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冠疫苗已裝瓶?

知藥客(公號),醫藥代表業務助手,學習、交流、

上量更容易!

一直以來,外界對中國新冠狀病毒疫苗研製情況高度關注。目前,疫苗研製出來了嗎?疫苗研發已經進展到哪個階段?臨床速度可以更快嗎?是否並行安排了多條技術路線,確保疫苗儘早研發成功?

近日,網傳由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等研製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已實現裝瓶。該公司3月4日發佈公告稱,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仍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新冠疫苗已裝瓶?

據《新聞聯播》3月3日報道,由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新冠肺炎疫苗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我們正在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推向臨床,推向應用” 陳薇說。

新冠疫苗已裝瓶?

這兩家單位此前就在疫苗開發上有所合作。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天津康希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埃博拉疫苗,獲得軍隊特需藥品臨床批件,開展臨床研究。

那麼,疫苗研發需要經過哪些階段?康希諾公告所稱疫苗“仍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究竟整個疫苗研發的哪一個步驟?

據國家藥監局此前發佈的科普文章《一支疫苗的誕生》介紹,疫苗研發需要經過臨床前研究、申報臨床、臨床試驗機構申請、註冊臨床試驗、註冊臨床試驗後的核驗等階段。

其中,臨床前研究包括菌毒株、工藝研究、處方研究、質量研究,動物試驗等。隨後進行的臨床試驗一般包括三個階段,“每個疫苗都可能因為達不到預設目的或預期要求在臨床試驗期間被叫停。”

在完成臨床試驗後,相關部門將對其數據、資料、生產現場、生產全過程、產品等進行審評、檢查、抽樣、檢驗。前述檢驗合格後,會批准該疫苗上市註冊申請。

疫苗研發有哪些技術路線?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在2月21日國新辦會議上的介紹,現在是5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同步開展: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作為載體、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病毒疫苗作為載體。

第一條路線是滅活疫苗,把新冠病毒生產出來以後進行滅活,滅活的病毒經過安全性、有效性評價以後就可以用於臨床試驗。

第二條路線是重組基因工程疫苗,把新冠病毒的最有可能作為抗原的蛋白,選的是S蛋白,通過基因工程的辦法來大量生產,把它注射到人體,產生抗體,就有可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第三條路線是用腺病毒作為載體,腺病毒是經過改造的病毒,用這個作為載體去表達新冠病毒的蛋白,就是S蛋白,腺病毒可以感染呼吸道,在呼吸道里面表達新冠病毒的S蛋白,這個S蛋白表達出來以後就可以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從而具有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

第四條路線是核酸疫苗,包括了mRNA疫苗和DNA疫苗,這兩種路線都是把核酸,包括一些載體,或者用納米顆粒把它包裹,然後注射到人體裡面。核酸疫苗進去以後,它可以表達出蛋白質,也就是新冠病毒的蛋白質,它可以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從而形成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抵抗力。

第五條路線是用減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為載體,已經有批准上市的減毒的流感病毒疫苗,在這個流感病毒上面,增加一個新冠病毒的蛋白,如果這個技術路線成功的話,既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又可以預防流感,因為這個季節也是流感的高發季節,這樣的話臨床意義是非常大的。

臨床試驗也可能加速,應急程序可能啟動

部分疫苗品種已進入動物試驗階段, 但基於疫苗安全性要求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驗證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不過,臨床試驗也可能會加速。根據科技部相關會議發佈內容,如果疫情需要,可以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來啟動疫苗的應急使用,以及應急審評審批的程序。疫情擴散下,政府管理部門在保證疫苗安全的前提下,可能會提前向疫苗企業授予生產許可證,允許其將二三期臨床試驗融合到疫苗使用過程中去做。也有企業表示,如果審批通過,一、二期臨床試驗可能合併做。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介紹,在確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計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或者是在特定條件下,爭取進入應急使用。

在疫苗研發這條路上,沒有誰更快,該走的路都要一步步踏實走完,才能研製和生產出安全有效的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