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悠久的鹽業,古老的漢鹽

悠久的鹽業,古老的漢鹽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老百姓的餐桌每天都離不開它。在我國,產鹽吃鹽的歷史十分悠久。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個叫夙沙的諸侯,開始以海水煮滷,煎成鹽,其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現在推斷,中國人大約是在神農氏,也就是炎帝,與黃帝之間的時期開始煮鹽的。在上世紀50年代,福建出土的煎鹽器具,證明中國在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

根據以上傳說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發生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製鹽用火煎煮的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在宋朝以前,在河東解州安邑縣(即現在的山西運城縣)東南十里,就修建了專為祭祀“鹽宗”的廟宇。清代同治年間,鹽運使喬松年在泰州修建“鹽宗廟”,廟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為鹽的夙沙氏。

在我國北方,有一個很重要,也很著名的海鹽產區——長蘆鹽區,分佈於現在的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長蘆鹽區在元代設鹽場22個,清代以後逐步裁廢為8個,民國以後繼續裁併,到現在保留的,只有黃驊鹽場、塘沽鹽場、漢沽鹽場、南堡鹽場、大清河鹽場五家,海岸線全長370公里,共有鹽田230多萬畝,年產海鹽300多萬噸,產量佔全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長蘆鹽區地處內海之濱,很適合產鹽。遠在明朝時期,在滄縣長蘆鎮就設置了管理鹽課的轉運使,統轄河北全境的海鹽生產。到清代,將這一機構轉移至天津,但仍襲用舊名,一直稱長蘆鹽區。

天津,是靠著海鹽與漕運,從沼澤與荒灘中發展起來的濱海城市。可以說,天津是大海里冒出來的濱海平原。這裡海灘寬廣,泥沙布底,有利於開闢鹽田;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有利於海水濃縮;這裡鹽民善於利用溼度、溫度、風速等有利氣象要素,具有豐富的曬制海鹽經驗。上述這些條件,都為鹽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由於鹽稅自古以來都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大宗,所以歷代王朝在賦稅中都把鹽稅單列,鹽的生產經營也都是國家級壟斷。在明朝末期,長蘆鹽區實行“引岸專銷”制度,就是一個地方的鹽只能通過一個固定的鹽商賣,鹽商通過交納銀錢得到朝廷發給的“引票”,取得在指定範圍內運銷長蘆鹽的特權,成為世襲專賣鹽商。長蘆鹽當時銷到直隸、河南幾個地方。它的鹽就只許銷到這些地方,這些地方叫作“岸”。引岸專銷這個制度一直存在到民國初年。

悠久的鹽業,古老的漢鹽

在清朝的時候,長蘆鹽繼續擴大銷售區域,直隸、永平、開封及天津附近的近200個州縣可見長蘆官鹽。雖然國家嚴格控制,但由於鹽業豐厚的利潤,很多人還是冒著滿門抄斬的危險鋌而走險。特別是朝中顯貴世家,他們通常會向掌管“鹽引”的官員行賄拿到“鹽引”,大把的銀兩也就唾手可得。當時有一句話叫“南來載谷北載鹺”,從南邊來的船載的是糧食,從北邊回去載的是鹽,這些鹽好多都是私鹽。所以長蘆的鹽商各地的都有,山西的,浙江的,東北的,天津本地的也有。於是天津形成一個長蘆鹽商的大本營,而且長蘆鹽運使司也在天津,於是天津就成為長蘆鹽產、運、銷的一箇中心,也成為鹽商聚集的中心。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沒有崇山峻嶺,臨近京師北京,是當時黃河以北最大的貨物轉運地。清朝乾隆、同治年間,天津鹽商盛極一時,天津“八大家”中有半數是大鹽商。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來天津出巡曾三次駐蹕天津一座著名的私家花園——水西莊。水西莊位於現在的南運河邊芥園水廠及附近地區,是天津鹽商鉅富查日乾、查為仁父子所修建,景色幽雅,並有人文勝蹟。乾隆以帝王之尊多次駐蹕鹽商的私家園林,還有其社會原因。原來,鹽商積聚的鉅額錢財構成了對地方和中央財政的威脅,乾隆皇帝通過直接與鹽商的代表人物對話,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即鹽商拿出鉅額錢財交與朝廷,換來一些特權和保護,使鹽商在社會上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特殊階層。

天津的鹽商對天津的文化、天津的經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因為天津城市的發展有兩個主要的經濟支柱,一個就是漕運,一個是鹽業。漕運給天津注入了貨源,引入了貨源,而鹽業使天津增加了資本,使天津增加了財富。

漢沽鹽場地處現在的天津濱海新區漢沽,濱海新區成立前為漢沽區。漢沽是我國海鹽生產比較早的地區,經歷了漢、唐、遼金、元、明、清等朝代,見證了中國鹽業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在漢沽,有小鹽河舊址,是漢沽地區較早駁運原鹽的驛(水)道,也曾經是漢沽地方的最早叫法,目前漢沽文化部門已經將小鹽河舊址設為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由小鹽河演變成‘漢沽’,有兩個不同的傳說。”其一是說,這條河產生於漢代,古代習慣把大河稱為水,而把小河稱為沽,從而形成了“漢沽”。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說法,是和歷史上一位很著名的人物——曹操有關。傳說東漢末年三國爭雄時,曹操在東征烏桓的過程中,為運送軍糧,開鑿了薊運河,並把小鹽河改名為漢沽。

當然,這都是傳說,不足為信。但是漢沽的產鹽歷史是有確切記載的。據史料記載,漢沽產鹽最早始於西漢,正式形成規模始於五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即公元925年。當時在蘆臺南部鹵地設置蘆臺場,衍於遼,盛於金,刮土淋滷,鍋煎成鹽。這是漢沽鹽場生產的最早淵源,是天津境內最早設置的鹽場,而且是長蘆鹽區北場首個鹽場。自產鹽開始,因漢沽地區所產原鹽白潤透明、品質純正,又產自“蘆臺場”,所以被譽為“蘆臺玉砂”,從明嘉靖年間開始,被列為貢鹽,供宮庭享用。

在清代以前,漢沽鹽場的製鹽主要以煎滷製鹽為主,從清代康熙初年開始,逐步廢煎改曬,實現了鹽生產工藝重大變革,生產規模逐漸擴大。

新中國成立以後,漢沽鹽場得到較快發展,生產規模迅速提高,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原鹽生產基地和食用鹽定點生產企業。在1976年,漢沽鹽場經歷了唐山大地震,震後企業恢復鹽田生產,在廢墟上重建家園,國家投入了上億元的資金,將鹽業生產徹底從人拉肩扛的笨重體力勞動中解放了出來,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新的科學技術和設計廣泛應用於生產工藝中。

自上世紀80年代初期,漢沽鹽場對鹽田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實現了兩個轉變,一是變分散式生產模式為集中式生產模式,將小鹽池改造成大鹽池;二是變季節性生產為常年生產,將平曬池改造成塑苫池,在鹽業生產上實現了新的跨越。

在對鹽田改造的基礎上,漢沽鹽場為了實現鹽化產品向多品種方向發展,提高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從2006年開始,先後投資興建了一批新型的食鹽、鹽化工、精細化工生產裝置。建成了年產15萬噸飽和滷水真空精製鹽項目,在食用精製鹽生產上又實現了新的突破;建成了鹽鉀聯產配套12萬噸苦鹵綜合利用項目,使苦鹵精鹽生產和化工生產的銜接工藝走在了全國同行業的前列。

現在,漢沽鹽場已成為海鹽製鹽工藝全國領先的企業,成為集塑苫、採運、輸洗、集坨、築裝全部實現機械化的大型現代化鹽場,原鹽年生產能力60萬噸,精製食用鹽年生產能力20萬噸。

在發展生產的同時,漢沽鹽場非常注重品牌建設。於1981年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食用鹽“蘆花”商標,該商標於2009年被評為天津市著名商標,2010年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中國馳名商標,並實現馬德里國際商標註冊。為最大限度保留海水自然屬性,我們採用了全國唯一的飽和滷水真空製鹽的先進工藝。經過專業部門檢測,漢沽鹽場生產的“蘆花”牌食用鹽,富含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的13種氯基酸,以及保證人體健康所需的鈣、鎂、鉀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食鹽中的精品、上品。

在2006年,漢沽鹽場被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2009年,在中國召開了世界鹽業大會,漢沽鹽場被指定為唯一一家參訪企業,食鹽產品被國家授予“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這源於漢沽鹽場的行業地位、雄厚的發展實力,為國家鹽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悠久的鹽業,古老的漢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