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每個吃貨都心裡都想著一個叫“汕頭”的地方

提起汕頭,人們就會聯想到美食天堂。

如果你細心留意,

你會發現不少潮汕美食跟外地美食“撞臉”了!

當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

就讓給我們來一一盤點下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1海蠣煎pk蠔烙

01海蠣煎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海蠣煎又名蠔仔煎,是廈門最具風味的傳統大眾化小吃名點。它以鮮牡蠣為主料,以地瓜粉攪拌,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的鮮蒜或芫荽及少許的鹽,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其味鮮甘美,糯芳香,富有營養。若再加上一點沙茶、辣醬等佐料,或加雞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為可口,滋味更香。

02蠔烙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廈門蚵仔煎和潮汕蠔烙,可以說是同中有異。從材料來看,主料基本是一致的,佐料則略有區別;從製作來看,蠔仔煎用油量較少,口感比較軟嫩,蠔烙則採用了烰煎法,也就是半煎炸,所以用油量更大,也更酥脆。

2河粉pk粿條

01河粉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河粉原料是大米,將米洗淨後磨成粉,加水調製成糊狀,上籠蒸 製成片狀,冷卻後劃成條狀即成。

02粿條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粿條內沒有添加很多薯粉、澱粉,因此吃起來韌性不像河粉,厚度也遠遠厚於河粉,所以口感比較飽滿,潮汕人稱飽嘴,河粉則有韌性,潮汕人稱“濤”(第三聲);再者,製作粿條用的是米漿,蒸熟後透明度要比添加生粉的河粉差,所以河粉看起來晶瑩透明,粿條則是輕微的乳白色。

3禾苔pk尖米圓

01禾苔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開平街頭小吃,另有雅稱:銀針粉。是用熱水將粘米粉糊成粉團,用手搓為細粉條再炊熟製成,一般做這個分有餡和無餡的,有餡的就這麼吃,無餡的就沾著麻油醬油吃。它的外表算不上十分精緻,但勝在美味——蘸著辣椒醬油吃下去,心裡胃裡都舒服。

02

尖米圓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尖米丸,就是用潮汕優質稻米做成的圓形兩頭尖的米類小吃。平時潮汕人煮飯吃的米,潮人俗稱“尖米”。尖米丸烹調工藝講究“清、鮮、巧”風格。其製作經過10餘道工序,十分精細,丸體柔韌潤滑,略有彈性,煮湯倍感爽嫩可口。

4拉腸pk腸粉

01拉腸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點什麼腸裡面就什麼餡料。比如牛肉腸,裡面就是牛肉~鴛鴦腸就有牛肉豬肉~無驚喜但有大家看重的實在感。

02腸粉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潮汕腸粉哪怕是在不同地區,也是各具特色,不過在餡料上都不像廣州拉腸那麼“專一”,都是比較“多花樣”,有“驚喜”。

5青海土火鍋pk牛肉火鍋

01青海土火鍋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青海土火鍋的食材和做法極具青藏高原特色,青藏高原氣候寒冷,盛產牛羊,青海土火鍋的“鍋底”一般以羊肉清湯加少許酸菜製成,口味偏重香辣,不加紅油及過多調料,湯色清亮,滋味天然醇厚。食材主要有牛肉、羊肉、豬肉、帶魚、土豆、豆腐、粉絲、海帶及青菜、筍尖等各種時蔬,都是平常百姓常食之物,正應了一個“土”字。

02潮汕牛肉火鍋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潮汕牛肉火鍋的鍋底一般用清水或者牛骨湯,但是更加推薦使用清水,才更能品嚐出牛肉的本真滋味,把水保持在將沸未沸,冒著小泡的狀態,然後夾起一塊牛肉或者拿一個漏勺裝上幾片,肉色稍變時候便是口感最佳之時。吃牛肉的必備蘸料當然非沙茶莫屬,好的沙茶醬使牛肉蘸過後提味而不搶味,兩者相得益彰。

6燒麥pk宵米

01燒麥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燒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可以說是一道非常經典的美食。說起燒麥,正是呼和浩特人的驕傲,是呼和浩特當地最為正宗和傳統的美食,燒麥皮薄肉多,多為羊肉和大蔥加工而成,尤其在冬天吃燒麥,更加的感覺幸福。

02

宵米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宵米,潮汕人宴席上的配桌點心。宵米的小巧玲瓏與精巧可愛,看起來賞心悅目。除了外觀上十分搶眼矚目,宵米的內餡也十分豐富,有赤肉、白肉、鮮蝦、筍粒,還要調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老抽、豬油等。經過精工捏製成玲瓏小巧的宵米胚,蒸熟後便成清鮮爽口、滑潤鬱香的潮汕小食。

6大腸包小腸pk豬腸脹糯米

01大腸包小腸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大腸包小腸,光聽名字就能讓人食慾大增!注意,此大腸非彼大腸,而是糯米腸!清香的糯米腸包裹作Q彈的小香腸,再搭配各種醬汁,一道特色又美味的經典就誕生了!一口要下去,糯米的清香配合香腸的肉香,地道的臺灣風味在口中散開,回味無窮~

02豬腸脹糯米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這道小食以脫淨脂肪的豬腸為“容器”,裡面填裝香菇、木耳、蝦米、板栗肉、鷓鴣卵、鹽、味精、水和糯米等原料,首尾緊束不使其漏水漏料,放進鍋裡煮熟。煮熟後切開來,裡面的糯米熟而不爛,各式佐料分佈均勻,且任何地方的鹹淡都相當。

8犍為薄餅pk糖蔥薄餅

01犍為薄餅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這是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的一道名小吃。是用一張半個巴掌大的很薄幾乎透明的餅,將拌好的蘿蔔絲+炒黃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為一個薄餅。

02糖蔥薄餅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是由一層圓形的薄餅皮包住裡面的長條狀的糖蔥的,形狀是跟名字很相符的。糖蔥是長條狀,中間有許多通孔,像是多個蔥孔並排粘在一起,顏色雪白,所以叫糖蔥。而薄餅皮是在一爐上烙熟的,也是白色的,很薄的一張圓餅。糖蔥撒上芝麻,用薄餅包起來,就可以吃了。

9夾絲豆腐乾pk普寧豆乾

01夾絲豆腐乾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夾絲豆腐乾是四川樂山的名小吃之一,並以其大眾化、平民化的風格與簡單而複合的口味博得了許多人的喜歡。夾絲豆腐乾是道涼菜,顧名思義,就是豆腐乾做皮,涼拌的菜絲做餡,是一種帶餡夾絲的豆腐乾。

02普寧豆乾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普寧豆乾是普寧的漢族民俗小吃,特產之一,以流沙、佔隴、軍埠、燎原、大壩一帶所製為佳。 普寧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普寧豆乾,它已經成為了潮汕菜的一個品牌。油炸豆乾更是普寧的民俗風味。其皮酥脆,肉嫩滑,清中有香。

10糖油粑粑pk落湯錢

0糖油粑粑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走在長沙的大街小巷上,隨時能聞到沁人心脾的糖油粑粑香味,看到炸糖油粑粑的攤點。只需一個火爐,一個鍋子,一個小推車、一個木支架即可。儘管糖油粑粑造價便宜,主要原料是白麵和蔗糖,但其製造工藝精細講究,有特殊的製造過程。而且一定要趁熱吃,要不變硬就失去了味道,一口咬下去,外層糖油形成一層薄殼,略有一種抵抗感,而一旦咬破之後,裡面的糯米粑粑已經徹底熟透,瞬間轉變成為百依百順繞指柔了。

02落湯錢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落湯錢是以糯米粉為原料的潮汕傳統特色小吃,落湯錢也叫“膠羅錢”、“軟果”,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溫,食之有益氣止洩,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既是藥膳,又是美食。

11糖角角pk酥餃

01糖角角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慶陽傳統特色名吃酥盒子,也叫糖角角,是慶陽特色傳統名吃之一。製作酥盒子也很講究,需要經過做皮、做餡、包餡、捏邊、點花、油炸等一套複雜的工序,製作酥盒子最複雜、最關鍵的就是做皮,是否酥脆全取決於這個環節。做皮要將水面團和大油麵團擀成薄片,然後捲成柱狀,又從兩端擠壓成餅,再次擀薄成片,這樣反覆三四次就可以包餡了。

02酥餃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酥餃狀若新月,又似小荷包,寓意亦美好,是潮汕地區一種特色的民間小吃,咬一口金黃金黃的酥餃,那濃濃的花生芝麻的香氣,清甜的冬瓜糖,甜甜顆粒感的白糖,混著香脆的麵皮,香香脆脆甜甜的味道盈滿整個嘴巴!

12綏德雪花pk朥餅

01

綏德雪花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綏德雪花是糕點中的珍品,有“糕點之王”的稱譽,據說在金代便開始製作,那時包的餡子是單一的糖,只在老鄉家中自制自食。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製售雪花的店鋪逐步增多。雪花形似月餅,呈黃白色,皮酥而餡香。其外表面潔白,薄且多層,人們食用時,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飛揚的雪片,紛紛落下,故名雪花,圓圓的雪花,象徵著團圓、幸福、和諧。

02朥餅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潮式月餅屬酥皮類餅食,“朥”指的是豬油。潮汕朥餅數百年來講究遵古法制,特點是皮酥薄脆,製作中的“起酥”工藝,百般翻轉、千番壓疊,餅皮一碰即落,入口即化。主要品種有綠豆沙餡和烏豆沙餡。其以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

列舉了這麼多,歡迎大家再補充~

那麼,當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

誰在你心目中略勝一籌呢?

三尺貓美食日記:潮汕美食PK外地美食,你為誰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