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人说买平安保险是跳入骗局?

秋水古韵


我的朋友曾经有一句戏言。他说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 这说的就是十多年以前,做保险了,满大街都是。他们穿大街走小巷,过分的热情,过分的夸大保险的功能,就是为了那一点卖书保险挣点儿提成的愿望。才促使他们,不管你欢不欢迎他们都扑面而来。


不过要是说买平安保险是跳入骗局的话。我觉得这话说的就有点儿过了。买保险都是靠自愿的,谁又没拿刀拿枪的逼着你去买。我倒是建议,如果真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如选一份自己认为适合的险种,来保证自己的人生安全,你比如大病医疗什么的。还真就是和老百姓,真的一旦有了大病, 有一份保险做保证,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伊春美食美客


为什么有人说买平安保险是跳入骗局?

我谈谈我的体会,在十多年前,我在保险代理部当总经理(是银行的一个部),主要和各个保险公司打交道。分财险和寿险,财险主要是把我们的金库进行投保(当时银行还有金库,后来由公安系统接管),这块保险公司是纯赚不赔。而寿险则不一样。首先说保险公司的人员只要推销一款产品,他的提成是缴保费的45%,第二年是拿保费40%,第三年30%。一个女保险员是研究生毕业的,她说服我你缴纳的保险费的提成我给退给你20%,我只拿25%。利益的驱动,我买了一款长期的保险,一年缴一万元,她也确实退给我那20%了,我在代理保险部不到一年就调到分行营业部工作了。但我还是又缴了一万元的保费,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查一下我的的保费有多少钱了,其实我觉得应该是两万,可我还是查了一下,一看,保费余额只有一万三千多元。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将保费取出来了,终结了合约。

现在的保险公司的人员素质比十多年前提高了不少。为什么大家还是觉得买保险是往坑里跳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缴保费时答应的很好,可一但出险理赔就能给你拖上半年,找各种理由少理赔。再说寿险,一年缴一万元,缴二十年就可以收益了,大家想一想,二十年二十万,利息是多少?假如理财利息又是多少?二十年经济发展有多快,二十万能干多少事?账不怕算就怕不算。在这我举美国的一个例子,美国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的,所以每家每户都要上火险。一家在做饭时将房子燃着了,立即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人员不到两小时到达现场,进行评估,第六天所有损失的钱全部到位,包括重新盖房子的钱也赔付。假如我们国家的保险公司也能做到这样,我想大家就不会认为投保是往坑里跳了。

各行各业都在改革,保险公司为什么不与时俱进呢?保险公司属于金融行业,金融行业讲的就是信誉,信誉第一是金融行业生存的法宝。期盼保险行业给大家信用的保证。


李说事


作为从业人员,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在别人看来总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说的话,那中国的保险行业算真是废了。

我想把这个问题拆成两个:保险骗不骗人和平安骗不骗人。保险肯定不骗人,但是这么多人说保险骗人,肯定是有原因的;至于平安公司肯定也不会骗人,但平安的工作人员会不会骗人,那就见仁见智了,跟每个单位和行业都一样。

我本人对保险的认识

我自己0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由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实在没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就莫名其妙的去了保险公司,但那个时候对保险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它有多好,也不知道它有多坏。到如今已经16年,也走到了管理岗位,对保险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过培训觉得保险是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对保险的理念,保险的互助机制非常的认同,那个时候还是也有一种浅层次的从业荣誉感的,虽然不强但是至少不讨厌。

但是,过了几年,我发现保险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对行业有些失望,这是第二阶段。我对行业失望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有两个:

1.发现从业人员的素质越来越低,销售误导、欺骗太严重,而保险公司只注重销售技能、销售话术的培训而缺乏保险本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规范销售的监管,“唯业绩是图”,靠数字论英雄,甚至到了阿猫阿狗都可以来做保险,以至于到如今导致行业几乎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

2.整个行业急功近利,卖的都是“投资类”保险,把保险的“保障”丢在脑后,让很多人花了巨资买了保险,但风险来临时却没有任何帮助,所以那个时候我自己对保险公司主推的产品非常不认同,总觉得“明明人家现在最需要的是感冒药,但是保险公司偏偏忽悠大家买泻药”,对客户其实很不负责任。所以在那个阶段,我自己从来不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推荐任何产品。

这个状况一直困扰着我,一直持续到2011年,我自己实在受不了,换到了财险公司,所以这几年跟寿险公司的交集不太多,但是我一直关注着它的发展。

第三个阶段,应该是从马云开始做保险,众安保险成立以后,给整个保险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由这些互联网公司以及一些小公司推出的极致保障类保险,比如最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百万医疗,也促使行业开始有了向保障转型的迹象,也让我觉得保险在中国真正开始走上正确的轨道,也必将散发出“保险的真正光芒”,我又爱上“保障功能越来越好的保险”,而且我也愿意推荐给身边的人,因为这样做才不违心,才能有价值感!这是我的第三个阶段!

随着市场不断推出更好的保障型产品,而且更有文化水平的8090后已经成为了社会中坚力量,对保险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越来越理性,我慢慢又开始捡回那份对中国寿险业失去的信心和责任感,因为我始终认为只有唯有“突出保障”才能体现“保险的真正价值”,也才能让我们从业人员更有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所以,我对中国保险也重新捡回信心!

保险到底是不是骗人的?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回答!保险本身肯定不是骗人的,要不然现代保险业发展300多年,全世界人民还能发现不了?尤其在发达国家,从小买保险已然变成了一种常识。

但是为何保险业来到中国却成了这样呢?我想,一把刀可以用来救人,也可以用来杀人,关键是看怎么用,刀并不坏,用的人可能有问题。那中国的保险业有什么问题呢?

我想先从保险本身的角度来谈谈,保险立业之基是诚信,而诚信体系建设在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是个笑话。

保险的本质,是集合了大家的钱去帮助受到灾难的人,本意是一个互助制度。但是,要实现这个机制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三点:

首先,我们要对“符合资助的范围做一个清晰的界定”,如果这个界定很模糊,就会让很多人钻空子,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这种人,守规矩的人会觉得不公平,不守规矩的人忙着钻空子,最终愿意继续交钱的人会越来越少;

其次,受资助的人“发生灾难的时间”一定是要在“加入互助组织以后”,而且必须严格界定。如果这个界定不清楚,那么意味着“我可以有了困难再加入”,比如带病投保,那么最终大家都等着困难发生以后再加入了,每个人从组织拿回去的钱都远超他付出的钱,其他的钱从哪里来呢?所谓互助就名存实亡了。

最后,执行这个“互助规则”的人,这个角色就是保险公司, 必须要有诚信和权威,必须严格执行大家约定的“共同规则”,就是我们的保险合同和条款,既不能惜赔也不能乱赔,否则也会慢慢消亡。

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做到持续发展。但是我们很遗憾的是,由于“想加入的人”有很多没有诚信,而“执行规则的人”又没把规则给介绍清楚,于是双方扯皮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

所以,国内保险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别看互联网发展那么多年了,中国的保险信息还是那样不透明!

平安会不会骗人?

我们先定义一下“欺骗”,我认为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告诉我的信息是错误的信息。

第二种是,没有告诉我应该告诉我的信息。

从平安公司的角度来说,它要告诉我们的信息完全已经用白纸黑字的形式写在那里了。并没有错误的信息和隐瞒。所以,公司本身并不会骗人。

但是,问题就是出在我们普通消费者“看不懂合同”或者“没有耐心去看合同”,这个时候中间人——保险代理人就出现了,这个人的解释就非常的关键,而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这一块,误导、欺诈一般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生。而保险代理人是代表保险公司,如果保险代理人欺骗,就等同于保险公司欺骗,我们的法律也是这样规定的。

所以,平安会不会骗人,不是看是哪家公司,而是跟你接触的“人”会不会骗你,哪家公司都一样!

说实话,本人对目前所谓的几家大公司都不看好,“中毒”太深了,没那么容易治愈,所以大家买保险千万别那么“随意”,多看看,多问问,多比较!选一个专业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熟人!

有人说,保险是精算师算出来,所以我们占不了了便宜,不买保险

看上去,这句话很有道理!但其实是谬论,原因有二:

1.精算师算的是群体的风险概率,而不是个人的风险概率,是保险定价的基础。

从群体的概率上看,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以后,保险公司的盈利可能性比较大,这是对的。但是,作为我们个人来说,我们是0和1的关系,要么“丢失保费”,要么获得巨额保险赔偿,精算师的计算只与“个人的保费高低”有关,但是之所以成为保险就是要求“保额一定要远超过保费”,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只要发生风险,获得收益一定是非常高的。

另外,只有经过了精算师的测算,保险的定价才有科学意义,保费定低了,对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有影响,保费定高了,对消费者不公平。

2.要想让一个行业长久发展,那么就必须要让它适当盈利。

如果开出租车的都没钱赚,就没人开了;如果做淘宝的都是亏本,就没人开了;如果保险公司存在的意义就是亏钱的,那就不会有保险了。

其实,我想这个道理很简单,在我们的“互助制度”中“帮我们执行规则”的人如果没有了,那么这个互助组织也就名存实亡了,那我们的保障该怎么办?

有人说,那可以国家办!一方面国家没那么大的精力,另一方面国家开办不等于“不要钱”,甚至会要更多的钱,只有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所以,我们自己要不要买保险,不要取决于别人是怎么说的,因为对保险的认知,很多人是缺乏深度的,律师也一样!我们要不要买保险,取决于你是否认同用“保险的方式转移你的重大风险”,记住是“重大风险”而不是“全部风险”!

最后说一句话:买保险一定要多比较,很多人说“产品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这是最大的谎言,是几大公司“培训”的效果,过两天我会深度谈谈这个话题,敬请关注!


保道笔记


我觉得只要是保险都不靠谱!14年前,买了太平洋一种分红险,每年交1500元,业务员告诉我交够14年,开始分红,分红是4年,每年能够拿一万左右。当下算了一下,每年交1500,14年共交21000元,完后到手可以40000元,还是可以的!上星期够了14年,去办手续取,柜台上告我两种方案:1,一次性取完,共21730元,近2万元在14年间利息高达730元。 2,分4年取,每年5千多,取完大约是22400元,我看身后的业务员,她马上告诉我,你们那年是最亏的,在之前与之后都比这个强!卧槽,这也太特码与当时承诺的不一致了吧!2万元放支付宝里,一年的利息就有700元,我大脑受刺激了买分红保险花21000,用了14年,得到了高达700元的报酬!都说保险是骗人的,没亲自被骗过不相信,现在劳资终于相信了,保险真的是骗人的……里面的条款其实业务员也未必能给你解释好,不要听他们花言巧语,不要什么承诺,你交的保险都给业务员拿去发提成了,买的不如卖的精,什么时候都是他们有理,许多年过去,以前的承诺人家是不会承认的!


一片天61493722


个人是从业者,利益相关。

先说结论:如果大家都不买保险,那么保险行业就不会存在了,但是实际情况是保险行业存在了几百年了!不否认目前我国的保险销售,尤其是人身险的销售有很多销售误导和忽悠,导致了买保险后产生被骗的感觉!

由于人身保险涉及保险,医学,法律等诸多内容,所以导致保险的给大家的一种感觉就是很复杂。别说是买保险的人,就算是卖保险的人也是很多人讲不清楚讲不明白。然后再加上公司考核压力或是各种原因吧,然后就会产生行业内的互相诋毁啊,各种朋友圈的虚假的图文了。比如说我们家的甲癌是直接赔的,别人家的是要5CM的甲癌才可以赔的。什么大公司安全了,小公司不靠谱了。然后又说都是有保监会管着了。反正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这个行业真是乱七八糟的!

既然上面提到我是从业者,写这个回答肯定也免不了要说点行业好的地方。那如何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呢?如果是买到合适的保险产品,那保险就骗人的了!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想通过保险解决什么问题。比如如果想解决看病的医疗费用报销问题,那先看看自己是否有社保,然后了解社保的报销的规则。目前我国的社保可以分为三类: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三者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均不一样。那有没有社保,在选择医疗险的时候就可能侧重点不一样了。可能是保费不一样,也可能是报销比例不一样。那如果想解决重大疾病的收入问题,那就要考虑重疾险了,但是重疾险合同中约定的重疾和医生诊断的重疾又不一样。因此不是说重疾是确诊即赔的!意外险也是如此,等等!

其次,让销售人员拿着条款来说明保障内容。具体把保障内容在条款什么地方找出来,这样白纸黑字,比空口说要更清楚明白。当然我们得有耐心,因为条款真的是挺枯燥的。我遇到一个客户家里买了一大堆的保险,然后觉得太乱了,正好有朋友介绍认识,然后让我帮忙看看都买了些什么。看看还要做什么保障调整。然后我说某产品里面是没有轻症豁免的。然后她说有的啊,当时代理人说有轻症豁免的,你看我们当时用手写的产品责任还在呢!当场发微信给代理人,代理人还是有啊。然后我们翻遍了保险合同也没有找到轻症豁免。

最后,就是结合自己的保障需求来进行保费的预算的了。不同公司的产品保险责任有差别,保费也有差别。因此合适自己的才是好的。

综上:保险买的合适最重要,如果买的不合适就真的是骗人的了!


何止理赔


本人90年,我小学时候父母买过平安的红利险种,好像是交满xx年后,等我50-60岁每年给你返还多少钱。后来上初中了,懂事了,死活让我爸妈(小学没毕业)退了。一共交了4-5年,交了2万多吧,实际只能退了6000多块钱。

为什么我当时这么坚决要退呢

1: 通胀,我和我爸妈说,现在交的钱几十年后通胀不值钱了,以前你们小时候的1块钱和现在的一块钱能比吗?我老了,每月返还的那些钱也就值根冰棍的钱,但是看看我们付出的呢?

前几年,我丈母娘也偷偷买了保险给我老婆,险种是疾病红利保险,说xx年后全额返还,每月还能拿多少钱xx。现在每年交6000。

我一听,就让我老婆把保单偷偷拿来,一条一条研读。

红利部分,倒是规定了分红,每年预计多少,但是全额返还的事情,完全没有提到!!也就是说业务员很可能骗人,并且保险到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你找谁去?

疾病保险部分,规定的是医保报销后超额部分可报销xx元,每年只能报销一次。

太坑了。我就说,比如xx人家得大病医保报销了80%,余下还剩20%,这个20%里面只能再报一小部分,可能还没你每年交的6000多呢。


生活中的路飞


最近这几年关于保险行业的丑闻是越来越多,似乎一夜之间,身边的人们都对保险抱着排斥的心理,其实追根究底,还是中国的保险行业不够成熟,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以至于很多小的保险公司都会钻漏洞,从而使得投保人损失利益,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改变,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对保险行业避如蛇蝎。

但其实平安保险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平安集团作为全球500强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个保险就变得如此不堪呢?平安健康(平安人寿和平安健康是不同公司同属平安集团)的某生保,从设计、价格、条款、覆盖面等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家不要那么容易受人影响,掉进恨屋及乌的圈里。

时至今日,保险仅仅在中国发展了四十多年(1980年复业开始算),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丑闻、骗局等都非常明确的表明,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国民的保险意识有待提高,规章制度也远远未及欧美国家那么成熟(最早18世纪英国已有保险业并一直延续至今),很多投保人购买保险的方式受影响的因素很多(个人见识、习惯、亲属关系等),也就导致最后成交的产品各有不同,性价比的购买方式虽科学和理性,也值得投保人去尝试,但也不代表就是投保人唯一正确的选择。

我们作为投保人,就应该学会擦亮眼睛,更需要学会批判,独立思考,不要陷入盲目对比而忽略自己本身需求的泥潭中。自己心中要有一把称,购买保险更需要从家庭需求出发,不是一味的产品对比。


环球老虎财经


类似的问题回答过。今天又一次回答,未免有些老生常谈。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在您的朋友和平安保险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您身边的人甚至律师说的,平安保险是骗钱的。

律师嘛,搞法律的,接手过很多案子,也了解很多跟保险甚至平安保险有关的案子,律师说的话也不是不可信,不过——我相信,假如您买安邦的保险,买新华的保险,买泰康的保险,等等的吧,一定也有人说,他们是骗钱的。信不?

您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自己的判断。

买保险为的是防范风险,出险后理赔凭的是医院出具的证明,依据的是保单上的条款约定。

不同的人,角度不同,经历不同,不能说谁一定对,一定错。

买保险多少有些赌的成分。最大的赢家是我们买了保险一生平安,保险公司赚了钱——是为双赢——不论哪个保险公司都一样。

不排除有这样的一种人,什么保险都没有,社保也没有,人家开车不系安全带,过马路不看红绿灯,敢在高速公路上逆行,依然平安一生——只是,这样的人有几个?谁敢如此大胆地去赌?

如果不敢,尽早为自己买个保险,防备万一。

中国平安已经跃居世界500强的39位,这么大的公司,不论从经营规模,偿付能力,理赔速度,都不是一般公司可以比得了的。

越是大公司越不敢得罪客户。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稍微一个负面消息,就能让他的股价下跌甚至跌停。

谁觉得平安保险骗钱,就找媒体给他曝光,找法院告他,让平安保险臭名远扬,大家没人买他们的保险,让他早点儿关门大吉——从大处说为民除害,从小处说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

早年的《北京人在纽约》片头这样说:

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

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

换到平安保险也一样。

如果你觉得它好,它就是天使,

如果你觉得它不好,它就是魔鬼。

如果谁说,你听我的,不要买平安的,买别家的,如果有问题我负责。那这个人是有义气有担当的——且不论真有问题能不能负责。如果没人这样说,只是在旁边随便说说,那就没必要太理会。

很多年轻人谈恋爱结婚,周围人很多人都说“你那个对象不好”并数出一大堆理由,他们的父母家人甚至以死相逼“你若跟他好我就去死”,结果呢?有几个人就因此分手了呢?人家两个人不是照样结婚了?为啥?因为“结婚是我们两人的事跟你们无关”。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论您还是看这篇回答人,如果认可平安保险,就买平安的保险,如果不认可,就不要买,很简单。如果谁觉得就是不认可,就是恨它,那就骂一骂,发泄发泄怨气,也未尝不可。

自己决定吧。不论买了没有,都祝您平安!


号角讯


首先我不是平安的员工,我也承认保险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之前的平安福,等待期内身故退现金价值这种坑(目前已被保监整改),但业务员素质低下带来的问题,远远大于保险本身存在的问题。保险本身的问题也远远没有你们描述的那么夸张。

我也知道,一旦跟一些人持不同意见,就会被认为是托,甚至被认为是与人民为敌。我也知道我这个回答肯定会被一些无脑的人喷了。没关系,你们开心就好。

保险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分散风险。比如一个工厂里有100个人,一人出1000块钱集中起来,万一这100个人里有人出了事故,就用这笔钱去救济。这其实就是保险,你说它骗人吗?

那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保险是骗人的呢?看看那些高赞的回答,还有那些自以为懂保险的或者做过保险的半吊子的回答就知道了。

绝大多数的问题出在两个个方面:

1.业务员素质问题,没有道德底线,瞎忽悠

2.缺乏保险常识,甚至是金融常识,对于各种保险,缺乏基本认知

要么把保险当成理财、储蓄。一听有分红、能拿多少多少钱,再加上业务员夸大描述就gc。

要么觉得买了保险就应该什么都能赔。这其中大部分问题其实还是出在业务员夸大保障上面,还有一部分是出在自己身上。

比如重疾险中,最高发的25种全部由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学会统一定义,这25种重疾占到保险公司重疾理赔的96%左右。其中比必保的有6种,其余19种保险公司可以自己决定保与不保,但只要保了,疾病的定义就不能改,所以目前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是按照这25种来保的。这25种重疾有明确定义,达到里面的约定的疾病定义就赔,达不到就不赔,而不是我生病了,我认为很严重了就应该赔。参考某位答主说的单耳失聪和双耳失聪的问题,前者只能算轻症(如果有保轻症的话),后者才属于重疾责任。

再比如说分红好了,为什么很多人会被分红忽悠?说白了不还是被销售抓住了“贪”的心理,忽略了分红的不确定性。又想要保障,又想要返还,又想要高分红,那些无良的销售只能使劲忽悠。

其他问题,就不一一说了。

说到底,只是很多人把业务员的问题转移到了保险上面而已。保险公司的投诉率,理赔时效等等在保监会官网上都有定期更新。你非要说国家支持保险公司去坑百姓,那我无话可说。

与其一边抱怨看病难,看病贵,一边骂保险公司不要脸,不如多掌握一点保险常识,甚至是一点金融常识。最起码知道五大保障类人身保险,每种保险的作用,知道保险跟理财的区别。你懂的多了,自然就没那么好忽悠了。

试想,难道买保险的真的都是sb,没我们精明吗?难道保险行业每年上万亿的赔款都是赔给空气了?

理性一点,好过在这人云亦云。

——9月16,看了评论后,觉得有必要更新一下。

92年友邦引进代理人制度,从第一批36个代理人,发展到现在800多万代理人。这种迅速扩张肯定是有问题的。我也不想去谈这种制度的利与弊。况且针对业务员的素质问题,我也专门写过文章diss过。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这种情况正在好转,但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彻底解决。

但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无论任何行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不能指望所有行业的所有从业者都有着极高的道德水准。

就好比你打算买台车,大多数人都会事先做点功课,网上查查资料吧。不用成为专业人士,但最起码你得知道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区别,自动挡和手动挡的区别这种常识吧。

但为什么很多人买保险时不愿意多做做功课,相反一听有分红,能返还,连路都走不动了呢?

买车,我不用成为汽车领域的专业人士;买电脑,我也不用成为电脑专家;买保险,同样不需要你真的去精通医学,保险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

但最起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论,掌握一定的常识性知识。

就好比那些被分红忽悠的人,签合同时需要投保人亲自书写“分红具有不确定性”等几个字,但为什么他们还是愿意相信业务员对分红的夸张描述?这几个字很难懂吗?需要你精通各方面知识吗?是否值得部分人反思一下自己?

绝大多数人在买保险上犯的错误并不高级,同样绝大多数代理人忽悠的手段也并不高级。

回到前面讲的,任何行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食品安全出了问题,难道就要用绝食去解决吗?学校老师出了问题,就用不念书去解决吗。 因噎废食!


海盗塞涅卡


答主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一声感叹,劝人离婚和劝人不要买保险是一样的罪过。我想说,别让好心人耽误你一生。

至于说平安保险是骗局,我觉得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你朋友有亲戚在其他保险公司上班,想让你买他们家的;二是你朋友压根就不认可保险;三是你朋友根本也是听别人说的。



那么要不要听他们的?

现实中,很多人骂警察不负责任,出了事第一个想到的是110;

骂医生缺德,医院太黑,生病了第一时间还是拨打120;

说保险公司骗人,发生意外或大病,急需用钱时,首先想到的r是这个保险我买没买。


根据价值网理论,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强大的被人约束的无形之网,身在里边容易被这个价值网绑架。无论找工作还是创业,身边的人眼中都觉得可行的行业,还是项目,一定不要去,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否则马云就不是今天的马云了。身边的人都说好的不一定就真的好,反之亦然。

律师也好,警察也好,他们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有自己的价值网。题主自己也是不要被感性绑架,要有自己的理性思维。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平安今天的实力和缺点。

第一实力,平安是中国保险行业龙头,17年位列福布斯32位,世界500强39位,已全面超越国寿,即可问鼎世界第一大保险公司。平安在很多方面都是业界领先,拿理赔来说现在推出极速闪赔,最快三分钟,

那么多人购买平安,难道都是傻子么?

第二。缺点。我不会身在平安就说平安最好,平安保险目前全国有1亿多客户,130万保险代理人。也是业内最多。

现在保险行业正处于黄金十年阶段,高速发展,也带来很多弊端。130多万代理人,流动性非常大,今天走一个明天留一个,造成大量孤儿单;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业务员专业水平也是一言难尽。答主身在其中深感无奈,有人卖保险强买强卖,杀熟,只要你买,啥话也敢说。

当然这不是只有平安才有,保险行业整体如此。只是平安业务量最大,业务员最多,也就说平安的也不少了。

所以,不能说平安是骗局,题主要有自己的判断。

以上,我是财培玉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专注保险问答,码字不易,劳烦您的小手点赞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