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個人能力太強也算毛病,愛民如子的劉秀:是我一手葬送了東漢

從新末大亂到光武中興,前後大約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年裡,不計其數的百姓因戰亂和飢餓死亡,劉秀即位之後,為扭轉殘破不堪的局面推出一系列新政。首先是實行輕徭薄稅,解決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問題,又頒佈詔書禁止殘害奴婢,奴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社會的穩定;另外漢光武帝劉秀髮展農業,興修水利,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個人能力太強也算毛病,愛民如子的劉秀:是我一手葬送了東漢

劉秀的一系列施政從根本上講是為了維護政權的穩定,至於劉秀的工作能力,更稱得上是兢兢業業,史書記載他“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他摒棄虛偽浮誇的作風,講究實際,針對當時社會矛盾的痛點對症下藥。

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劉秀個人能力過強,事事親為,逐漸導致政治上皇權的獨大,而這種獨大與穩定能夠統一的必要條件是君主要有足夠的治國能力,聖明練達。這種情況下對接班人的能力要求很高,而恰恰在劉秀的兒子當中,並無一人能夠挑起這個重擔,而且縱觀東漢十三帝,他的子孫多數短命,接班人的斷裂讓東漢時代君弱臣強,外戚和宦官輪流掌權的根本結症正在於此。

個人能力太強也算毛病,愛民如子的劉秀:是我一手葬送了東漢

東漢名義上雖有196年,但自董卓進入長安後,皇帝已形同虛設,實際的皇權只有160多年。而在外戚和宦官的爭鬥中,其實是有一個分水嶺,那就是在漢桓帝時期梁冀被單超、唐衛等“五侯”殺死,之前是外戚的一家獨大,之後是宦官的權頃天下。

個人能力太強也算毛病,愛民如子的劉秀:是我一手葬送了東漢

而除外戚和宦官之外的另一股勢力,是由名流所引導的太學生組成,他們雖然不畏強權,有很強的民族氣節,但這些沒有實際權力的名流卻不知該如何去做。他們初期聯合對抗外戚,還天真的以為自己忠於王室,但並不知道皇帝的幕後就是宦官,在梁冀被殺之後,名流又開始聯合外戚來對抗宦官,而這一切就在於劉秀的接班工作引發出的一連串蝴蝶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