上兜客。

慈溪的菜乾更可與紹興的黴乾菜一比高下。慈溪蔬菜種植在寧波地區最盛,其中雪裡蕻菜是主打品種,常年種植約4萬畝。其出路有二:鮮售和醃製,後者居多。醃製後的鹹菜也有兩種方式外銷:溼售和幹售,後者就是菜乾。

在慈溪絲線業中同樣有一批紹興師傅加入。

我們在魯迅小說裡看過孔乙己吃茴香豆的情節,現在,這茴香豆好多就用了慈溪大白蠶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