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再得意的人生也會有艱難的時刻,不怕沒收入,就怕收入的“姿勢”不對。

01

前幾天,悟空問答上,有個中年人提問:為何,我月工資3萬,每日仍感到無盡的焦慮?

底下回復,五花八門,有大罵矯情的,有深表理解的。

然後有個hr的回覆亮:

“月入3萬,仍然焦慮,是因為你的收入‘姿勢’不對!!!如果你月入3萬的組成是:月工資1萬,房租4套的每月合收租金2萬,你就不這麼焦慮了。”

簡直是一語道破天機。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02

我小叔年過四十,座標魔都,失業在家已經九個多月了。失業前,他是私企法務部門主管,中低層管理人員,月入近5萬。

失業後,無所事事,除了投遞簡歷,剩下的只能是無盡的等待。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跟他聊天,你能感覺到他濃濃的危機感,憂心忡忡,但又找不到出路。

到了40多,你一旦不被需要了,下一份工作幾乎很難找。就算找到了,也不像剛畢業那會很容易融入企業,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二次失業。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一開始,他沒有告訴家人。因為,有一筆賠償金,他想著應該能撐幾個月,大不了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像往常一樣轉一筆賬到家庭的賬戶上。而且,他相信,他能在這幾個月內找到工作。於是,他就像《東京奏鳴曲》裡的中年男子一樣,每天正常時間上班,正常時間下班,白天就在手機上投簡歷。

可紙畢竟包不住火。。。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03

他的焦慮感有很強的傳染性,好幾天我也很壓抑。

好在我相對年輕,好在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於是,開始不停地在網上子搜索起相關資訊,謀劃著可能的出路。

為了,改變收入“姿勢”,看來還是得及早做“兩棲青年”或“斜槓青年”。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所謂“兩棲青年”、“斜槓青年”,主要指年輕群體中有主業(工作)的兼職者和有主業的創業者。他們同時兼著其他副業,有多重身份和多種職業,主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個小生意,副業可能是一份兼職,或正在進行創業。

04

既然要了解,我就想弄清楚,整個斜槓青年的出路,和成為他們一員的可能性。

【人員分佈】

知乎上說:有告顯示,全國“兩棲青年”人數已達7000多萬,女性佔比接近6成,多數為本科及以上的高學歷人群,並且多集中在80後到95前,一二線城市是主陣地(約7成)。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副業收入情況】

從“兩棲青年”群體的主業收入來看,超三成人收入在5000元左右,近七成收入在8000元左右。

可能的副業選擇

選擇從事的副業中超40%成為微商、淘寶店主,其次為順風車司機、家教、私教等。

當然,我發現自媒體創業,現在成了很好的選項。

月入3萬又如何,有副業嗎?怕失業嗎?你們的收入“姿勢”對嗎?

【為什麼要整副業】

四個原因:

收入偏低:當前薪資較低,因此選擇多一份副業;

不想安逸:希望利用閒暇時間找點事做,不想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

興趣使然:表示因為追逐興趣,選擇開始副業;

擔憂主業前景:對當前主業前景表示擔憂。

(沒有未雨綢繆,中年失業,苦不堪言,我小叔就是一個例子)

05

前路茫茫,雖然不斷地給自己打氣,其實,在自媒體創業這條路上,我也走得顫顫巍巍。如果,沒有其他被動的收入,勸君還是好好珍惜眼前的工作,莫要一時衝動,就輕易裸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