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積極發揮與幫扶單位扶貧協作機制,讓貧困地區農特產品成為暢銷產品。2019年,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消費扶貧產品銷售收入預計將突破8000萬元,產自景東的茶葉、核桃、食用菌、生態豬肉、生態烏骨雞等綠色產品銷往東部地區一線城市消費市場,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有的甚至成為“網紅菜”。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坐擁哀牢山、無量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東縣立足自身多元產業特點和綠色發展實際,充分利用上海市金山區東西協作幫扶力量、浙江大學定點幫扶力量等資源,積極探索科技扶貧、產業扶貧與消費扶貧有機結合的新路徑,發揮幫扶單位人才智力優勢和科技創新能力,在做精產品、找準市場上下功夫,努力服務消費升級實現優質優價,走出了消費扶貧的新路子:特色得到放大、產品找到市場、市場拉動產業、產業帶動脫貧。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依靠科技 擦亮生態招牌

隆冬時節,記者走進景東縣太忠鎮王家村,只見在人工搭建的種植大棚內,一個個菌棒整齊有序擺放著,鮮美的景東野生小香蕈正陸續冒出嫩芽骨朵,田丕金定時打開鋪設好的噴灌管網,滋潤著小香蕈。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人工小香蕈受歡迎,首先是在口感上和野生小香蕈沒有差別,其次是上市的時間能夠填補冬春季節沒有野生菌的空白。今年首次推廣種植,已經接到不少嚐鮮訂單。”田丕金是王家村三農服務部負責人,他介紹,目前共有6個示範點,種植規模將達9萬個菌棒,今年產值將超過300萬元。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野生小香蕈實現人工馴化,併成功進行規模種植、產業推廣,貧困群眾通過多種利益聯結方式,今年帶動50餘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4000餘元。野生小香蕈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的綠色產業,得益於景東依託浙江大學定點幫扶的科技人才優勢,在野生食用菌開發上取得技術突破,幫助景東綠色生態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藉助外腦科技攻關。在科技支撐上發力,依託浙江大學設立校長專項基金支持景東產業扶貧項目的科技攻關項目,推進“1+6”首席專家制度,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祖輝教授、茶產業發展首席專家湯一副教授、食用菌首席專家陳再鳴副教授、烏骨雞首席專家尹兆正副教授等充分發揮專家研究專長,定期前往景東縣開展科技攻關、產業扶貧。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成果轉化引領發展。結合景東“一村一品,一組一特”產業局面,一批長期積累的科研成果在貧困山區得到轉化應用。茶葉是景東最具代表性的綠色產業,在茶葉產業首席專家、浙江大學副教授湯一帶領下,設立並推廣“小微茶葉初制所”,以幫助提升普洱茶的加工品質,深入開展製茶技術普及推廣;以普洱天澤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帶動合作社茶農70%以上貧困戶擁有自己的“小微初制所”,受益農戶均增收8000元。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做精產品 助推產業升級

景東無量山烏骨雞是“雲南六大名雞”之一,經過“種雞培育—集中育雛—生態放養”的烏骨雞養殖新模式,去年,景東烏骨雞出欄460萬隻,比2012年末提高200%以上,實現產值3.8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萬戶。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景東烏骨雞變身“金鳳凰”,生態農特產品從粗放型生產走向精細化生產。浙江大學副教授尹兆正從種雞選育、人工授精、機器孵化、育雛脫溫、商品雞養殖等全程技術指導和服務,實現產蛋率、受精率、產肉率、抗病率等指標全面提升,全縣從過去七成以上雞苗靠外來供應,到如今60%實現了本地供應,產業鏈得到延伸並全面升級。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綠色產業提質增效。景東自然生態良好,生物多樣性富集,綠色生態農特產品資源豐富,依託浙江大學定點幫扶景東專家力量,聘請專家教授成為景東產業發展的“智庫”,重點對野生食用菌產業、烏骨雞產業、茶產業、蠶桑產業等產業項目把脈問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現代農業升級改造,促進景東主導產業實現綠色崛起。全縣種植核桃59.4萬畝,茶葉23.48萬畝,晚熟芒果、橘子、堅果、梨、櫻桃等特色水果8.07萬畝,冬農開發23萬畝,無量山烏骨雞等畜禽養殖年出欄53.18萬隻,綠色產業集群助農持續增收。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引進培育龍頭企業。聚合浙江大學校友、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景東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龍頭企業開發優質產品。浙江大學校友企業上海遂真投資公司注資1000萬元,在景東成立真芝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景東野生菌生態產品;浙江省茶葉集團與景東縣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在資源、技術、資金等方面開展合作;引進上海泉贇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到景東投資1300萬元建設的農特產業項目,開發香菇種植項目在景東落地結果;景東8家企業與上海優謙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簽訂金山景東農特產品框架協議,將景東農特產品推介到上海。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找準市場 實現優質優價

讓品質好的產品有好的市場,景東縣以浙江大學、上海金山區等幫扶單位為切入點,完善產銷對接機制,著力拓寬銷售渠道,聯手打造區域品牌,讓更多的景東優質農產品走進浙大、走進杭州、走進上海。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與浙江大學搭建校園消費平臺,在浙江大學校園設立景東專櫃,銷售景東農特產品,今年,浙江大學工會採購景東縣核桃仁、核桃乳等農產品200餘萬元,向全校教職工發放“精準扶貧愛心採購農產品包”;2019年,景東雙福農牧食品公司與浙江大學後勤集團簽訂150萬元凍肉合同,景東東坡肉、景東獅子頭已成學校食堂“網紅菜”。搭建“互聯網+”購銷對接平臺,先後推薦雲集集團、拼多多、建設銀行善融商城、農業銀行扶貧商城等電商平臺,與景東縣開展合作,著力幫助拓寬銷售渠道。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聯手打造區域品牌。以品牌為旗幟帶動整體產業發展,實現品牌溢價。在烏骨雞產業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在浙江大學幫助推動“無量烏鳳”“無量錦鳳”品牌化運行,助力產品遠銷緬甸;在創新珍稀野生食用菌品種的基礎上,成功註冊“無量菇嫂”“雪禾銀生”“景芝1號”等縣域公共品牌,為開拓國內外市場奠定了基礎。“紫金普洱”茶葉產品是一款聯結“浙大—景東”元素的品牌,2016年,浙江大學校領導率隊在景東考察扶貧時首次提出了“紫金普洱”的設想,一經推出,就獲得廣大師生、海內外校友的喜愛和認購。據統計,2018年實現“紫金普洱”銷售301萬元,2019年有望突破600萬元。

景東縣探索“科技+產品+市場”模式,創新開展消費扶貧!


記者|沈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