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

全職炒股實在太辛苦,當然苦的是內心,同時壓力太大了,壓力來自多方面,心理壓力,金錢壓力,家庭壓力,股市壓力,以及其他外界壓力,正因為這些種種壓力讓我壓得喘不過氣了。

經過我全職炒股的經歷得出的啟發,真正能勝任全職炒股的要滿足以下幾大條件:

(1)有一套適合自己的炒股交易系統;

(2)有優良的心態,達到漲不喜,跌不悲,虧不愁,贏不笑的境界;

(3)有一定的經濟條件,起始資金100萬元起,而且每個月開銷不能全部靠股市賺錢維持生計;

(4)家庭支持你,身邊的人支持你,同時認可你炒股能力。

(5)最重要是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呆得穩,兩耳不聞窗外事。

這是我全職炒股後總結出來的5大全職炒股的條件,如果能達到這些條件的人,我個人支持你全職炒股。如果達不到這些條件的人,最好不要嘗試全職炒股,面對著A股牛短熊長,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全職炒股並非這麼容易的,千萬別跳這個火坑。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現實生活當中炒股比我強的人有很多,肯定也是有不少堅持全職炒股的人,全職炒股的人最終結果兩種,要麼實現財務自由,要麼就是一窮二白,或者負債累累,這就是全職炒股的結局。

全職炒股的生活狀態怎麼樣?

全職炒股的前兩年時間,是最痛苦,最乏味,最難忘的日子。

工作日天天就研究股票,開盤看股票,收盤後看各種財經消息,財經新聞,工作日基本每天如此,每天關家裡不出門,沒有在外交的,每天與股票相伴。

每天都想著這個月必須要賺多少錢,才能夠這個月的開銷,心裡就想著賺錢,賺錢,連身邊親戚友情都完全忽略了,最終讓自己變得非常現實了。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相信全職炒股的人生活狀態都不會很好,都是寂寞的,都是乏味的日子,每天感覺渾渾噩噩的在虛度光陰,時間久了變成一個生活亂七八糟的人。

A股市場裡面有1.5股民投資者,但我相信99.99%的人都是業餘炒股,只有0.01%的人才全職炒股。

全職炒股的人相信比我混得好,也有比我混得更慘的,但不管混的好壞,只有嘗試過才知道。

但我個人不建議大家動不動就全職炒股,股票市場不是大家想象的這麼美好,有句話說得好“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句​送個有打算全職炒股的人,讓這些人好好去體驗,好好去體會。

想以炒股為生,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穩,這個月賺1萬,下個月我還能賺1萬,這是穩;另一條是賺大錢,這個月我沒賺錢,下個月我還虧了1萬,在下個月我一下子賺了10萬。只有這兩條路是可以以交易為生的。然而這兩條路那一條都不好走。絕大多數人的交易都是不穩定的賺小錢,今天賺一點明天虧一點,反反覆覆,這還算是好的,差的是反反覆覆之中,穩定的虧錢。

要麼穩,要麼能賺大錢,達不到以上兩者,以交易為生都不現實。


以炒股為生,需要練就的基本功

成為一個合格交易者不是簡單的事, 初學者如果不希望被淘汰出局,重點不在於如何賺更多錢,而在於如何少賠一點。先學會保障資本,然後形成一致性的獲利能力,最後才是獲取超額風險收益。向成功的人學習,從錯誤中學習,只有不斷的思考和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一些沒有經驗的人只不過閱讀一兩本交易書籍,就期待能夠在金融市場大展身手。

醫生、律師與工程師都必須接受多年的學校教育,然後才能靠專業知識謀生。

棒球選手必須在小聯盟上待上一陣子,才有機會上大聯盟。

足球與籃球選手通常都必須經歷4年的大學比賽,只有表現出色的大學選手,才有機會成為職業選手。

水電工與焊接工也必須從學徒做起。

這些人並不是在決定進入某個專業領域的當天,就可以立即成功;他們都是有一定的步驟或程序朝目標發展。

那麼,金融交易的情況難道會有所不同嗎?他們畢竟只不過是一些新手,嘗試踏入一個最困難的行業,至少我認為如此,卻期待能夠立即成功。就如同外科醫生一樣,金融交易者也要投入不少時間,然後才能期待成功。事實上,任何專門行業都一樣,金融交易也需要適當的教育。不幸的是,哈佛大學沒有提供金融交易的學位。交易者的專業知識通常來自於自身體驗,所發生的虧損不妨視為學費。只有透過這些虧損,他們才能汲取成功交易者所需要的經驗。

學習期間

剛開始進行交易的最初幾年,應該看成是學習期間。這段時期內,不要期待重大的獲利;反之,交易者應該集中精神於資本保障,訓練自己。換句話說,初學的交易者應該把自己看成是學校的學生。剛開始交易時,因為茫然無知,很可能觸犯無數錯誤。產生一些虧損是正常的,初學者應該有心理準備接受這點。你的資本不應該看成交易資本,而應該是學習資本。剛開始,應該只讓少數資金承擔風險,只要足以讓你通過實際交易經驗學習就夠了。

很多初學者從一開始就大張旗鼓,打算大撈一筆,完全沒有把自己訓練為最佳交易者的準備。請記住,很多成功交易者都曾經破產,最起碼也曾經發生過重大的虧損。即使是在理查德•丹尼斯調教之下的忍者龜,最初也難免虧損,然後才有一部分人成為最傑出的交易者。

如果各位曾經閱讀《金融怪傑》一書,應該還記得其中的每位主角似乎都曾經破產一兩次。不論是股票投資或債券當日沖銷,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認真學習、汲取經驗,然後才能慢慢體會其中的門道。雖然大部分的初學者都無法度過這段艱難的學習過程,但那些接受訓練而不覺得氣餒的人,成功的機會仍然很大。

在這個市場裡面賺錢的一定是少數,大部分人可能不太適合將交易作為主業。我也和很多與我有緣的人講過,我建議他們大多數人將交易當做業餘愛好,尤其是在有自己職業的時候,千萬不要想著辭掉工作,專職交易。儘管有很多人認可這個市場中只有少數人賺錢,但他們又同時認為自己就屬於那部分少數人。這時候你就需要去看一下你的賬戶,用交易結果來說話。如果你很清醒,也能夠自己摸索出很多能夠讓自己盈利的規律,那說明你是有天賦的。但如果你自身一直都處於混沌狀態,認為交易這條路不太清晰,而且也不賺錢,那就要謹慎再謹慎了。我個人並不太建議大家都以交易為生,風險太大,不穩定性太高。這個市場最好的一點在於這是一個修行的地方。每一筆單子進去,做錯了之後都是從自身找原因,從來不會去推卸責任。

全職炒股為生,到底需要點什麼條件呢?

1. 執行能力

站在交易職業化這個起點來看,執行力只是基本功。只有達到了差不多機械化的執行能力,才有資格談職業化的問題。

2. 收割能力

我說的收割能力不是說你某次賺了多少,翻了多少倍,而是你有固定的賺錢手法,而且你很清楚哪些行情是你的手法能hold得住的,哪些行情是你的手法hold不住的。賺不賺錢完全跟運氣沒有關係,跟概率有關係。

3. 反收割能力

反收割的意思不是說被收割的時候反手收割別人一刀,而是被收割的時候儘可能少的被割。

說白了就是怎麼有效地控制資金回撤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通常,控制資金回撤的核心手段是止損,止損靠的是什麼?執行能力。

4. 一個可靠的正收益系統

對於職業化來說,只是擁有一個正收益的系統還不行,你還得知道你的系統是風險厭惡型的還是風險偏好型的。如果你的系統是風險偏好型的,你有可能在一個大行情裡大賺,同樣,你也有可能在一個壞行情裡大虧。如果你的系統是風險厭惡型,你的收益可能沒那麼高,但是換來的好處是,壞行情有可能回撤相對較小。

5. 5年的實習期

為什麼要有5年的實習期?因為,不是說你想專職就能長期專職的,你要給自己一個時限,如果過了這個期限還不成,那OK,給你的人生止個損。


交易思路

選股篇

很多散戶剛進股市就一門心思想買在最低,賣在最高,而且巴不得每次買進去都賺錢。其實炒股哪裡有這麼容易啊?先說最低和最高問題。股價探到最低往往只有那麼一瞬間,咱不去碰這個運氣,賣在最高更是相當難,往往受政策面一影響,咱也經常很無奈。只要賣出去的價格和買進來的價格有差價,咱就滿足了。再說每次都賺錢的問題,俗話說人有錯手,馬有失蹄,只要咱每次賺錢是翻倍,而虧錢只虧10%以內,虧個一兩次有什麼關係?在咱看來,大賺小賠才是常勝秘訣!

從強勢板塊中如何選擇股票?

第一:看基本面

研究股本,流通量,觀察流通盤大小,注意換手率。主力追蹤,股東研究,公司基本面,相關新聞。這些都不能忽視。

第二:看成交明細

雁過留聲,主力增倉,機構跑路,不管怎麼隱藏,總會留下蛛絲馬跡。選股前,一定要看頭天的成交明細

比如:主力為何對敲

比如:大買單多不多(如果是小盤股,交易中發現隔不久出現白手以上買單,說明主力在悄然增倉)

比如:主力洗盤時,白線黃線下面是否有密集成交區,成交明細中,早盤最為重要,盤中次之,再次尾盤。

第三:看技術面:

經過技術分析,在正常的趨勢上面,按趨勢操作,選擇買賣點。

通過上述信息的綜合考慮,然後確定自己所選股票,最後等待技術面出現買點,符合自己操作準則之後,看準時機介入。

七步選股法

我們做股票,用的是真金白銀血汗錢,瞭解莊家操盤手法,懂得選股的時機才是成功之道;買股票就像捕獵,一擊不中獵物就逃跑了,實機一旦錯過,再想捕捉就難了。下面詳細介紹下選股的步驟。

第一步:剔除垃圾股

首先最為明顯的就是被帶帽的ST股,存在退市風險股,91只垃圾股剔除,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第二步:創建自選股

創建自選股目前就是通過各項牛股指標帥選出來的個股都進入自選股中,手動加入自選股鍵盤同時按Alt+A;另外刪除自選股鍵為Delete,隨後勾起要刪除的自選股,最後點擊從板塊中刪除;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第三步:從行業龍頭企業開始帥選牛股

在看盤軟件中都會有顯示證監會分類以及上證分類,根據上市公司的資質不同,分為不同行業;看盤軟件中證監會分類的行業龍頭股標識的全部加入自選欄目中等待篩選;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第四步:從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牛股

想要通過業績優良穩定增長的牛股可以通過指標來完成,業績穩步增長20%以上的,市盈率低於20倍的;通過軟件選股器標的績優股,具豐厚滾存利潤股,具高送配能力股,這些都是具備業績優良穩定的股票才會被列入其中;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第五步:從抵抗風險能力強

股票想要找到抵抗風險能力強的指標可以從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市淨率,現金流動比等指標作為選股,根據這些指標篩選出來的個股加入自選;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第六步:根據自選的牛股標準條件篩選

剔除不符合條件的個股,這是條件選股,根據你自身的牛股標準再度對股票技術性的進一步篩選,把認為符合條件的保留,不符合條件的剔除自選;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第七步:人工篩選,保留牛股

相信經過以上幾步的篩選與剔除之後的個股也沒有多少了,最後用人工進行再度選股,按照自己的風格牛股條件再度一隻一隻股票去分析,看看哪隻股票才是你真正需要的牛股加入跟蹤,等待介入機會。



買入篇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在箱體整理中可採取高拋低吸的策略,箱體整理一般時間長為3—6個月,箱體整理一旦向上突破,上升空間更為持久。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上圖中的股價形成上升通道向上運行,只要上升通道下軌未破則中長線可持股不動;而短線可採取通道下軌吸納,在上軌處拋出的策略。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上升通道上破而加速上揚後見頂回落,而回落至前期上升通道上軌處獲得支持,此時就是買入信號。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小平臺整理為上升途中短時間窄幅橫盤整理,為一種強勢的整理過程,也是主力控盤行為,來個急剎車,然後主力再將重新發力拉昇,啟動上破線時可介入。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強勢平臺整理比平臺整理的過程表現的更強,其高點不斷抬高,這種形態可一路持股或介入,享受主升浪的賺錢效應。

動圖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後逐步向上盤移,而此時10日平均線和30日平均線逐步走平,表明下跌趨勢放緩,當兩均線逐步靠攏,股價夾在其中時為初步買入機會;而一旦10日平均線上穿30日平均線形成黃金交叉則發出可靠的買入信號,形成上升趨勢後10日平均線和30日平均線成為股價的支撐線。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上圖為上升趨勢的途中上破上升三角形,為中途整理形態,向上突破後為買入信號,橫過來多長,堅起來就有多高。

動圖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股價在一段時間內,由緩緩下跌轉為底部平移或底部震盪,最終緩慢上升,類似圓弧形狀;股價一旦突破圓弧平臺就會加速上行趨勢。



賣出篇

賣出是個天大的問題,俗話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如何能夠賣一個好價格,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股市處處有風險,我們可能時時犯錯誤,所以我們不得不拿起賣出的武器。賣出絕不單純是散戶和初級股民的問題,也是機構,股神們的問題。賣出的最終目的是保存實力,提高資金利用率,避免小錯鑄成大錯甚至導致全軍覆沒。

下面具體介紹一些適合投資者使用的技術賣出法:

1、切線賣出法

切線是技術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分析工具,包括支撐線、壓力線、黃金分割線、百分比線、速度線等,最常用且最簡單的就是支撐線賣出,即股價在形成支撐線後,一旦股價有效擊穿支撐線,即標誌技術破位,此時持倉者應該果斷賣出離場。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2、均線賣出法

一般而言,10 日均線可維持短期趨勢,如果是短線投資者,可將10日均線作為賣出點;半年線(125日均線)和年線(250日均線)可維持長期趨勢。如果是長線投資者,則可參考半年線和年線作為賣出點;而 20 日均線或 30 日均線可維持中期趨勢,對於中期投資者來說,20日均線在實際運用中更為重要。

以投資中期趨勢為例,如果一直股票在上升途中股價回調總會止於20日均線上方且 20日均線處於上升狀態,可不必為其小幅回調擔心。而失去上漲能量之後,股價回調或橫盤,20日均線會由上移逐步轉為走平,此時應引起高度警惕,一旦出現股價有效跌破 20 日均線,且在三天內無法再次迴歸線上,則應立即賣出出局。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3、形態賣出法

這種方法是隨時分析股價運行形態,一旦發現股價出現破位形態,則堅決賣出,常見的一些頂部形態有頭肩頂、M頭、三重頂等,一旦這些形態的(頸線位)或者箱體平臺下邊線關鍵支撐位跌破,說明頭部形態成立,此時應果斷賣出離場。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4、K線賣出法

當市場出現包括巨量長陰、射擊之星、高位十字星、黃昏之星等 K線及組合時,投資者應提前賣出離場。

如圖所示,該股在初期見底回升,兩個月後在高位放量漲停,次日在相對高位收出十字星 K線,第三個交易日衝高回落低收,形成典型的射擊之星,第四個交易日波幅收窄,暗示市場上漲乏力,見頂信號顯現,此時持有該股的投資者應該提高警惕,考慮減倉或者提早離場。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5、指標賣出法

根據技術指標發出的賣出指示作為賣出信號,比如 KDJ、MACD、RSI等常用指標,在相對高位出現死叉等賣出信號,則意味著短期市場進入震盪期,持倉者應該考慮賣出離場。

如圖所示,該股股價在一輪衝高之後,KDJ指標形成死叉,而且在80以上的超買區形成的了第二次死叉,增加了見頂可靠信號,預示行情將進入震盪期,此時是持倉者賣股離場良機。此後股價短暫反抽之後,形成標準的下降通道,震盪探底,跌幅巨大。


全職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一個散戶12年時間成長為大咖的交易之路



你有系統但你執行不了,那等於沒有系統

為什麼我說這個基本面分析叫知難行易,技術分析叫知易行難?之前跟朋友聊到基本面,都覺得信息太難收集了,因為中國太大了,每個地方的數據都不準確。那我看一些權威網站行不行?我的鋼鐵網有每天的鋼材的數據,我的團隊有一個成員,他就是做做鋼材貿易的。他經常接到電話,問現在多少庫存?市場報價多少?那他說我為什麼要告訴你呢?那如果我是上游,我要賣貨,我一定把價格報得高高的。那如果是下游,我就把這個價格報的低低的,因為我要進貨。但是網站不管你,所有的數據一平均就得出結論,但是這個價格有用嗎?所以基本面分析需要自己去跑,你看到的還不一定是真實的,還不一定是全面的,因為地方太大了,還有一些定價權是在國外的,也很難去進行很細的分析。但我只要知道這個答案,只要知道它是低於價值的,那我就買著放著就可以了。

但是技術分析呢?它叫知易行難,知道很簡單,什麼形態反轉、突破、整理三角形、w底,書都看爛了,但是執行不了,因為不信任自己。大家應該都有經驗,這是很難執行的,因為他有不利區,在碰到交易不利區的時候,他放棄了。因為人就是因為太聰明瞭,就會把最本質的東西給棄掉。甚至有人說為什麼這行情就盯著我這兩手單子呢?怎麼一賣它就漲,一買它就跌,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大眾心理的集合,造成了這樣的圖形,僅此而已。

我覺得大家想找到交易系統,更多的認為它是一個預測的工具。但是我想說的是,系統實際上是一個捕捉器,沒有任何一套體系能預測行情,因為這個市場決定的因素特別多。我不否認在這個市場上有一些高手,他能相對準確的預測未來的行情大概會怎麼走。

大家覺得未來的行情走勢是能確定的還是不能確定的?可以說確定也可以說不確定。我個人認為,從更長的週期從更高的高度來講,它是確定的,因為它畢竟供求關係在.但從短期來說它是不確定的,因為短期有更多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取決於你要做什麼樣的交易?你是要做什麼樣的投資?能不能等到你確定的時機來臨?這是關鍵。所以說,交易系統它是行情的捕捉器,要耐心等待最佳的機會出現,耐心是對交易系統的信任。所以如果你執行不了,其實說白了就不叫知易行難,其實還是不知,還是不信任,如果你信任,你就會執行到位,如果你不信任,你認為你自己是知道的其實還是不知道。我以前也執行不了,但是不斷的盈利以後,我知道後面會賺到錢的。

善戰者必善等待,因為這個市場大部分是沒有機會的,大部分時間是很痛苦的,需要不斷的虧損,但是一波行情來的時候,你之前付出的所有痛苦等待都會很快回來。有的時候三個月的震盪行情,你兩個星期就回來了,甚至賺的更多,這就是做交易的本質,它跟我們做很多事情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上班,我上一天班拿一天工資,但交易不是,交易是你可能上了半年班,一分錢拿不到,但是你可能上了一個星期就賺了很多很多錢,那你要哪一種?這就相當於做生意一樣,你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虧了很多的錢,投入很多的資金,但是你不一定有效果,它是這樣的一個特點。另外,我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賺過錢,因為想一直虧錢也很難,連續做對十筆很難,連續做錯十筆同樣很難,所以我們要的是偶然的盈利,必然的虧損?還是要偶然的虧損,必然的盈利?如果是完全靠預測或者是靠主觀、感覺、消息,那你肯定是偶然的盈利,但是長期下來一定是必然的虧損。那麼如果我們有體系,那你可能會有虧損,但是你長期下來一定是必然的盈利。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A股修行(C60015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