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连山回锅肉 下次一定去吃“代木儿”

小酒馆| 连山回锅肉 下次一定去吃“代木儿”

◎杨树帆

出成都北去约四十公里,有个叫连山的小镇。连山回锅肉名气大,人们不知道连山镇,但一定知道连山回锅肉。

小叶驾技娴熟,慢速巡航,在街上寻找连山回锅肉的店招。我眼尖,一下发现了“连山回锅肉创始人”的广告,大家跳下车,很兴奋。我审视着店铺的门面设计,疑惑不解地念着“代木儿”三个字。老范一听是代木儿,于是很坚持地说,不是这家,是“代术儿”。我又仔细看了看招牌,会不会是“术”字掉了一点,成“木”字了,但店招完整,没有破损。心里直打鼓,代木儿与代术儿是什么关系呢?问老范,他也不太说得清,只是坚持要吃代术儿连山回锅肉。

代术儿的连山回锅肉在大路另一头,距代木儿回锅肉约一里路距离,开着车,被导航七弯八拐绕了很长一段路。代术儿的门店在镇外,是新修的独立四层楼房,店面没有代木儿的张扬。店招打的是“代术儿正宗连山回锅肉”。这两家店,一个是连山回锅肉的“创始人”,一个是连山回锅肉的“正宗”,广告表白的语言不一样,说明连山回锅肉经营竞争的激烈。

代术儿连山回锅肉餐厅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张餐席,绛紫色的桌布铺设,给人大气豪华之感。在餐厅用餐的人不多。在餐厅背后有一近千平方米的院子,用遮阳伞搭了数十张简易桌子。吃货们在这里大快朵颐,一家几口,或是三朋四友,就着阳光就餐,显得野性自然而又热火朝天。

菜谱就几样菜,我们点了连锅汤、烧牛皮菜、清炒青菜,主菜当然是连山回锅肉。回锅肉是按人切片卖的,每片十元。我们三人点了四片,老范说要给我多点一片。等待上菜的时间很长,于是,我四下闲逛。终于了解到,连山回锅肉是由代木儿与代术儿两兄弟开的。哥哥代木儿自创了回锅肉,于是以“创始人”广告食客。弟弟代术儿学得哥哥技术,另立门户便以“正宗”自居。但是,老范为何就一定要吃代术儿呢?小叶是个言语不多的小伙子,他说,就是口碑,口碑嘛!我一下恍然大悟,古人说酒好不怕巷子深,靠的就是质量与口碑。

连山回锅肉的后厨大约有三百平方米,举目望去,与大多酒店的后厨一样,烟熏火燎,一派繁忙。但这里整洁有序,各种食材料理后,整齐地摆在灶台前,干净卫生,让人顿感畅快。我最想观摩的还是连山回锅肉的烹饪过程。说实在的,我虽然不是什么烹饪大师,但对川菜的烹任并不陌生,也是个中高手吧。回锅肉是川菜名肴,也是川菜厨师考级的必选菜单。能不能炒好一道回锅肉,是一个川莱厨师的必备手艺。

川菜回锅肉选用后腿肉,俗称二刀肉,连山回锅肉也不例外。肉材的料理很讲究,将肉煮至八分熟,煮肉时,一般普通炒菜是冷水煮肉,连山回锅肉煮肉是水至滚沸,方才下肉,这样迅速将肉表面熟化,使肉汁水分包裹不外泄,炒出的回锅肉才能入口舒爽,味感温暖,稍嚼化渣,与众不同,连山回锅肉的卯窍据说就在这道工序上。墩子上切好的肉片,齐整整,一溜放着,如像准备上台的舞蹈演员,既肉感而又顺从。一般川菜回锅肉的片长在3-5厘米,连山回锅肉有20-30厘米,似乎猪肉有多大块,肉片就有多大多长。这么长的肉片要炒出色香味型的要求,确实不是易事。

很快,一道回锅肉出来了。在硕大的盘子上支撑了一个铁架,肉片就悬挂在架子上。每片肉上有三个灯盏窝,这是回锅肉的唯一特点造型,否则就不是回锅肉。肉片微黄,张弛有致,点缀几片青蒜,整个连山回锅肉显得既浪漫又略有些吊诡。几杯酒微醉,一片肉足怀。当我吃完饭,满怀依恋地回头看看代术儿正宗连山回锅肉的店招时,心想代木儿连山回锅肉创始人的作品会是什么感觉呢?于是,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吃“代木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