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咯血了怎麼辦?可能是什麼病?

咯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口腔咯出的過程,

少量咯血有時僅表現為痰中帶血,大咯血時血液從口鼻湧出,常可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

咯血需要與嘔血進行鑑別。

嘔血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經口腔嘔出,出血部位多見於食管、胃及十二指腸。

對咯血原因很多,主要見於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

1.支氣管疾病

常見有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癌、支氣管結核和慢性支氣管炎等;少見的有支氣管結石、支氣管腺瘤、支氣管黏膜非特異性潰瘍等。

其發生機制主要是炎症、腫瘤、結石致支氣管黏膜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或黏膜下血管破裂所致。

2.肺部疾病常見有肺結核、肺炎、肺膿腫等;較少見於肺淤血、肺栓塞、肺寄生蟲病、肺真菌病、肺泡炎、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和肺出血一腎炎綜合徵等。

肺炎出現的咯血,常見於肺炎球菌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桿菌肺炎和軍團菌肺炎,支原體肺炎有時也可出現痰中帶血。

在我國,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仍為肺結核。發生咯血的肺結核多為浸潤型、空洞型肺結核和乾酪樣肺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較少出現咯血。肺結核咯血的機制為結核病變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滲出,導致痰中帶血或小血塊;如病變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潰,則造成中等量咯血;如空洞壁肺動脈分支形成的小動脈瘤破裂,或繼發的結核性支氣管擴張形成的動靜脈瘻破裂,則造成大量咯血,甚至危及生命。

3.心血管疾病

較常見於二尖瓣狹窄,其次為先天性心臟病所致肺動脈高壓或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另有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壓病等。

心血管疾病引起咯血可表現為小量咯血或痰中帶血、大量咯血、粉紅色泡沫樣血痰和黏稠暗紅色血痰。

其發生機制多因肺淤血造成肺泡壁或支氣管內膜毛細血管破裂和支氣管黏膜下層支氣管靜脈曲張破裂所致。

4.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某些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肺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等)、風溼性疾病(如結節性多動脈炎、系統性紅斑狼瘡、wegener肉芽腫、白塞病等)或氣管、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均可引起咯血。


【臨床表現】

1.年齡

青壯年咯血常見於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二尖瓣狹窄等。

40歲以上有長期吸菸史(紙菸20支/日×20年)者,應高度注意支氣管肺癌的可能性。

兒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與低色素貧血,須注意特發性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的可能。


2.咯血量

咯向量大小的標準尚無明確的界定,但一般認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內為小量,100~500ml為中等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為大量。

大量咯血主要見於空洞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和慢性肺膿腫。

支氣管肺癌少有大咯血,主要表現為痰中帶血,呈持續或間斷性。

慢性支氣管炎和支原體肺炎也可出現痰中帶血或血性痰,但常伴有劇烈咳嗽。


3.顏色和性狀

因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膿腫和出血性疾病所致咯血,其顏色為鮮紅色;

  • 鐵鏽色血痰可見於典型的肺炎球菌肺炎,也可見於肺吸蟲病和肺泡出血;
  • 磚紅色膠凍樣痰見於典型的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
  • 二尖瓣狹窄所致咯血多為暗紅色;
  • 左心衰竭所致咯血為漿液性粉紅色泡沫痰;
  • 肺栓塞引起咯血為黏稠暗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