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一说起甲骨文, 我们总会联想到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似乎只有专家们才能看得懂。

其实,甲骨文里面也有很多字长得萌萌哒,就像是古人画的简笔画。不信,一起来看看!

有一些甲骨文字,我们第一眼看到就知道它是一个什么字。比如这个“龟”字,在甲骨文里面有两种写法,一种画的是乌龟的俯视图,另一种画的是侧面。两种写法都既简单又萌萌哒。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也有的甲骨文现在已经不常见了,但是你如果知道它的含义,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比如“猱(náo)”,其实是一种猕猴,所以在甲骨文里面它长得也像一只敲可爱的小猴子,竟然还会停下来卖萌!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也有一些字经过三千多年的进化,现在的含义跟古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万”字,在古代竟然是一种可怕的毒虫——蝎子!就连东汉许慎的《说文》中也说:“万,虫也。”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不过很早以前,它就被拿来代指数量了,用来指毒虫的那个“万”,被加上了一个虫字底,变成了“虿(chài)”。

字义发生转变的还有“秋”字,其实在甲骨文里面,这个字原本是指秋天里就会鸣叫的蟋蟀,后来慢慢变成了秋天的代称。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有一些写法里面,还会在蟋蟀屁股下面燃一堆火。文博君对这种不人道行为表示强烈抗议!

说到甲骨文里最萌的一个字,文博君觉得肯定非下面这个莫属。

它到底是什么字?不妨来猜猜看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这个长得十分像猫,神态也像猫的字,竟然不是猫!它其实是古代用来吃饭的一种青铜器具——鼎。上面的两只“猫耳朵”其实是提耳,下面的四条“猫腿”当然就是鼎足了。

所以在甲骨文里面,“问鼎天下”写得像是“问猫天下”;“鼎足三分”写得像是“猫足三分”,顿时就一点也不严肃了!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还有一些甲骨文字,简直就是表情包。比如这个“子”字,怎么看都跟微博上的“摊手”表情是亲生兄弟!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再有一些甲骨文字画的是憨态可掬的可爱火柴小人,感觉就像是要动起来一样。

比如“天”字,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来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大概是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最后要说的这个甲骨文字其实是最形象的,但是古人把拉屎这件事画得这么直白,文博君也是万万没想到……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嘻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猜出来几个呢?

事实上,甲骨文还有一个名字——甲骨卜辞。之所以得到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占卜。

说到这里,文博君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聊聊,商代究竟是如何利用甲骨占卜的呢?

答案:以殷墟龟甲为例,大致为:杀龟取腹甲部分(也有用背甲部分)进行前期整治,削锯、修整、打磨。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在整治过的龟腹甲背面进行若干处钻凿。凿是用工具形成略椭圆形、枣核形的凹槽,钻是在旁用工具形成的圆形凹槽。

单组的钻凿(钻右凿左)示意: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

钻凿一般以龟腹甲中缝(俗称“千里路”)为界,左半部分钻在凿右,右半部分钻在凿左,左右对称。

有钻有凿的龟背甲实物背面照片和拓片: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占卜时在龟腹甲背面钻凿处凹槽以火(烧炽的硬木)烧灼,即“灼兆”、“灼龟”。由于钻凿处的甲已很薄,一经高温烧灼致使正面对应处出现“卜”形的裂纹,即“兆纹”。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卜形兆纹示意图(下图),兆纹分为纵向的“墨”(也称为“兆广”、“兆干”)和横向的“璺”,(也称为“兆坼”、“兆枝”)两部分,可以看到纵向兆干对应背面的凿横向兆枝对应背面的钻,所以兆干兆枝方向也是以“千里路”为中线左右对称的:


厉害了,我的甲骨文……厉害了,我的甲骨文……

当时的人认为占卜仪式上龟甲正面这些烧灼出的卜形裂纹直接预示着吉凶,最后便是根据裂纹所呈现的种种形态来对所占事物是吉是凶做出判断(但殷人具体怎么判断现已不得而知),并在龟甲上刻辞记录。

若用兽骨占卜,一般是取牛等动物的肩胛骨进行整治、钻凿、施灼、刻辞。这些占卜用龟甲兽骨上的刻辞即后世所称的“甲骨文”。

那么,问题又来了,商朝人都占卜了些啥?《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战争在占卜中所占的比例固然不少,但在十几万片的甲骨里,还有很多出乎人们意料的内容。
​​

​​(来自当代书法篆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