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港股君趕潮流記

港股君趕潮流記

港股君前兩年紅紅火火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然而港股君有他自己的煩惱。

港股君趕潮流記

一直以來,港交所制定的上市制度,對盈利要求比較嚴格,來香港IPO的企業要麼就得常年盈利,要麼得市值巨大業務穩定,最終篩選下來的多是些大盤藍籌股,其中金融股和週期股佔比高。這也就形成了港股之於普通投資者“成熟市場”的印象。

所以,大多時候,港股君對新興產業是擺著一張嚴肅臉,覺得對方是野路子,夠不上自己成熟市場的尊貴Label。

就這樣,港股君雖然有騰訊,但還是錯過了,阿里,百度,京東,網易……這類跑去了美股的超大巨頭。特別是阿里,不符合港交所“同股同權”的IPO要求,直接拱手想讓給了紐交所。

痛定思痛,是不是自己對企業上市的要求太嚴格了呢?

雖然港股君業績沒的說,但明顯不足以代表中國實體經濟,而中國現在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受政策扶持、享受紅利的企業那麼多,港股甚至可以說是趕不上潮流了。

港股君覺得要補過一把,決定向自己的胞兄胞弟們學習。

先來看看三位

不同地方上市同胞的利潤表現:

港股君趕潮流記

整體來看,新興行業的盈利增速都明顯更快,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由於新興行業佔比更高,帶動整體業績強勁增長,而大陸上市的胞兄“被拖累”的跡象更明顯。

再放大到行業漲幅表現——

港股君趕潮流記

數據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時間為2016年1月27日恆指低點以來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三地新興行業漲幅都超過整體,新興行業帶動整體上漲。

新興行業的這股朝氣蓬勃的力量,港股君算是見識到了。

今年2月底,港交所公佈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赴港上市制度諮詢方案,新規的生效時間從此前預計的今年6月底提前到4月底,可以說是非常高效了。

上市制度修改主要有三方面:

❶ 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

❷ 允許同股不同權;

❸ 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以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

其中,同股不同權這種模式的初衷是未來保護創始核心管理團隊的真實利益,而不是在企業上市之後被其餘資金攤薄收益。然而港股君與胞兄A股君現在都是使用同股同權制度,因為這樣非常公平,可以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而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新興行業高,多半是由於美國允許同股不同權上市制度。科技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內部管理的股權往往被稀釋至較低水平,所以同股不同權的制度對新興行業更有吸引力。

今天,我們看到了港股君更加包容、更像成熟交易市場邁進的模樣,可以預見未來新興行業佔比是逐漸提升的。而新興行業對中國的經濟轉型更具代表性,有望助力港股健康向上發展。

港股君將有更好的結果,更好地反應中國經濟的轉型,更好地讓投資者享受新興經濟帶來的紅利。

港股君的努力,我們也都看得見~

這時,如果富二有多一隻港股通基金,你會不會跟富二走……

這是一隻純正的港股基金,聚焦港股投資機會;

它擬任基金經理代表作,是上個月獲得金牛獎的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

它結合了富國引以為傲的多因子α模型,在股票篩選與風控環節上助力;

它由富國海外、量化兩個精英團隊聯袂打造,優勢互補,各取精華……

富國港股通量化精選股票型基金 (005707)前瞻性佈局,捕捉港股政策年裡的紅利機遇——明日起正式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