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一碗毒鸡汤:高考改变命运,买房改变阶层

一碗毒鸡汤:高考改变命运,买房改变阶层

2018年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是“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言之有屋编辑部的小伙伴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一致认为,写给“2035年的他”千万要记得告诉他:一定要买房!

十年寒窗磨一剑,一举成名天下知。

伴随着骄阳似火、烁玉流金,高考,再次如约而至。

今年,2000年出生的千禧宝宝将走进考场,迎接人生第一场大考。

全国有975万人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35万人,创下了近八年来的新高;河南报考总人数达到 98.38万人,较去年增加11.8万人,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全社会都会为高考让路,举全国之力,结考生之顺心,期待他们考出好的成绩,改变命运,鲤鱼跃龙门。

40多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让知识成为超越阶级成分的普世价值,高考成了改变人生命运的最高意识形态。而40年后,长期承担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高考,已经改变知识本身的含义。

社会已变得更加多元,选择更加多样,价值观也趋向于参差百态。更多的关于“读书无用”的声音嘈杂在坊间,房地产上行之后,买房更是成为阶层升级的唯一通道。再加上“主观上没有,客观上存在”的阶级固化,曾经改变命运的钥匙,还能依然打开美好前程的大门吗?

今年高考最火的段子,也是关于房子。

一碗毒鸡汤:高考改变命运,买房改变阶层

高考改变命运,这是无数人实现人生第一次跃层的机会。也是更多人最公平的实现跃层可能的最后一次机会。买房改变阶层,固然不能否认,但是,高考改变命运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换句比较文艺的话说,高考之后有了爱情,买房之后有了婚姻。二者都是对人生起着关键作用的必修课。

言之有屋编辑深度访谈了3位参加不同年份高考的真实案例,真实呈现高考和买房在命运和阶层转圜中的力量。

老陈是一名企业家,拥有两家颇具规模的公司,每年的利润均在千万上下。不过老陈并不喜欢把他称作企业家,他自己更喜欢把自己当做商人,“一个奸商”。

老陈常说,企业家往往是个理想主义者,有情怀,有目标,利润只是一个结果,这种人太累;而商人则简单的多,利润就是目标,其他的只是手段,虽然小人,但也洒脱。

老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公司,提倡狼性文化,有业绩就是爷爷,全公司上下捧着你;没有业绩,只能“装孙子”,“忍辱负重”,期待厚积薄发,等待“成爷”的那天。

老陈说,这些文化都是从高考中学习的经验。1998年,老陈在老家第一次参加高考,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却被家里人寄予厚望,期待考上重点大学。但理想丰满,奈何现实骨感,老陈情理之中但又意料之外的落榜了,连专科都没考上。“落榜的那些日子,简直暗无天日,我是儿子,却愣生生的降级成了孙子”,谈及此事,老陈依然记忆犹新。

为了“提高辈分”,老陈开始奋发图强。一年之内,眼睛近视了200多度,虽然没考上重本,但总算考上了郑州某知名本科院校。一时间,老陈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作威作福”。“从那开始我就知道,要想赢得尊重和地位,只有凭成绩说话”。

大学毕业后,由于学校还不错,老陈应聘到了一家省内颇为知名的企业,从文员做起,一直做到了策划部副主任,在当时来讲,收入还算不错。但是,好景不长,4年不到,这家知名企业因市场环境大变,经营不善,宣布倒闭破产,老陈也从一个小领导降级成为无业游民。

由于当时刚刚买房不久,每个月要按时还贷,老陈压力很大。那段时间,可以说非常幽暗,看不到光明。在对象的劝说下,老陈卖掉了房子,开始创业。有些人创业,一路都是沟沟坎坎,最后还以失败告终;有些人则一路顺风顺水,一次功成。老陈属于后者。

创业小有成绩后,老陈开始想如何让钱升值保值。这时候,他听了一个知名财经作家的讲座,说买房是最好的投资。于是,从2005年开始,老陈每年都要买一套房,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2015年。

2005年到2015年,这10年时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也拔地而起,成为参天大树;老陈的公司在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前行。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让公司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但老陈的房产却在关键时刻,凸显了英雄本色。“金融危机的时候,资金断链,销路崩溃,数十名员工发不了工资,卖了4套房子,渡过了难关。”

从那之后,老陈否极泰来,继续顺风顺水,直至今日。

老陈说,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从农村进入城市,“开眼看世界”,但房子却改变了我的阶级。如果没有那一套房子,就没有我后来的创业,如果不是卖了那4套房子,就没有我如今的成绩。房子,才是改变我阶级属性的关键因素啊。

老李和老陈同一大学,但比老陈小一届,是老陈的师弟。两人关系熟络,上大学时,老陈就常说,老李一定是走仕途的料。一语成谶,老李果然在仕途的康庄大道上,上下而求索。

老李是郑州周边县域人,2000年参加高考,一次功成的考入郑州某知名学校。老李说,当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高二暑假还曾和同学去南方打过工,也曾想一直留在南方打工不回来,但被父母,“千里追杀”,揍了回来,从此就断了打工的年头,一心读书,直至考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老李考取了某省直单位的公务员,留在了郑州。虽然工资低,但单位管吃管住,还是单独宿舍,基本上花不到什么钱,两年下来,老李攒的钱竟然比在私企上班,工资是他3倍的同学还多,这让同学很是羡慕。

老李生性活络,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上眼里有活,很受领导和同事喜欢。在工作3年的时候,老李就被提了副科,成为副主任科员,是当时全单位最年轻的副科级。

2007年年底,单位盖了家属楼,价格低的吓人,但副科级以上才有购房指标,刚当上副科不久的老李幸运的分到了购房指标。老李成为了同班同学中,最早在郑州有房的,这让老李骄傲了好一阵子。

时光川流不息,唯有奋勇前行。2009年,老李被提拔为主任科员,成为一名正科级干部;2013年,老李成为单位宣传处副处长,副处实职。在2013年,老李媳妇的单位也开始分房,老李夫妇又以超低价格买了一套。

近日,老李表示,单位某部门一把手出缺,自己已被列为考察对象,相信不久以后,老李将以实职正处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

虽然升迁的快感让老李兴奋不已,但老李也常有抱怨,工资低、任务重、压力大像几座大山一样,让他心中的弦一刻也不敢放松,“不能出错,一出错就是政治错误”。

不过老李也经常自己宽慰自己,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他认为,高考顺利,考上大学是现有一切的基础,没有上大学就不会考上公务员,走到今天。但他又觉得,之所以在郑州还算人五人六,主要的原因不是他是干部,而是他的两套房子,毕竟像他这种级别的干部,在郑州以堆算。他的两套房子,由于位置好,目前市场价均在3万以上,如果卖了,分分钟入账数百万,而这两套房子,基本没有什么成本。级别,给不了老李安全感;房子却给了。

如果以上两人,都算成功人士,功成名就的话,那么仍在努力奋斗的小宋就显得有些狼狈。

小宋顽皮,自幼不爱学习。按说小时候不爱学习,到了高中会爱学习些,毕竟“小时了了,大时未佳”的桥段有时候也可以反着用。但在小宋身上,完美体现了“从一而终”这四个字,哪怕到了高中,依然调皮捣蛋,学习很差。

2011年,第一次高考,别说本科,连二专都没有考上;2012年,第二次高考,则勉强考上个专科二批。由于耐性差,心性不稳,毕业后,小宋换了多个工作,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且能挣钱的。

男人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成长很大一部分靠女人。在认识了现在的对象后,小宋开始有了变化,不再浮躁,不再好逸恶劳,开始认真考虑未来。由于没有学历,且没有一技之长,要想挣钱,小宋只能做一些销售方面的工作。

2017年,在郑州房地产告别恐慌、趋于稳定后,小宋进入了某二手房中介公司,做二手房代理,这让小宋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入职第一个月,小宋就卖了一套一室一厅,提了1万块。3个月,小宋卖了一套商铺,提了3万多,成为单月销冠。

一年多来,小宋已经挣了10几万,目前,他正在为买房而奋斗。

小宋说,高考失利,让他错失了很多机会,也让他在迷茫中蹉跎了许久,和同学朋友间的差距也开始拉大,如今,他只有努力工作,努力挣钱,在郑州买下房子,才能扳回一局,改变命运。

结语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命运,这个词,玄之又玄,仿佛天生注定,又好像人定胜天。本文讲述的三个故事,虽然经历不同,但事件反映出来的现实情况却惊人一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在以后,却是买房改变阶层。

高考再也不是通往幸福之路的独木桥了,我们不敢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至少比独木桥多了很多的渡河方式,你可以选择渡轮、帆船、游艇,最不济,除了独木桥,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桥——桥,借用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形容,再也不是飞跃死亡的巨大铁鸟。我们的人生之路有很长,不能在十八岁的时候让一次考试就决定了大半生的命运。

综合比较来说,高考是成本最低最公平最容易的实现的人生跃层的方式。在步入社会之后,你就会发现,再想实现人生跃层,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和筹码。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没有房,老陈无法淘得第一桶金,也无法抵御风险;没有房,老李这种处级干部在郑州也不值一提,没有安全感;没有房,小宋只能眼睁睁看着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说,人生的两次机会,对高考的态度和对房子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一切。就如同全国卷的作文题目一样,给2035年的自己一次不错过的机会。

高考如期而至,祝福考生们高考顺利,也预祝他们,把握好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旗开得胜,人生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