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錢學森,都被拒絕

“兩彈元勳”錢學森24歲留美求學,當得知新中國成立後便與妻子商量決定毅然放棄在美難得的優厚待遇和生活條件,回國為中國的航天和導彈事業做貢獻。以後無論美國如何頻繁邀請,都未踏出國門一步。

眾所周知,錢學森身上有很多光環。他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之一,是我國近代航天和導彈事業發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獲獎無數,榮獲的稱號、出版的作品更是非常之多,他用自己的一生寫盡對祖國的貢獻和對未來的期許。

值得一提的是錢學森先生對祖國的一片赤子之心。新中國剛成立之時,祖國的經濟蕭條,百廢待興,落後貧窮的面貌並沒有讓錢學森望而卻步,貪圖在美的榮華富貴和地位名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他一得知祖國成立的消息就立刻與妻子商量並以最快的速度籌劃國家事宜。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錢學森,都被拒絕

可是,他的回國之路卻異常艱險,這也許就奠定了他要為祖國的強大而貢獻自己力量,不讓美國得意太久的決心。

1950年,錢學森正準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予以拘留。14天后,美國監獄獲得鉅額保釋金後才將其釋放,但是釋放之後海關又接著將其包括800公斤書籍與在美國20多年間積累下的研究筆記的行李沒收。

自此之後的5年時間裡,美國政府一直在嚴格防範和監禁錢學森。他失去了自由,家庭也飽受美國政府的迫害。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中國政府和各界愛國人士的不斷努力下,錢學森一家終於安全回到自己魂牽夢縈的祖國,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歸途。

他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那就是“我姓錢,但我並不愛錢。”這是他要回歸國家,報效祖國的初心。而他用從1955年10月回國到2009年10月逝世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想要祖國強大的決心。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錢學森,都被拒絕

錢學森回國後為了適應國內的生活條件和工資水平,放棄了熱愛的但花費較高的攝影。他把除了工資外可以改善家裡生活的稿費收入總是分給許多更困難的人。比如《工程控制論》的千元稿酬給了力學系的學生買計算尺用。

而自己卻一直用著修補數次一用就是四十年的皮革公文包,在西北基地一披就是二十年的綠色軍大衣,一組彈簧早壞的布沙發,一間只有二十幾平方米還沒有一件像樣辦公用具的破舊辦公室。但他依然勤奮工作,毫無怨言。

錢學森一直堅信:“如果中國老百姓說我錢學森為國家,為民族做了一點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賞,我不稀罕那些國外榮譽頭銜。”所以回國後一直沒有去美國是他堅定的選擇。

眾所周知,尼克松訪華後,中美關係破冰,改革開放後,中美交流更是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面對美國海軍曾說過抵5個師兵力的錢學森,美國方面頻繁提出邀請,卻都被錢學森一一拒絕了。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錢學森,都被拒絕

為此,錢學森還專門制定了“四不”原則,即不搞走後門的事情;不搞吃請,更不搞公費旅遊;若無特別重大理由,堅決不出國;不上任何“名人錄”、“名人大典”等之類的排行榜,並嚴格加以執行。就算別人用“激將法”激他說他架子大,他也絲毫沒有動搖。

這就是堅持原則和堅定初心的人。錢學森先生除了那些功勳卓著和學識修養,他淡泊名利,勤儉節約的品性,他為人著想的人格魅力,更是讓人敬佩不已。儘管他已經離開了,但他的精神一直照耀著科學界和整個中國。

參考文獻:

《錢學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