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讓人揪心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令人揪心

父母於孩子而言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人,而孩子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常理來說,沒有不疼愛孩子的父母,任何一位家長几乎都以孩子為生活的中心,但是仍有一些父母中的例外,打著道德的擦邊球,將孩子棄之度外。

新生兒被遺棄到醫院,孩子把醫生護士當作爸媽

剛出生的女孩豆豆被父母狠心的丟在了醫院,一年以來,豆豆在醫生與護士的精心呵護下漸漸學會了走路和說話,在她幼小的心靈裡,還不懂什麼叫做母愛父愛,只知道,護士醫生們對待自己很好,就喊他們“爸爸媽媽”。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讓人揪心

好在後來又有許多好心人士資助豆豆在福利院生活,這樣,一個被遺棄的新生兒就在大家共同點努力下慢慢的變得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

遺憾的是,可愛的豆豆“攤”上了這樣一對父母,讓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真正的體驗過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的真正的溫暖的家。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讓人揪心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有些留守兒童雖然有爸爸媽媽,但是父母為了養活孩子,常年在外打拼賺錢,孩子根本是沒有時間和機會體驗父母的關愛的。現社會許多缺失母愛父愛的孩子一般都會在人格上產生一定的缺陷。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讓人揪心

那麼父母不在身邊或者一些因被遺棄而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兒童,在心理上會有哪些變化呢?

一、性格趨於內向

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的孩子往往內心充滿自信,性格樂觀開朗,因為處於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能夠得到充分的愛,整個家庭都會圍著孩子轉,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幾乎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而從小爸媽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同齡人會過早的成熟一些,因從周圍接受到的聲音大都不是友好的,這讓他快速的認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因為生活中的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己獨自消化,沒有父母關心的問候,也沒有爸媽給予的溫暖的鼓勵。

比如在學校中同學們談論到關於父母的話題時,孩子就會自動迴避,也變得更不願意與其他人交流溝通了,所以就養成了孤僻內向的性格。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讓人揪心

二、自卑心理

父母的遠離,孩子能夠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我是不是做的不夠好,讓爸爸媽媽生氣,所以他們才離我而去的”。

年幼時,孩子往往不理解什麼叫遺棄,在長大的過程中,孩子才慢慢懂事,如果這種思想從小就在孩子心裡根深蒂固,那麼他們就會越來越自卑,不敢肯定自己,對自己的自我評價永遠都是否定和貶低。

即使已經成年,自卑的心理也不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磨掉,只會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心結。

剛出生的女嬰就被遺棄,把醫院當做家,護士當爸媽,讓人揪心

父母於孩子而言,猶如魚與水之關係,兩者是不可分離的,一旦在孩子快樂的童年中失去父母這個角色,那麼孩子以後路途必定坎坷。而對於那些遺棄孩子的父母,只能說一句:生而為人要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